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國民黨懼怕民意基礎的年代

 

國民黨來台時,為什麼「懼怕與拒絕」合理的行政區?

在人口、產業與交通建設密切相關的情況下,行政區範圍的適度規劃當然很重要。

倘若被過度細小化,通常難以避免資源重複,以及公共建設規劃的侷限,尤其是交通建設與河川整治。

這張「五州三廳」的照片,是日治時期1937年10月的台灣行政區,很明顯是配合自然生態、地理產業特性與人口聚落。

蔣介石來台灣之後,為什麼要切割到那麼細?原因很簡單,「有限民主(選舉)」之下,必須有效避免出現擁有強大民意基礎的台灣人。

台灣人在日治時期,已有初步的地方選舉,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議會請願運動,希望爭取台灣可以選出國會議員,在東京的國會殿堂發聲。

國民黨在中國,通過制憲會議,制定中華民國憲法,公告1948年12月25日正式實施,並剛剛選出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國大與立委),但碰上國共內戰局勢逆轉,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中央政府播遷」台灣。

為了要用「民主反共」的旗幟,爭取美國的支持,只好在台灣落實憲法承諾的「地方選舉」,但又為了避免出現擁有強大民意支持的台灣人,因此,當然必須切割各縣市行政區的規模。

例如,早期不只拒絕省長選舉,台北市長、高雄市長原本還有民選,知名的黨外前輩如吳三連、高玉樹等,就是民選產生。但因為民意基礎,讓國民黨如芒刺在背,於是先後將台北市長、高雄市長改為官派。直到1980年代的民主化運動,1994年才恢復民選。

如今,時代已經進步到網路科技時代,各種需要快速解決問題的需求,當然也出現在行政區的整合。

攸關台灣科技產業重鎮的新竹縣市,該不該恢復合理規模,就看大家如何思考電腦產業對台灣的重要性吧。

 

< 資料來源:陳增芝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