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波多黎克

 

外長吳釗燮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台》訪問,親口說出:「台灣維持現狀,台灣不尋求獨立。」這兩句關鍵的話。圖/取自外交部臉書

最近,美國國務院官網,再度把已經刪除的「不支持台獨」文字恢復了,使得一堆台派朋友從高興又落到低谷,這個時間點,也正好是台灣外長吳釗燮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台》訪問,親口說出:「台灣維持現狀,台灣不尋求獨立。」這兩句關鍵的話,某位民調專家立即跟進,批判小英正式出賣台獨,這個批判誇大了,小英一直是中華民國台灣派,如何和台獨搭上邊?

其實,這句話也有邏輯和語意的毛病,所謂「出賣」屬於動詞,這個字沒問題,問題在於要完成某種行為,才能稱為出賣。

1895年,清帝國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有合約有動作,有點交,這樣的行為才是出賣。目前,統治台灣的中華民國,是否具有國際法的能力,可以出賣台灣,這一點恐怕還必須質疑。通常,我們必須先擁有某種物品,才能夠出賣,所以,台灣這個稱呼的內含有具體的土地、人民,只有擁有者才能出賣,因此,真正可以出賣台灣的,只有全體台灣人。

台獨是甚麼?要如何出賣,我們需要先解決有關台獨的定義。

台獨所指並非台灣土地而已,它的內涵是:這塊土地上所有人擁有這塊土地,並且由土地上的人民選出政府,管理這塊土地,不受其他力量監管,並受到國際肯定,這才是台獨。當然,管理的這個政府,可以有很多名字,只要經過人民同意即可,如果從內部來看這個描述,台灣確實是獨立狀態,政府名稱叫中華民國。

但是,台灣問題複雜在於:中華民國從戰後的占領託管,變成統治,這個轉變並沒有國際法認證,所以,理論上來講,中華民國既沒有台灣所有權,如何談得上出賣?比較正確的用語應該是:小英政府支持維持中華民國治理台灣的現況,不以追求台灣為國名的正常獨立國家做目標。

或許,很多學者從國際法來看台灣,會比較貼近事實,台灣其實仍然屬於二戰後,美國國防部與美軍在海外佔領的領土。

第二,有些學者認為台灣處境其實很像波多黎克。波多黎克的西班牙語,意思就是「富裕海港」,1509年被西班牙殖民,首都聖胡安;1809年,西班牙正式把波多黎克規劃為海外行省,派出總督;1868年,波多黎克爆發革命,但是,革命沒有成功;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西班牙戰敗,根據巴黎協定,西班牙割讓菲律賓和波多黎克給美國;1917年,美國視波多黎克為海外殖民地,並發給居民身分證;1948年,波多黎克爆發反美示威,但很快被壓制;1950年,美國總統杜魯門遭遇暗殺,沒有成功,兇手來自波多黎克。

這事件之後,美國比較積極處裡波多黎克問題,同意波多黎克自治,選舉自己的政府;1952年,波多黎克自訂憲法,定位為美國海外自治邦,這個地位有點類似台灣,差別在於,波多黎克在國際檯面上公開,美國雖把台灣當作海外自治邦,訂下國內法《台灣關係法》,保護台灣,但是,卻用一種隱晦的方式呈現,這種隱晦,簡單說就是戰略的模糊狀態。

波多黎克人對自己的地位當然不滿意,雖然憲法明訂只要波多黎克人移民美國,就是美國人,但是,波多黎克多數人,超過80%願意成為美國一州,而且經過多次公投,但是,美國國會至今尚未同意。

同樣的,過去也有旅美台灣人認為,獨立建國困難太多,又有戰爭風險,不如推動台灣為美國一州,擺脫中共糾纏,仍然沒有成功,今天若再推動,結果還很難料。

美國國務院突然刪除又補上,分析家當然知道,美國先刺激中共,又突然降低刺激,原因很簡單:擔心台海爆發戰爭。如同最近《德國之聲》所分析:中國大城市普遍封控,造成經濟傷害還在持續,如果老共社會陷入混亂,經濟無法自我拯救,狗急跳牆情況下,出兵攻台相當可能,國務院此舉,重點不在否認或承認,而在於降低戰爭風險。很顯然,台灣政府也感受到老共的軍事威嚇正在加重,因此,配合美國調整腳步,這才是吳釗燮受訪的主要因素。

< 資料來源:《民報》【台灣看天下】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洪博學

洪博學
曾任報社總編輯、國際公關公司主管,著作有「蔣介石支持台獨」、「籠蛇爭霸中國」等書,現為自由作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