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嚴教育 - 底帶刺的熨斗

 

睡前,忽見顏雪花貼了一圖,是美國現代/達達主義藝術家Man Ray (1899-1976)的作品,題為「禮物」(Gift)。

而由於德文的「Gift」是「毒藥」,因此,帶來喜悦的禮物竟亦可能是帶來傷害或甚至死亡的毒藥,此與底帶尖刺的熨斗頗有對應之美學。

乃凝視良久,想起整個戒嚴時代整齊劃一的教育,造成直到今日仍有人將「自由、民主」污名化為「台毒」的坑坑疤疤之嚴重後果,正如此圖所傳之訊息。

一時興起,乃試解之:

事物之凹凸不平,皆有其因,猶如人之個性不一,必有其理,或自然,或本質也。若強以外力擾其內在,則凹凸不但難化有緻,甚且驟變裂洞也。

同理,若硬行高壓手段,以求衆生整齊劃一,或美其名為教育,或隱其實為秩序,則人人固然表情如一,望之未有慍色,實則心裏早巳坑坑洞洞,早無血色。

有詩為證:

達達鐵蹄壓靈芝,

云云眾生皆不知,

我見猶憐心動念,

豎起熨斗起底之。

***

熨斗,英文iron。

德文的’ausbügeln’ (燙平),有把事情喬好、解決問題或困難之意,和英文片語’to iron something out’ 同。

通常有正面意涵,用於此,「達達」者,先達反思,既達顛覆也。

「豎起」,英文可為「insurrection 」,法文亦同,有「挺身而起以抗暴」之意,中文「起義」也,

此圖將熨斗豎起以見真章,可謂「起義必始於起底也」。

吾人若不察,此熨斗威力壓過泰斗加北斗!

 

< 資料來源:謝志偉粉絲頁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謝志偉

謝志偉
東吳大學德文系教授,現任台灣駐德國代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