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與對話

美軍F-22戰機擊落中國間諜氣球,展現了美國當前非常清晰的對中政策。(路透)

 

一顆中國高空氣球最近在美國領空飄流了至少五天之後,台灣時間五日清晨被美國F-22戰機發射飛彈給擊落。這個射球行動,其實講述了兩個非常重要的事,一是美國當前非常清晰的對中政策,同時也當眾示範了何謂「對等」交流對話的要旨。

去年十一月十五日,美國總統拜登藉出席G20峰會的機會,在印尼峇里島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進行了長達三小時的會談。這是拜登上任後首次與習近平「面對面」對話,當時,習近平剛通過中共二十大所賦予的第三任期開展,因此兩大究竟在商謀什麼,在台灣引起了高度的矚目。「拜習會」後,美國政府很快地宣布:國務卿布林肯將在明(二○二三)年初訪中。各界都以美中緊張關係和緩解讀,或至少兩國都有降低對峙的努力。比較有趣的是,在全球的「親中派」,幾乎在同個時間開始四處散播「疑美論」,「台灣不要成為美國的棋子」聲浪因此達到最高峰。言下之意是美中又交好了,台灣別一面倒,否則會被美國出賣犧牲。

布林肯原訂二月五日、六日訪中,準備會見中國新外長秦剛等中共高層。秦剛上台,意味習近平修正「戰狼」戰術,台灣當然必須密切關注;然而沒想到的是,中國的這顆氣球成為半路殺出的「攔路虎」,讓美國斷然宣布推遲出訪;「拜習會」以來所營造的表象,才短短兩個多月便戛然而止,必須重新醞釀、另起爐灶。

美國現階段的對中政策到底是什麼?這顆中國氣球事實上測出了「底線」。那就是不放棄對話,對話的目的在政策清晰、避免誤判,降低冒進,也就是減少訴諸戰爭的危險。此種理性的作為,可以說是美國在科技、軍事、經貿等全面性對中壓制行動的一個配套。換句話說,「預防外交」是手段,不是美中關係的本質;中國試圖對外擴張的態勢,帶來美中之間的矛盾,唯有經由遠遠地拉開競爭距離來解決,這點不容北京挑釁。

中國施放的氣球,在五大洲高空漫遊,在形式與實質意義上,完全符合民主國家對威權恃武政體的惡感;美國民主與共和兩黨一致指責拜登,厲聲要將它擊落,具體反映了高張的美國民意。美國空軍順勢而為,既是示警,也在畫紅線,中國這麼多知美派,不會看不懂。

其次,何以說美國示範了對等對話與對等交流?「對等」做為對話與交流的前提,操之在我,不為人所用,才可能達成雙贏互惠。否則,即不必為對話而對話,為交流而交流。所謂對等,就是可進可退,什麼都可以商量。例如,白宮一方面抨擊中國疑似間諜氣球入侵美國領空,無法改善華府與北京本就緊張的關係;一方面也說明布林肯會在適當時機,重新安排延期的訪中行程。就是不失立場,也不放棄對話。

在台灣,很多政客喜歡標榜兩岸對話、兩岸交流,但是有幾個真正做到「對等」?經常是對方叫了,沒膽不去,不能早去,也不敢晚去。對方說東,不能言西,例如「九二共識」,人事早已全非,居然抱了三十年。有人說台灣太小,沒這個實力,如果這是正確的,那空談什麼「中華民國」?乾脆直接去投降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比較省事、誠實一點。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冷眼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