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烏俄戰爭

 

烏克蘭被俄羅斯入侵,背後有其複雜種族以及地緣政治因素。圖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俄羅斯總統普丁。/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烏克蘭被俄羅斯入侵,背後有其複雜種族以及地緣政治因素。圖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俄羅斯總統普丁。/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烏俄戰爭爆發以來,長達一個月時間,國內媒體密集報導戰情戰況,眾多名嘴也不斷發表宏論,但廣大國人所獲得者,恐多是未必正確印象和草率結論。資訊發達,有時也反能發揮誤導作用。本文即擬就各種不同角度,試行檢討此方面主流時論是否正確,以就教於國人。

首先要一提的是,時論多將烏克蘭和台灣相提並論,認為兩者同為遭受強鄰覬覦,處境險惡弱勢小國,前者已遭到俄羅斯入侵,後者也極可能成為中國獵物。但這一觀點並非全然正確。台烏兩國之陷入險境,成因有本質上之不同。

就台灣而言,遭到強鄰威脅,原因純然是懷璧其罪。台灣並未採取可能對中國構成威脅外交政策,純是由於被視為所謂祖國統一最後一塊拼圖以致面臨併吞危機,確是無辜之至。但今天烏克蘭被俄羅斯入侵,背後有其複雜種族以及地緣政治因素,自身也有其妄動取禍之一面,並非全然無辜。所以若談爭取國際同情,烏克蘭恐遠不及台灣之具備道德立場,國人也無須認為其和台灣同樣值得同情。

其次是國人看電視評論聽名嘴開講,很容易認為俄羅斯是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久功不克更是丟臉。實則烏克蘭也並非叢林中的小白兔。烏克蘭人口將近5000萬居全歐第六位,國土60萬平方公里更是歐洲第二大國,所以堪稱是東歐兩強之一。此次俄羅斯猛攻而一時未能得手,世人也不應太感意外。

再次是戰爭爆發之前,俄羅斯發動攻擊跡象已極明顯,但烏克蘭並未因而先發制人發動第一擊,也因而彰明戰爭責任歸屬,而有助於博取國際同情聲援。國人或因而認為現政府所採取不發第一擊政策也是高明之舉。然而台烏兩國處境不同,烏克蘭具有不發第一擊條件而台灣則無,所以不能「同理可證」。

烏克蘭幅員遼闊,國土如上述60萬平方公里,只能吸收敵國第一波攻擊而不致被打垮。台灣國土狹小縱深不足類同以色列,一旦面臨併吞攻擊,僅有存活希望或即在於先發制人瓦解對方攻勢。若不此之圖而任憑敵人打成蜂窩,則再多國際同情聲援也於事無補。

本文分析至此,或能有助國人對烏俄戰爭建立較清晰認識,而不致無條件接受媒體名嘴觀點。

烏俄戰爭爆發後,國內主流媒體一面倒選邊支援烏克蘭,所報導盡是烏國軍民英勇悲壯感人表現,對俄羅斯則是極盡妖魔化能事,指控其無差別攻擊摧毀醫院學校,殘酷傷及無助婦孺。這一現象相當費解。

烏克蘭不是對台灣友善國家,反之和中國則是關係相當密切,也一直在忠誠奉行所謂一個中國政策,冷峻拒絕和台灣發生任何接觸。相行之下,俄羅斯至少猶能允許台灣設立半官方辦事處。在這一歷史背景下,台灣有何理由如此忘情力挺烏克蘭?

今天台灣不惜為烏克蘭開罪俄羅斯,異日台灣有難,澤倫斯基願否為台灣開罪中國?

媒體強力報導烏國人民戰火摧殘下流離失所慘況,大大激發國人人道關懷精神,依據報導,各界捐贈烏國善款已超越七億新台幣。國人能有此善心表現,自然值得欣慰。但電視鏡頭下的烏國人民,看去仍多是衣著整齊營養良好,和世人印象中災民難民大不相同,又不免令人懷疑台灣如此慷慨賑濟有無迫切需要。

本月20日三立電視台「消失的國界」節目,報導非洲南蘇丹內戰所造成浩劫,影片中出現的大批災童,皆是目光呆滯,四肢乾瘦如柴而肚腹腫脹似鼓。或許他們比烏國兒童更需要人道救濟,不知國內眾多善士以為如何?畢竟,黑人也同樣是人。

前文提到烏俄發生戰爭,烏國也有其妄動取禍之處。換而言之,其曲也不盡在俄羅斯一方,本文即就此作一分析,作為全文結尾。

多數國人恐未注意到,俄京莫斯科距烏克蘭邊境不過500公里。任何俄羅斯領袖,恐都不能坐視烏克蘭投入北約一類潛在敵意陣營。普丁誠然不是什麼善類,更稱不上民主政治家,但他堅持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不能不說他有其國安考量。所以澤倫斯基口口聲聲要成為北約一員確也是取禍之道。

俄羅斯曾在100餘年內,三度遭逢來自西方幾致亡國入侵。首先是拿破崙一路揮軍東向並一度佔領莫斯科。其次是德帝國在一次世界大戰數度給予俄軍毀滅性打擊,導致沙俄王朝崩潰。再次是希特勒發動滅國攻擊,造成2000萬蘇聯軍民死亡,其坦克大軍也曾一度攻入莫斯科郊區,官兵能夠遙望室內塔尖。

三次慘痛經驗,促使俄羅斯對西歐集團的東進極為敏感。不論普丁或任何俄羅斯領袖,面對北約組織不斷將原是緩衝國中歐各國收歸旗下,能不產生危機意識而使出強硬對策?此即前文所指烏俄戰爭地緣政治因素。

本文針對烏俄戰爭所舉各種論據,多和當今主流時論不同,恐大有政治不正確之嫌。但國人思考判斷複雜多端議題,似均應將不同角度觀點納入考量方稱公允,不能純憑直覺或倚賴感性。本文也即是依此認知而撰。知我罪我也顧不得矣。

< 資料來源:《民報》【專欄】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敏洪奎

敏洪奎
1972年曾以筆名「孤影」發表<一個小市民的心聲>,被當時執政當局引為宣傳利器。後因感嘆執政者保守極權毫無進步,開始為文呼籲外省選民放棄敵視心態,理性面對本土化的大浪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