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痞日記】兩黨誰能接地氣

蔡總統果如所料,自我感覺良好地度過她的執政一周年;而因為自我感覺良好,對於外界各種批評和新政府缺失,她當然不會去修正或改弦更張,正所謂「船過水無痕」;或甚至把外界批評的聲音,當作一種歡迎她出場的奏樂。 自我感覺良好,接不上台灣地氣 舉例來說,我們為了鼓勵她放棄現有的「灰色執政」思維,勇於回歸名正言順「泛綠執政」,我們說「支持者還在,他們只是不滿您的執政方法,趁他們還沒絶望他去時,趕快改過來吧」。這句話到了她耳邊,卻變成「支持者還在,可見我做得很好,他們知道我是一個特別的國家領導人;我是為台灣做事,我不是為民調做事」。總之,千錯萬錯,既不是我的錯,也不是你們的錯(因為你們還是支持我),而是民調的錯! 扁政府時代小英任陸委會主委,在國會時,老K立委修理她,常被她當場伶牙俐齒反擊,當時我們為她拍手叫好。現在她把這種伶牙俐齒拿來應付我們,我們內心當然不平。執政滿一年,蔡總統說了不少話(但取消媒體茶敘現場問答,大概不喜歡媒體挑戰權威),但沒有一句話是可以讓泛綠支持者感到放心的,因為她不認為執政有問題,就只能用一些很空洞的話語,來填滿篇幅。簡單的說,就是缺少一份真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沒有「接地氣」。 因此,選民給了她最好的條件──國會多數、地方版圖一片綠油油、總統過半數當選、大贏長期執政的老K──但她卻無法有效激勵人心,反而讓大家憂心忡忡,深怕再這樣下去(不接地氣),遲早會讓老K一步步收復失土。 同一時間,吳敦義在老K的黨魁選舉中,超高票當選。有人就說他是綠營最害怕的角色,一來他是李登輝以來少數能擺脫「黨中之黨」黃復興黨部糾纏的「本土派」,不受深藍意識形態綁架的務實政客;再者本土派企業界普遍和他有交情,長期水乳交融,不像英全執政以來,把企業界得罪光,連中南部挺綠的中小企業也被英全的霸道無理,搞到怨氣沖天。因此,有學者看到國民黨這一次如此有默契,用高票將吳敦義推上黨魁寳座,就忍不住提出預言:吳未來會把中國國民黨「台灣化」,成為另類「台灣國民黨」,延續之前李登輝總統時期的理念,但「吳敦義不會真正將中國國民黨改名,而是從內部慢慢改造」。而學者也講到一個關鍵:吳敦義能促使國民黨上下「接地氣」! 綠消藍長:藍營也搶分本土大餅 吳敦義是不是這麼具有威脅性我不知道,但連對岸老共都不計較吳回覆對岸賀電時,未如過去必須重申「反台獨」,或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而採用一種較柔軟的說法,「持續深化九二共識,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也就是不再幫倒忙,而有一種務實暗助老K的傾向。換言之,在英全不斷削弱自己的執政優勢時,老K已在秣馬厲兵。而近一年來,被英全的傲慢搞得「又飽又醉」的企業界,我們可以想見當他們和吳敦義聚會時,將會如何評論這一年來的蔡氏執政風格。 扁政府時代一位核心人士就講了一句我消敵長的警語,他說:「在政治圈,唯一打敗過吳敦義的綠營謝長廷,都被外放了,泛綠還能有什麼法寶壓得住陣腳?」政治是現實而殘酷的,歷史上英明的政治領袖,或是領袖身旁的賢臣,最經典的至理名言就是「安內攘外」(例如齊桓公、漢景帝、漢武帝、北宋趙普奏摺宋太宗、明代于謙等等),但蔡總統反其道而行,將可以壯大一代英名的「泛綠執政」,大貶值為兒戲「灰色執政」;我們提出回歸正軌的建言,總是如同出拳打在棉花上,使盡力氣也枉然。 早先有人稱蔡總統是「馬英九2.0」,此說已逐漸成為流行語,我想主因就是她的用人與行事風格「未接地氣」。一年來她的用人,例如府內親信(辦公室主任和總統府秘書長),都和綠營關係不密切,也少有民選經驗者;而內閣重要人事更是如此,林全或其近親繁殖財政幫,率皆離「地氣」甚遠。而政策的推行,如一例一休或新南向(西進、南向皆非投資台灣)的率爾推出,也幾乎都是不接地氣的空靈產物。 「接地氣」本來是泛綠的正字商標,現在卻成為吳敦義接手老K後,要來挑戰英全執政的利器,夫復何言。總之,希望蔡總統趕快醒覺過來,面對吳敦義這一張老K「本土牌」,能想想「安內攘外」的硬道理(勿讓灰色執政壓制正綠元氣),以及「接地氣」和激勵人心的連動關係。 本文轉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7182a9f8-74e5-4e7f-aeb4-dcf6b3d54e62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