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磕頭,少說話」有典故

李立群呼籲上海人「多磕頭,少說話」,這一句是有典故的。

清朝大學士曹振鏞(1755~1835),歷仕乾隆、嘉慶與道光三朝,在官場一輩子混得風生水起,受到三位皇帝極大的信任,宦海領航(不是浮沉喔!)超過半個世紀,以81歲高齡安全下莊,完納滿滿福報的風光人生。

見曹振鏞執政換人寵信不換,自己的官位比別人的帝位還要穩,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他的門生自然感到好奇,便問他是怎麼辦到的?曹振鏞用簡短的一句話總結他的為官之道:「無他,但多磕頭,少說話耳。」

曹振鏞是這麼當官的,稍微有點骨氣的人當然瞧不起他,有一位無名氏便專為他做了兩首諷刺師,名為《一翦梅》:

<其一>

仕途鑽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豐。

莫談時事逞英雄,一味圓融,一味謙恭。

大臣經濟在從容,莫顯奇功,莫說精忠。

萬般人事在朦朧,議也毋庸,駁也毋庸。

<其二>

八方無事歲年豐,國運方隆,官運方通。

大家贊襄要和衷,好也彌縫,歹也彌縫。

無災無難到三公,妻受榮封,子蔭郎中。

流芳後世更無窮,不諡文忠,便諡文恭。

李立群要上海人效法曹振鏞,「莫談時事逞英雄,一味圓融,一味謙恭」,看待封城的困境,最好是「萬般人事在朦朧,議也毋庸,駁也毋庸」,餓著肚子期待「八方無事歲年豐,國運方隆,官運方通」。如此這般,僥倖撐過這一波人為飢荒,就能「無災無難到三公,妻受榮封,子蔭郎中」,但若有個萬一,因為沒給政府添麻煩,至少也有個「流芳後世更無窮,不諡文忠,便諡文恭」的好結局。

難怪中國國歌第一句「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現在成了不能出現在網路上的敏感詞,李立群這不就在教上海人得這樣求生-

趴下!不願做飼主的狗兒!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 資料來源:莊河伯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莊河伯

莊河伯
趺坐絕岬涵宏器,五車經史耕桃李。騁遊童園已忘齡,望海一笑夫子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