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敏文教基金會今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辦「啟發島嶼的自由之路—彭明敏的主張與行動」特展開幕式記者會。開幕典禮上,特別邀請了日本駐台大使片山和之出席,見證台日友好的情誼。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也代表賴清德總統致意。
特展開幕式在小提琴音樂家韋婉婷的樂聲中展開。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楊黃美幸致詞中說,彭明敏在台灣現代史及民主化過程中,無疑是台灣人的啟蒙導師和精神領袖。他的一生(1923–2022)橫跨三個不同的文化世代,包括明治維新的日本、中國國民黨戒嚴下的台灣及自由文明的歐美。
彭明敏是法巴黎大學博士,曾是最年輕的台大政治系主任,前途似錦。然而,他面對蔣介石專制腐敗的國民黨,始終不低頭,也不受其金錢和高官的誘惑。為了台灣的前途,1964年,他與兩位學生謝聰敏、魏廷朝共同草擬「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因而遭到密告,三人皆以叛國罪判刑入獄。楊黃美幸提到,彭明敏後來受到日本友人宗像隆幸和國外傳教士唐培禮等人的幫助,成功逃離台灣至瑞典。她回憶自己在美國和台灣與彭教授的相處,彭教授的家庭教育,他母親以基督教精神的支持,彭教授在流亡期間,每週與母親通話,母親帶他一起禱告,並獲得祝福。彭明敏對於後輩非常照顧,1991年她應民進黨之邀回台負責外交事務,彭教授提供她住在其姊姊的房子中,讓她感受到彭教授的關懷。
彭教授的啟發不僅在於他的勇氣,告訴我們台灣和中國分開是鐵一般的事實。彭教授對下一代的期待,常說「知識份子要有奉獻社會和國家的責任」,楊黃美幸說,彭教授寧願為了台灣,犧牲他自己的前途,楊黃美幸希望,彭教授的精神,能代代相傳,成為我們前進的力量。
日本駐台大使片山和之致詞中表示,能夠追尋彭明敏先生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巨大貢獻,感到非常榮幸。他提到彭明敏的著作《自由的滋味》,深刻體會到他在台灣、日本、美國、中國及國民黨等國家,和政權交織複雜的東亞近現代史中,積極生活和奮鬥的精神。片山和之接著說,參加彭先生的展覽,追憶彭明敏先生的理念與行動,他深感榮幸。向彭明敏先生以及所有為台灣民主化努力的人們,表達最崇高的敬意。代表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向各位致以衷心的問候。
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代表賴清德總統致意,何志偉指彭明敏教授對台灣的影響是永遠的。他強調,彭教授是民主燈塔中最閃亮的一道光,照亮台灣的民主之路,讓台灣人民為自己、國家和下一代站出來。現在公民運動,喊出「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就是延伸進化「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何志偉說,彭教授這道光,有三個最主要精神,第一用知識和勇氣揭穿當時威權謊言,堅持台灣人民應該要當家做主。第二在最艱難的歲月,用國際法的專業讓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把台灣的民主議題,讓全世界關心認同支持台灣,第三:彭教授是思想的啟蒙者,更是行動的實踐者。彭教授的行動告訴我們,民主絕對不是夢想,而是要去實踐。彭教授被軟禁、流亡海外、身體受傷的那三段時間,換回來的,就是當代的台灣自由之光。
青年代表陽明交通大學研究生郭育伶說,因為心中對台灣的愛和寄望,參與了大罷免運動。她沒有因結果而悲傷,在彭明敏教授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的那個年代,1964 年,台灣仍在白色恐怖時期,她知道台灣的民主一路走來艱辛不容易。她認為要延續彭明敏教授的宣言,「台灣的獨立主權,絕不可退讓」,要「確實推動轉型正義」,「實踐台灣民主共同體」。彭明敏教授說過,「台灣是為了台灣住民與子子孫孫而存在」,「如果失去台灣認同和主體性,對台灣而言是很大的危機」。 在這條路上,盼望我們能夠一起努力攜手前行。
「啟發島嶼的自由之路—彭明敏的主張與行動」特展旨在透過十個單元,深入探討彭明敏對國家的深厚情感及其無畏的行動,並啟發台灣民主自由的理念。展區也珍藏彭教授變裝逃亡的假髮、眼鏡等物品,和互動式展區供民眾現場體驗。展覽自即日起至11月2日於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展出。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