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的可能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每週工作超過五十個小時是常態。人活著就是為了工作,儘管這些早已不再是社會進步的保證。工作本身就是目的,因為工作沒有另一面,所以在工作場所,人們產生大量的心理痛苦,在他們的工作中徹底枯萎。

漢娜·鄂蘭認為「工作」僅僅是一種必需品:它有助於生存,但是與「生產」不同,它不會創造任何持久的價值。人類最高的活動在於集體「行動」,人們聚集在公共空間,為政治解決方案爭論不休。

許多人因此陷入公共論戰,如同亞里斯多德講的:人是政治的動物,社群媒體上的你來我往,賴群組上每天幾十甚至幾百則的留言,到處都是無效的溝通。不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充滿信心,從媒體和網路上看到的資訊,或者下載拿到的論文,囫圇吞棗之後,以自己是陳時中或蘇貞昌的地位,捍衛真理般的態度為這些想法辯護。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溝通的,我大一升大二時擔任某個社團的會長,暑假回到家鄉,因為某個宣傳活動回到母校嘉義高中。畫宣傳海報的是幾個女生,活動結束之後,走在校園裏,突然被當時的訓導主任攔下,他對我訓話大約四十分鐘,意思是我自己已經考上好的大學,不應該帶那麼多女生回到學校來干擾學弟用功,讓他們心神不寧。昨天師大也帶一堆女生來,真的亂七八糟。

那時侯我真的很笨,不知道如何應付這種人,一方面反共義士駕機來歸貼紅紙放鞭炮,一方面又失敗主義投降中國,這樣緬懷過去的韓粉。結束之後被那幾個女同學罵的要死,我還該死的回答:總要尊重一下以前的老師。

不過什麼人會看到幾個女生就心神不寧,考不上好的學校?這樣心智障礙的人不是應該早早被淘汰?會這樣想的老師,可能自己是這樣!

其實如果我不是那麼笨,剛到成大任教那場莫名奇妙的期中報告,應該就不會有如此的反應,背黑鍋還把它順利結案,不要求什麼。

無效的溝通只是浪費力氣,我好像也戰了不少人,但不太愛浪費力氣吵架,頻率不同無法傳送或接收訊息,通訊組的教授非常了解這個基本道理。有些人是無法溝通的,只能等時間過去!我是說那四十分鐘,真抱歉浪費那幾個朋友這些時間!

< 資料來源:李忠憲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忠憲

李忠憲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隱性反骨》作者。留學德國、研究資安、熱愛跑步、喜歡哲學。 曾任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副主任、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 寫臉書當筆記,喜歡德國文化,不愛爭辯,「很多事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而沒有對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