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政策多元化的優勢

#能源政策多元化的優勢

講到這議題很多特定發電的狂熱分子可能會不怎麼喜歡,但偶爾討論一下是應該的。

這陣子台灣的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佔比越來越高,其實跌破蠻多人的眼鏡。而這幾種俗稱「再生能源」及「綠色能源」的發電方式,其實說穿了也都是太陽的輻射熱能傳遞至地球大氣層後產生的輻射熱能或氣流的熱對流動能。

也就是說,大多數的再生能源其實就是太陽核融合產能以後的轉化體,這些能源也是「核能發電」。跟核電廠唯一的差別是再生能源是太陽在大老遠消耗自己的體積核融合發電,而核電廠則是在台灣的某個角落核分裂發電。

而綠能真的超級綠嗎? 其實也不那麼綠,只是沒有半永久性的核廢料跟廢爐廠址要擔心,但廢棄太陽能板及以前吵過的風機扇葉(現在問題不大了)也都是發電廠汰換下來會出現的廢棄物,環保問題仍在。

#日本的例子

由台日歐三區來看,我們就可以發現類似台灣現在正在走的「多元混合發電」方式其實才是未來真正的發電架構。

日本在東日本311大地震後將全國核電廠全部停機整改,而經過這些年以後自民黨也終於改變了當年「軟性廢核」的做法,改成能合乎規定就啟用,但仍然有某些地方政府不願意讓當地的核電廠重啟。真正給日本政府下定決心的原因,則是烏俄戰爭帶來的能源價格大漲、以及俄羅斯天然氣問題兩點。

日本在全國核電廠停機後採取的做法跟台灣類似,就是「以氣代核」用燒氣發電。但這種做法的發電成本就相當受到天然氣價格影響,今年以來更是全國電價大漲了好幾波。當然增加燒煤發電的比率來壓低發電價格是一種選擇,但如果因為寒流而導致全國性的缺電的話、所有能上陣的發電廠當然都得上,這時候天然氣不管多貴都得燒下去。

一定有人會問「那日本的綠能政策呢?」

日本是全國推廣太陽能發電的先驅國之一,的確走到哪都能看到民宅或是大規模開發的太陽能發電廠。但問題在於日本因為緯度偏高,冬天太陽的照射時間及角度相較台灣都欠佳,更別提日本很多區域到冬天容易下大雪,太陽能板被雪蓋住就無法發電。風力發電也跟台灣類似有環境保護的問題,而洋上發電則還在評估階段、不像台灣已經有大規模的洋上風力發電廠建設。

這也是日本為什麼需要大規模重啟核電廠的主要原因。

#台灣的綠能及多元發電優勢

首先,台灣的氣候讓冬季發電不僅不受下雪及氣候影響,冬天南部的好天氣及低氣溫+陽光普照甚至能讓太陽能發電效率提高,並不一定比夏天或春秋季要差。

而洋上風力發電更是受惠於秋冬季的強風,發電量可以穩定輸出。

也就是說,跟歐洲及日本相比,台灣在綠能上的投資是更不受氣候變遷的嚴寒冬季影響的,冬天這些看似不穩定的綠能發電比重反而較夏季更穩定。這也能讓燃煤、燃氣及核能發電廠在冬天更有餘裕能進行檢修及各種調整,不像溫帶國家因為冬季的暖氣需求,發電廠在冬天永遠都是全力運轉。

#討論發電不應該帶顏色眼鏡

數據跟事實擺在眼前,台灣目前就是各種發電方式和諧共處的狀況。安全的核能發電沒有不好,而現在台灣核能發電的未來最大的問題是電廠老舊且沒有新廠及廢料處理廠、放置場的用地。這些問題不解決,各核能電廠走到壽命終點以後也很難再為國服務,到時候穩定約10%的發電缺口當然是個大問題。

而超超臨界燃煤電廠雖然技術上已經可以把排氣的汙染量壓低到跟燃氣電廠差不多,但因為觀感上不佳、要跟國人解釋「還真的有乾淨很多的燒煤電場」這件事幾乎不可能成功,看來台電跟政府也放棄了這件事。

燃氣的話如果供應跟價格不成問題,個人是覺得用燃氣來替代燃煤也不是壞事,但大家得要先忽視那些藻礁上面跳舞的白癡才行。

#結論

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核能、石化能及再生能發電方式以外,台灣國土上還有潮汐能及地熱能等各種發電方式可以思考及投資研究。這些都是很值得花點時間投入的能源獲取方式,甚至投入一些資源去做分散發電或社區發電等先進國家已經開始投入的小範圍發電設備都是很好的想法。更新台電相對老舊的供電線路及設備也是一個重點,以免某些人老是會笑台灣的松鼠是超人鼠很會導致停電(但其實小動物觸電短路是全世界的共通問題)。

既然人類文明已經無法跳脫「用電」這個美好的枷鎖,怎麼讓我們的國民大家都能穩定的有電可用就是當然的重要議題。

最後,發電方式沒有好壞,只要價格合理、安全且穩定就是好的發電方式。

#核能發電

#太陽能發電

#風力發電

#燃煤發電

#燃氣發電

#Sith

< 資料來源:水鏡政經學院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