訃告


彭明敏先生已於2022年4月8日清晨5時55分安詳離世,謹遵囑,一切從簡,不辦任何形式的喪禮。入殮火化後埋葬於高雄鹽埕教會的鹽光墓園。

《絕筆集》自序

老而繼續寫文章,會有一種思慮,有浮雲似的在腦內一角閃過去,這會不會成為我最後的文章,這浮雲愈老愈濃,但仍然寫了不少短篇文章出版。總稱為「絕筆集」,雖似有矛盾,意思是到了這年紀,每次執筆都有絕筆的感覺。

我後半生毫無準備而突入中文世界,講、聽、寫都要重新來,已無從自基礎打起,只有訴諸土法,動員英中、法日、日英等字典,聽別人對話,廣播、電視、電影,凡能入手的刊物、雜誌、書籍統統閱讀,不論清濁一概消化。

至於「國語」,勉強講帶有中國四方方言音調的各種「台灣國語」(要看你跟誰學國語),聽外省人講他們地方音調的國語也馬馬虎虎聽得懂。作文就不同了,怎麼寫都擺脫不了日文文法和措辭。戰後當時台大法學院院長人事不穩定,常常換人,最後薩孟武院長來後才較穩定。

薩先生他的大名,我們都第一次聽到,也完全不知道他的來歷。他曾留學日本,很了解哪些是日本頂尖學校,驚聞劉慶瑞和我是日本第三高等學校畢業,也考進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感嘆「只有日本的教育制度能夠產生這種人才」。他對我們非常愛護,愛護的方法就是鼓勵(殆乎要求)我們寫論文在法學院的論文集出版,他說你們盡量寫日式中文,我可以替你們修改。如此,我們就把原稿交給他,數日後他還給我們,滿紙修改,有時用毛筆,面目全非。包括文法、章節按排、措辭、文字。我們再清抄一次。發現面對滿身瘡痍的原稿,清心淨神,個個字抄寫是作文進步的最佳辦法。

我現在能夠寫流利的中文,完全歸功於薩孟武先生的指導。以近百歲滿腔的感激感動,謹將此書貢獻給薩孟武先生。

嚴格說來,此「序」,才是真正的絕筆。

在奧運中,台灣選手不管名稱如何,跟全世界各國選手代表們公開、平等、公平、國際的競爭中,如此加強台灣住民對本土的認同。中國以及全世界政府和人民也證明不管名稱如何,已經接受一九六四年「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的開頭第一句,作為我絕筆的最後一句:「一個中國,一個台灣,早已是鐵一般的事實」。

 

彭明敏簡歷

 

一、成長背景

 

1923 出生於台中大甲鎮(父彭清靠行醫、母陳金英) 

1928 台北大正幼稚園

1929 建成小學

1930 隨母親回大甲就讀日人小學

1931 隨父母赴日進修,就讀北蒲小學

1935 父親高雄行醫,轉入高雄日人小學五年級(棒球校隊)

 

 

二、求學階段

 

(一)、中學時期

 

1936 高雄中學《1939肄業》 

1939 日本關西學院中學部《1940畢業》 

1940 日本(京都)第三高等學校文科《1942畢業》

 

(二)、大學時期

 

1942 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政治科《1945因戰亂肄業》

1946 進入台灣大學政治系《1948畢業》 

1948 台灣大學政治系助教(台北第一商銀受訓) 

1949 與李純結婚(1950長子彭旼出生)

 

(三)、海外留學

 

1951 獲中美文化教育基金會獎學金,入加拿大麥基爾(McGill)大學法學院國際航空法研究所。

1952 以法文發表太空法律地位研究論文數篇(胡適匿名贊助第二年學費)

1953 取得麥基爾大學法學碩士 

1954 取得法國巴黎大學法學博士

 

三、學術生涯

 

1954 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1955父親過世) 

1956 應美國哈佛大學季辛吉邀請參加國際問題研究會 

1957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長女彭曄出生)

1960 再應哈佛大學季辛吉邀請參加於東京舉行之國際問題研究會

   參加於西雅圖大學舉行之「中美文化合作會議」(胡適為主席) 

1961 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國家講座《1961-1962》

   第二次「陽明山會議」學界代表《1961-1962》

   台灣大學政治系主任《1961-1962》

   聯合國大會中國代表團顧問(好友劉慶瑞因病過世) 

1963 第一屆十大傑出青年(國際青商會主辦)

   經國接見十大傑出青年,「故意缺席」

 

四、關心政治

 

1964 與謝聰敏、魏廷朝發表「台灣自救宣言」被捕 

1965 判刑八年,十一月特赦出獄,遭軟禁在家,情治單位二十四小時監控。

1966 蔣經國召見。(由警總改為調查局接辦) 

   紐約時報刊出「台灣自救宣言」要點

1968 接獲美國密西根大學聘書及麥基爾大學聘書,無保人未能成行。

1968 再獲美國密西根大學聘書,有保人,出境仍未准。

1970 秘密出境至瑞典,獲政治庇護

 

五、海外生活

 

1970 瑞典斯德哥爾摩人類博物館亞洲部門資深研究員

   2月1日紐約時報刊出彭明敏抵達瑞典消息,2月16日「新聞周刊」刊出專訪 

   任美國密西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資深學術研究員兼法學院訪問教授《1970-1972》 

   11月參加堪薩斯曼哈頓州立大學台灣留學生歡迎會

   彭淑媛被迫辭去淡水工商校長

1973 擔任美國俄亥俄州賴特(Wright)州立大學客座教授《1973-1974》 

1980 赴日會見母親

1985 母親過世

1987 彭家姐弟四人在美國團聚

1989 長兄彭明哲過世

1991 應哈佛大學甘迺迪政治學院之邀,發表演說

 

六、民主運動

 

1971 在紐約舉行「台灣人民眾大會」 

1972 接任「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總本部主席

1975 參與芝加哥、洛杉磯、休斯頓、華府等地所舉行的「台灣人民眾大會」,擔任主講人 

1978 與郭雨新訪問巴西,擔任台美協會董事長

1979 率團遊說美國國會並在眾議院公聽會作證,為「台灣關係法」的國會立法催生 

1981 與海外同鄉籌組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

1983 在美國眾議院公聽會作證,要求台灣民主化,解除戒嚴令 

1986 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會長(1987年連任,1989年總辭)

1989 在紐約成立亞太民主協會,擔任理事長 

 

七、返台

 

1990 李登輝總統邀請參加「國是會議」,因高檢署未撤銷叛亂通緝,拒絕返台

1992 11月 1日返回台灣    

   11月 2日於台灣大學法學院以「我們如何邁入二十一世紀」為題發表回台首次演講為民進黨輔選全島助講

1994 成立彭明敏文教基金會並擔任董事長 

 

八、參選總統

 

1995 2月28日宣佈加入民主進步黨,9 月25日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 

1996 3月代表民進黨參選首屆台灣民選總統

 

九、民主建國

 

1996 4月成立建國會,擔任會長 

   12月主辦「台灣國家發展會議」

1997 退出民進黨

1998 新國家連線名譽會長

 

十、政黨輪替

 

2000 3月18日陳水扁當選總統,受邀出任總統府資政

   接任亞洲太平洋自由民主聯盟秘書長

2001 應捷克總統哈維爾之邀參加「公元兩千年論壇」

2002 率團參加美國布希總統主持的「祈禱早餐會」

2004 再次率團參加美國布希總統主持的「祈禱早餐會」

2006 獲日本關西學院大學頒授名譽法學博士

 

*自1992年返台後,曾訪問下列等國家,參加國際會議,從事學術交流和國民外交:

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日本、韓國、越南、菲律賓、印尼、新加坡、斐濟、比利時、法國、英國、荷蘭、捷克、奧地利、盧森堡、德國、義大利、瑞典、丹麥、挪威、冰島、芬蘭、南非。

 

 

 

< 資料來源:彭明敏文教基金會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