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自認94菁英的⋯⋯

 

這是很多人都可以「對號入座」的文章,標題的「⋯⋯」可填入馬英九、趙少康、楊志良、柯文哲、高虹安、或最近話題很多的百靈果。

在台灣,很多人喜歡自稱菁英,雖然他們的專業成就不過爾爾。我在美國看過許多真正的菁英,但從未聽過他們自稱菁英。

差別在哪裡呢?

真正的菁英往「上」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態度都很謙卑。即便身旁沒有可供仿效的高手,他們也會尋找歷史人物當作角色模範。

美國的菁英有三個行為特質,包括嚴厲的自我反省,尋求建設性的批評,以及勇於認錯道歉。這三個特質讓他們不斷進步,最終成為社會菁英。

自稱菁英的人則往「下」看。只要能找到鄙視的對象,他們就可以得到虛榮感,完全不需要努力。即便找不到鄙視的對象,他們也會貶抑他人的成就得到心理的滿足。

台灣的假菁英也有三個行為特質:誇大自己的成就,挑剔他人的缺點,加上死不認錯的狡辯。這三個特質讓他們原地踏步,能耐一直停留在小屁孩的階段。

為何台灣社會有許多假菁英呢?

答案在競爭環境:有些人受到制度的保護。在制度保護消失後,原本領先的人落後了,但他們不願面對現實,只能自稱菁英掩飾能力的不足。

我就拿語言當例子。我的母語是台語,但學校的語言是所謂的「國語」。進入小學之後,我就承受制度性的語言歧視,直到三年級還無法正常學習。

反觀母語是「國語」的同學,上學時沒有學習障礙。即便資質普通,他們也能名列前茅,得到師長的寵愛。除了鄙視我們的成績,他們還會嘲笑我們的台灣國語。

問題是,語言的優勢遲早會消失。除非資質出眾,那些中小學名列前茅的同學,上了大學之後成績逐漸滑落,只能吹噓小時了了的成績。面對我們的學術成就,他們只剩下語言可以吹噓,包括能言善道、標準的國語,甚至流利的英文。

沒錯,語言就是「百靈果」自認菁英的理由!

我要告訴百靈果,精通兩種語言沒什麼了不起,我小學三年級就是百靈果了:會講台語與國語。

我也要提醒嘲笑台灣國語的人,我們的國語有腔調,因為我們還會另一種語言。你們的國語字正腔圓,因為這是你們唯一能講的語言。

真正的菁英不會有嘲笑的行為!

我在美國看到的菁英,感懷上天賦予的天份與環境,讓他們得以成為社會中堅。他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機運。

我在美國看到的菁英,胸懷人道精神,想要貢獻社會,幫助機運不夠好的同胞。他們不會把菁英的身份當成牟利的工具。

相較於真正的菁英,百靈果有何值得炫耀的成就嗎?不過就是比常人流利的英文,加上一本外國護照。

我在美國的左鄰右舍,每個人的英文都很流利,也都有一本美國護照,但他們只是平凡的美國人,沒有人會自稱菁英。

 

< 資料來源:翁達瑞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翁達瑞

翁達瑞
曾任教多所美國大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