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這星期 你還排隊買快篩嗎

與先前的口罩與疫苗一樣,這場快篩之亂就是系統壅塞的典型。(攝影:張哲偉)

 

八大通路用180元開售單支快篩的第二天,公司旁的便利商店堆了一堆乏人問津的快篩。我盯著快篩看,店員問我要買嗎?「沒有,我只是在算這一堆有多少支。」事實上,我已經有實名制快篩了,上禮拜回台中時家人遞給我:「台中很容易買,就你們台北人在搶。」

這其實就是市場機制的妙用。一套5支的快篩實名制是為了「公平」,但總有沒空排隊或有急用的人搶不到,那就用價格來調節這樣的供需。事實證明,台灣不是缺快篩,是缺一支100元的快篩。而隨著快篩實名制即將進入到第二輪,已有若干台北市的藥局到下午都還買得到。可以預期,等到下禮拜,已經不會有人排隊搶快篩了,紛擾台灣20天的快篩之亂即將宣告落幕。

與先前的口罩與疫苗一樣,這場快篩之亂是典型的系統壅塞。解決系統壅塞一般有三個方法,一個是提高供給,第二是讓時間來消化,第三是提兌的人要減少,也就是依賴民眾的自律。台灣曾三管齊下,順利度過先前的口罩與疫苗短缺,當然也能走過這場「快篩之亂」。

Omicron疫情來得又急又快,幾乎所有隔離端、醫療端的困境都可以從系統壅塞來解釋並得到解答。提高系統的容量需要時間,優化系統的執行與銜接也需要介面磨合,過程中每個環節都需要民眾的自律與耐心。與快篩之亂一樣,台灣的醫療公衛體系健全,公務員素質頗高,只要願意多給一點耐性與時間,讓公私部門協力整合,現在舉目所見的「隔離之亂」、「急診室壅塞」與「給藥爭議」都能獲得解決。

但唯一的變數是政治。

與兩年前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不同,今年是台灣的選舉年。因為要選舉,所有政客格外有動機透過疫情牟利。先前一件擴大採購、固定價格、政府不可能有任何損失的開放式標案,被渲染成圖利不法、人謀不臧的弊案,導致政府、廠商與人民三輸的局面,就是一件顯例。

在提前應對Omicron疫情的醫療整備上,這個政府的確做得不夠好,尤其沒超前部署數千萬個快篩,以因應一定來襲的疫情海嘯,更是令人狐疑。不過,如果真正瞭解台灣公務體系長期以來謹小慎微的性格,似乎也不難理解這種「機關惰性」。重要的是,疫情大舉來襲已經一個月,台灣面對Omicron海嘯的重症率與死亡率之低,依舊在全世界所有國家名列前茅,光是這一點成績,當這個政府焦頭爛額地進行系統回饋與整合時,都值得給他們多一點的耐心。

這是台灣迎向全面解封的最後一戰,我們的第一劑疫苗覆蓋率超過八成五,第二劑來到八成,第三劑疫苗覆蓋率來到六成二,就連針對病毒的特效藥都已經上市進口,能撐到此刻與病毒正面對決,比起世界其他國家在過去兩年手無寸鐵應對疫情,人民哀鴻遍野的窘況實在好太多。這是個中重症率高於感冒卻低於流感的病毒,只要不隨著唯恐天下不亂的政客起舞,不自亂陣腳,台灣人面對即將到來的確診洪峰又何懼之有?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 資料來源:《上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