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言學原理再談台語語源研究

拙文〈推廣母語從正確語源做起〉,提出三個語源研究的概念,即從仿音、變音和語用邏輯入手去探尋正當合理的語源。現再介紹二個新概念:

第一,華台轉音規則:

台語的文讀音(以及很多白讀音)與華語有密切關聯,可能是古代河洛語受華語的影響,也可能是河洛語影響華語,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出華台轉音規則或準規則,藉以確定台語正當合理的語源,冀能遏止當前台語書寫的亂象。茲舉轉音案例如下:「嘴」字的台語現在被規定寫為鳥獸採食器官的「喙」,引起諸多台語研究者的批評,指其「破壞台語文表意系統的完整性」(陳昭誠先生語)。筆者找到華語的母音ui (wei)(嘴/為/圍/碎/翠……)轉為台語都是讀ui,這是一個轉音規則,嘴字在其中;再從子音來看,華語的嘴/翠/碎……在台語都是讀tsui。由此可證「嘴」是華台共用字。其次,這陣子的「陣」在台語白讀為tzun,此無異議,但另有一白讀音tzam(同站音),卻不被採納,這陣子的台語被規定寫為「這站仔」,又是用同音字來充數,加深了人們以為台語無書寫文字的錯誤觀念。根據轉音規則,華語母音en(或an和ian)轉為台語讀am的例子不勝枚舉,如陣/針/參/滲/站/暗/暫/斬/杉/淡……。由於不作轉音規則研究,學界才會以為陣字在台語不可讀為tzam。

台語的文讀音與華語有密切關聯,可能是古代河洛語受華語的影響,也可能是河洛語影響華語,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出華台轉音規則或準規則,藉以確定台語正當合理的語源,冀能遏止當前台語書寫的亂象。(圖:國教署提供)

 

 

第二,跨語言及跨文化研究:

上述拙文提到的仿音和變音以及本文所述華 台轉音規則,都屬跨語言研究。很多正確妥當的台語本字都可從華台比較研究探知。茲再舉一例:「即刻」的台語jit-ma被規定寫為「這馬」,欠缺正當合理性,亦無古文獻的依據,恐怕又是同音字。陳世明先生從古代文學找到「立刻上馬」、「即刻上馬」之句,華語縮寫為「立馬」,閩南(台)語縮寫為「即馬」,這才是jit-ma的正確語源和本字。經查維基詞典,確有「即馬」一詞,故建議主司推廣台語的學者官員們從善如流,虛心接納「即馬」取代「這馬」。

跨語言及跨文化研究還可擴及台語與粵語、客語、日語、韓語、越南語甚至西方語文之比較研究。例如「嘴」字在粵語、客語、韓語、越南語等都有使用,發音與華語及台語相仿,如韓語讀chwi,越南語讀chuy, 幾乎跟台語一樣;日文也用「嘴」,但與「喙」一樣指涉鳥類採食器官。漢語圈的各國及地區都尊重語文傳統,何以台灣的權威台語詞典卻讓「嘴」字消失不見而以音義皆相違的「喙」字取代?

從華台與越南語比較研究,可知「別」字在越南文讀biet, 跟台語文讀音相仿,是知道、認識的意思;台語「別」白讀為bat,有二聲,一是大家都知道的第八聲,是其他之義,如別人、別位,二是第四聲,跟越南文一樣,意為認識,如「我嘸別伊」(我不認識他),這些都是從漢文「別」的分別及識別義所引伸出來的用法,具有正當和明確的語源,其本字跟越南文一樣,就是這個「別」字。可惜有關當局捨棄本字不用,改用同音字「捌」,又給人以台語無書寫文字的錯誤印象,值得檢討改正。

筆者無意挑戰權威,只盼早日結束台語書寫的亂象,滙集眾多研究者的智慧,建立一套正當合理且方便易學的統一書寫系統,以利母語的學習和推廣。

(作者為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