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準備強化對台政策

◎羅曼(Walter Lohman)

近幾十年來,觀察家已經將美國外交政策視爲純屬行政部門的權責。這種看法合情合理。畢竟長久以來,國會只偶爾對外交事務置喙,而且未必是以最有建設性的方式介入。

幸運的是,這種情況似乎正在改變。

眼前一個最好的案例,就是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最近訪問台灣。沒錯,裴洛西訪台主要是象徵性的。也就是說,憲法賦予行政當局的職權之一,就是可以毫無疑義地全盤掌控美國官方的外交接觸。

 

裴洛西訪台 跨出強而有力的一步

 

然而,即使是做為象徵性的姿態,裴洛西議長訪台仍然跨出了強而有力的一步。

第一,在台海兩岸關係至少是從一九九○年代以來最緊張的此刻,裴洛西訪台展現了美國對台灣的支持。這很重要。可能擔任下任眾議院議長的加州共和黨眾議員麥卡錫(Kevin McCarthy)表示,他將前往台灣表明相同的立場。他應該會說到做到。

第二,因為此舉展現了美國的決心。所有的消息來源一致表明,拜登總統並不樂見裴洛西議長訪台。因為此事不利於他即將和習近平通電話的氣氛。這種交往長期以來一直制約著美國的中國政策。我的好友,也是前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y Schriver)將此稱之為「行事曆暴政」(tyranny of the calendar)。美國在與中國的外交往來中投注大筆資源,以至於在最關鍵的時刻總是手下留情。

不過,國會不接受這種算計。裴洛西無視行政部門請求她取消訪問台灣,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Ed Markey,麻薩諸塞州民主黨籍參議員)和田納西州共和黨參議員布蕾波恩(Marsha Blackburn)也接踵訪問台灣,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

美國國會議員訪問台灣已經司空見慣。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在七月四日國慶日休會期間也前往台灣訪問。四月休會期間,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Bob Menendez,新澤西州民主黨籍)和俄亥俄州共和黨參議員波特曼(Rob Portman)、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 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波爾(Richard Burr),以及內布拉斯加州共和黨參議員賽斯(Ben Sasse)等人也訪問台灣。去年,訪問台灣的參議員還包括德州共和黨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李伊(Mike Lee)、阿拉斯加州共和黨參議員蘇利文(Dan Sullivan)、伊利諾州民主黨參議員達克沃絲(Tammy Duckworth)和愛達荷州共和黨參議員克雷波(Mike Crapo)等人。

 

外交決策大權 並非總統獨佔

 

除了他們代表的象徵意義,議員訪台對國會履行其外交政策職責也至關重要。掌控官方外交關係並不表示總統獨佔外交決策大權。這項職能的設計是府會共享。

現在,隨著國會在勞動節後進入緊湊的立法會期,我們將會看到它除了象徵意義和單純的監督施政之外,是否還有意願在維護其權力方面做得更多。

九月十四日,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將對《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展開最後審議,正如該法案的提案議員所描述的,這是美國對台政策一項姍姍來遲的「全面修訂」(comprehensive overhaul)。這項法案提出好幾項提升美台關係的必要措施。其中包括要求將美國實質駐台大使的頭銜由「處長」(Director)改為「代表」(Representative),而且任命案必須經由參議院同意;闡明美國將向台灣提供的武器類型;並基於軍備轉移的目的,將台灣定位為「主要的非北約盟友」(major non-NATO ally)。

或許最重要的是,該法案將美國政策圈當前正如火如荼的一場辯論推向高潮,這場辯論的主題是:應該優先向台灣提供哪些武器,以及美國是否應該為了快速交付而免費提供部分武器。

國會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參議院應該做的是審議《台灣政策法》,在議事廳開放修訂,並且按照既定程序持續推進,直到法案被送交總統簽署。問題在於,審議法案需要充足的辯論時間,但在外交政策議題上,時間永遠都很緊迫,尤其是在會期即將結束的時候。這也取決於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的意願,因為行政部門將極力遊說他擱置法案。因此,如果這項法案有任何進展,可能是國會將其軍備相關條款(第二編)切割出來,納入每年都必須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中。

在此過程中,該法案的其他重要條款將被割捨。其中包括完整的一編(title),內容是一旦中國未來對台灣採取敵對行動,美國將對中方發動制裁。參議員蘇利文提出的「與台灣站在一起」(STAND with Taiwan)法案,目前已提交銀行委員會(Banking Committee)審議,該法案的內容雖然與此類似,方式卻更為嚴厲,更恰到好處。

 

嚇阻北京侵略 非僅軍事行動

 

北京當局需要知道美國回應侵略行為的完整手段,而不僅僅是可能的軍事行動。捨棄可以明確用來增強這種嚇阻的條款,僅承諾將其提交下屆國會審議,將是一大錯誤。對前一個所謂的「中國法案」(China bill)—最終被稱為「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plus)—的審議過程告訴我們,法案審議不僅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而且也無法保證國會有所作為,或是以最適切的方式採取行動。

國會,尤其是參議院,應該是對於美國的未來,包括外交政策在內,進行激烈辯論的場域。它在美國對台政策中發揮這項職能,再也恰當不過。在《台灣關係法》(TRA)通過四十多年後,國會現在可以證明自己有能力推動真正的重大改革,從而反制中國的侵略野心。如此一來,國會才能自我證明一個意義更重大的價值—它配得上美國開國元勳賦予它的外交政策權力。

(作者羅曼為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前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北京當局需要知道美國回應侵略行為的完整手段,而不僅僅是可能的軍事行動。(圖取自U.S. 7th Fleet臉書)

北京當局需要知道美國回應侵略行為的完整手段,而不僅僅是可能的軍事行動。(圖取自U.S. 7th Fleet臉書)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星期專論》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