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林育立)
林育立相關文章
歐洲比馬英九更關心台灣民心向背
德國媒體今天在第一時間以顯著篇幅,報導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的「歷史性」會晤,但也指出台灣民意並不支持兩岸走太近,馬習會對國民黨的選情可能會造成傷害。 圖片來源:網路 影響力廣大的《明鏡週刊》(Der Spiegel)和《時代週報》(Die Zeit),下的標題都是「我們都是一家人」,馬上讓讀者聯想到統一前的東德和西德。 德國媒體在過去的報導中,常引述中方的說法,指台灣是「叛亂的省份」,將馬習會視為是兩位「中國」總統的會面;因此在歐洲人的眼中,馬習會釋放的訊號之一就是兩岸屬同一民族,標誌台灣問題中國內政化的開始。 但台灣街頭的抗議,也是德國媒體關心的焦點,大報《法蘭克福廣訊報》(FAZ)就特地以「台灣首都的抗議」為題,報導昨晚試圖闖進立法院的抗爭行動。 德國全國性的《德國廣播公司》(Deutschlandfunk)、和歐洲發行量第一大的報紙「圖畫報」(Bild),也都有報導學生在凱道上的抗議;後者指出,擔心民進黨勝選的北京,顯然想透過馬習會,為國民黨在穩定兩岸關係的角色背書,但觀察家相信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長駐台灣的德國記者白德瀚 (Klaus Bardenhagen),在台北街頭廣集民眾反應,在《德國電視二台》(ZDF)和《法蘭克福廣訊報》都可以看得到,可見歐洲的媒體非常關心台灣的民意。 德國最重要的全國性公共電視台《德國電視一台》(ARD),昨晚在常態性的新聞節目,還以長達三分鐘的篇幅預告馬習會,點出中國的電視台刻意將總統府牆上的國旗和馬總統身上別的國旗徽章「消影」,目的是否定台灣的政治地位。 報導說,「馬英九或許因此而獲得歷史地位,但也僅此如此而已,街頭的抗議顯示,多數台灣人並不願與中國靠近,台灣有自己的民主認同,不想成為第二個香港。」
林育立
2015-11-07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三中案二審 12月31日宣判
楊國文
柯獲交保直奔新竹老家過火爐
張文川
要和屎尿文明融合嗎? 香港大學:請勿在垃圾筒內大便
林保華
亂世界的歷史投影
李敏勇
王家貞的「禮義廉」
李筱峰
抗日魔劇:民族主義的惡性發展
林保華
核三重啟公投 屏東農漁、觀光界喊不同意
葉永騫
滲透無所不在 台灣最大隱患
林保華
總統府憲兵、電指部 4軍人當共諜重判
楊國文
台灣的自由之路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