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金門、馬祖「戰區」?

根據《自由時報》12月30日報導,金門防衛指揮部「政戰」主任劉強華少將,傳因被檢舉和中國人士有「不當接觸」,被國防部帶回台灣調查;陸軍司令部今證實,劉強華因案調查已返台,至於案情不便說明!

國軍內部有「大中國主義思想」這是事實,因為流亡台灣的中國國民黨黨軍,系出黃埔軍校,具有中華民族情結的必然性;雖然軍隊國家化已淡出黨軍的意識形態,但不可否認,不願本土化的省籍情結,依然盤踞在軍隊這個封閉的組織裡,導致軍人退伍之後馬上露出親中舔共的真面目,吳斯懷等退將即是。

金門防衛指揮部政戰主任劉強華。(資料照)

《路透》20日發表「T-Day」台灣特別報導,以〈文件顯示中國間諜已滲透台灣軍方〉為題,讓台灣所受的共諜威脅,登上國際媒體版面。該文以「謝錫璋共諜案」為例,自1997年以來多次來台,吸收台灣軍方人員發展地下間諜組織逾20多年。若說金防部「政戰」主任劉強華少將和中國有「不當接觸」,這是含蓄性的說法,應該說中國間諜常態滲透在台灣軍方,金馬可能成為這一戰略的重要跳板?金馬戰區是否已經逐漸被「赤化」?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中國福建省19日發布,依據「習五條」支持廈門建設發展「引領示範區」,為「融台促統」宣傳。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宣稱,目前台胞在閩享受同等待遇相關政策,越來越多的金門民眾在廈門創業、置業、生活。金門人對「中客經濟和金廈生活圈」深信不疑,北京統戰「入島、入戶、入心」的心戰在金門算是成功的,這種地緣關係讓金馬成為台灣面對中國戰略意義上,值得關照、反省的前線。

金馬與臺灣之間隔著二百多公里的臺灣海峽,但是與中國的距離只有九公里左右,在地圖上是中國福建沿海的小島;而決定金馬命運的卻是遠在二百多公里外的中華民國政府。由於地屬邊陲再加上戰地政務,金門社會一直自外於台灣的本土化和民主化發展,於是與台灣社會愈見疏離,人心向背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2018年8月5日,金門縣長陳福海在兩岸通水儀式表示,金門將逐步邁向新三通時代。昔日戰地金門與對岸小三通在先,通水在後;金門自來水廠強調,接引「中國水」不會衍生國安疑慮。然不只是目前每日進水量1.5萬噸,往後會達到每天3.4萬噸,加上金門與福建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深化,這已經不是會不會衍生國安疑慮的問題,而是台灣如何守住金門的問題。

事實上,823砲戰當年金門可以保住,並非全然國軍多英勇,而是因為北京從來都是劍指台灣,意不在金門。毛澤東的策略是,金門、馬祖是維繫「國共內戰」與國民政府「反攻大陸」的具體象徵,牽制著台灣脫離中國獨立的正當性。於是基於三角關係的平衡,美國中立、蔣介石不想放棄、毛澤東不想拿下,造成今日金馬尷尬的局面。

目前中共拿下金門不具有實質戰略意義,但對台灣社會的心理卻有震懾的政治效果。因為這樣的地理關係,金馬人民對台灣的想像,可能是台灣所難以想像或根本不願意去想的。更何況長期以來,在歷次台海危機中,金馬無法逃脫工具性的宿命,形成金門普遍性的民意「我們金門人是有奶便是娘」的尷尬局面!

(哲學博士、大學助理教授)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