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地方選舉 民進黨檢討報告

各位關心台灣民主的朋友,大家晚安,今天我在民進黨中常會後,以2022大選檢討小組召集人的身分,向社會大眾說明民進黨檢討報告的內容,也向大家說明面對民意、找出問題、做出改變的方向。

這次的九合一大選,有許多民進黨原來的支持者,特別是年輕人,放棄了投票,或是改投其他政黨,這是沉默民意,或是失望民意。民進黨必須從做不好的地方加以改進,找出問題的關鍵。

民進黨執政,在許多方面是有相當的成績,然而,執政的自信,卻在部分人民的眼中成了執政的傲慢。比較2020總統大選,這些流失的選票,代表有部分的選民選擇了制衡民進黨,而不是協助民進黨。

民進黨在2016年執政之後,積極推動各項政策,在經濟成長、勞工權益、台商回流、長照制度、居住正義、農民權益、育兒津貼、教育照顧與國際關係上,提出了許多進步的改革,總統與院長的滿意度,也都維持在相當的水準。但是,九合一選舉,民進黨的支持者卻大幅流失,所以我們必須客觀檢討,為什麼執政的成績、客觀的數字和人民的直接感受有落差。特別是在疫情、烏俄戰爭、通貨膨脹以及本黨面對許多重大議題的處理,人民存在著許多不滿。這些潛在的不滿累積,造成了本次選舉的失敗。

三年的疫情,許多人民的工作、生活、經濟收入及民生需求,都受到很大的影響,特別是服務業、中小企業、觀光旅遊業、交通運輸業、商圈、市場與夜市等等。物價上漲的衝擊,還有國境管制所導致的缺工及出入境的問題,也對許許多多企業造成影響。因應疫情衝擊,我們提出紓困振興方案,歷次的紓困振興,都是希望能夠減少民眾及產業的壓力及負擔。然而在今年,面對疫情採取共存方案時,我們應該要投入更大的力量,讓年輕的選民、受損的產業、弱勢的家庭有感,照顧更多沒有被政府照顧到的人民。特別是疫情衝擊再加上烏俄戰爭的影響,許多國家的物價大幅的提升,通貨膨脹也造成物價、房價雙漲。政府雖然在油電價格採取平抑的政策,也對大眾物資採取降稅的政策,努力減少通膨造成的影響。不過,在房價及物價的雙漲,仍然讓許多年輕人對未來感到失望,許多弱勢家庭在生活上受到打擊,這也是我們這次敗選的重要因素。

此外,在黑金爭議及重大治安議題上,民進黨過去「清廉、勤政、愛鄉土」的品牌形象,是人民信賴的基礎。但是近來對於重大的黑金事件及治安事件,不能有效、即時的說明、讓人民信服的處理,造成人民對於民進黨,有著執政不利、黑白界線模糊、享受特權的疑慮。以選前受到關注的重大治安事件為例,包括殺警案、八八槍擊案、國人赴柬埔寨工作詐騙擄人案、新北桃園求職擄人案、八八會館案等,影響了民眾對於民進黨執政的信賴,對選情也造成衝擊。

另外,針對林智堅市長論文事件的處理上,一個政治人物學歷及經歷的取得過程,必須接受人民檢驗。面對此一事件,我們必須嚴肅看待,包括誠信及面對質疑的處理態度。本案沒有及時止血、設定停損點,也加深了民眾對於我民進黨的不滿。不滿的情緒長達一個月,最後造成候選人選擇退選,陣前換將,也影響了年輕族群對民進黨的信賴,同時外溢到其他選區,這也是影響選情的重大議題。

針對提名方面,民進黨有多種不同的機制,包括徵召、初選、協調等,都是按照民進黨通過的提名機制,用客觀的方式來產生最好、最強的候選人。初選、徵召,各有優缺點,也各自在選戰中有勝有敗。但本次的提名,不管初選或徵召,因為疫情的影響壓縮整個提名時程,一直延遲到八月中才完成提名。此時距離投票日已經非常接近,導致候選人在地方部署與黨內整合都出現了重大挑戰。所以我們的提名機制,一定要考慮到輔選所需要的時程,以及黨內整合工作所需要的時間。

關於這次選戰中的文宣與政策訴求,的確突顯本黨在中央及地方執政的成果,但缺乏較為有效主論述。我們對於負面訊息、錯假訊息在社群媒體的流竄,都有許多必須檢討的地方。特別是封閉型的社群媒體中,一再出現大量的假訊息,傳播的時間及範圍都非常廣泛,我們卻無法有效應對,這些問題在檢討報告中都有詳細的檢討。

至於18歲公民權的修憲複決案,雖然主要幾個政黨都公開表示支持,但從事後投票結果來看,本黨得票率較高的地方,同意票也較高,本黨得票率低的地方,同意票也較低,這也顯示民進黨是真心推動18歲公民權,青年參政、青年參與公共事務始終是民進黨一貫追求的價值,我們還是會繼續努力,讓18歲公民權能夠落實。

檢討報告中整理了三十幾個議題,詳細的討論在報告中都有詳述,以上僅就幾個重大議題向大家報告。在檢討過程中,黨內同志有許多意見交鋒,有許多情緒宣洩,我相信大家的初衷都是為了黨的發展,都是因為疼惜民進黨而感到焦急。我想,民進黨是民主的政黨,我們從黨外到執政,都是在許多不同的意見辯論下,激盪出改革的路線,我相信這些的討論,都會化成改革的養分,讓民進黨在挫敗中找出正確的方向。民進黨肩負執政的責任,也肩負台灣人民的未來,我們必須謙卑地檢討,勇敢地改變,回應民意,重獲人民的信賴,這是我們無可迴避的責任。

< 資料來源:鄭文燦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