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發戶對菁英的想像

古時候的菁英想跟其他的菁英比較誰更菁英,就喜歡炫耀藏書,因為印刷術發明以前書本非常昂貴而且稀少,只能刻在竹簡或者寫在羊皮紙,還需要由當時屬於稀少人才的知識份子來抄寫,加上知識在那個時候是壟斷的,有錢也未必買得到,我家的藏書願意借你抄已經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人情,所以有本事家裡收藏一個書房的書那是需要幾代人的累積,一個暴發戶想要蓋幾棟房子那是有錢就辦得到,可是想要收藏幾千本書,那得你的家族好幾代都沒有沒落,而且代代都出知識份子才行,所以雙方的藏書量就非常客觀能夠展現你的家族底蘊有多深。

所以後來印刷術普及了,書本不值錢了,上流社會就換拼藏酒,因為年份高的酒一瓶兩瓶不難,可是一個庫房的話,也是需要家族有深厚底蘊而且傳承很多年不倒,才能弄到手的。

真正的上流階級跟同一個領域在攀比,比的是,我很屌,我爸也很屌,我家從我爺爺就很屌,將來我兒子也會很屌,我孫子必然也會很屌。

一個真正有很多菁英的社會,是不會喜歡那種窮小伙小時候被親戚瞧不起被女朋友退婚,長大事業有成以後回頭逆襲,拿鈔票打得親戚跪下認錯,女朋友苦求複合這種故事的,這種故事在擁有穩定中產階級的社會根本不會被當成菁英,只會被訕笑那是文盲農民工對於有錢人的,覺得皇帝耕田都用金鋤頭的那種想像。

雖然台灣社會大部份人都不會符合所謂菁英的標準,不過好歹台灣也是一個開發國家,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的,就別一頭熱跟著農民工暴發戶對菁英的想像了。

 

< 資料來源:周布雅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