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公領域的青春台力

 

公視台語台推出「青春辯公投」的節目,由青年學子用台語辯論四個公投題目,一新觀眾耳目,將母語帶進了公領域的場域,製作單位的用心和巧思,值得肯定。

週一晚上九點首播,幾無冷場,但仍看到一些台灣母語現況的隱憂,值得關注和面對。首先是原本的母語發音,受到強勢華語的影響和干擾,例如關鍵字公投,公是台語,「投」卻念的像華語,屢見不鮮;又如「想起」咬音不精確,聽起來像「生氣」,需猜測上下文,始能判斷真實語意;台語也有抑揚頓挫,且比華語更為豐富,但「執政黨」唸成特異的平音,有音無調,喪失了台語八聲調的精髓,有魂無體地傳播著,相當可惜。

辯論會中,自由辯論的表現普遍優於第一部份的個人申論,可能也是後者是先用華語寫的草稿,也形成華語干擾母語的例子,對映出台文推廣的必要和急迫性。雙方辯士在結束後,互相拱手作揖,風度令人感動,原來有氣質的台灣人做有風度的台語辯論,離我們並不遠。

公共領域的台語辯論,展現出愛台、沛然的「青春台力」,瑕不掩瑜,參加者勇氣可嘉,且熟能生巧,只要開始就不嫌遲。周一到週四晚上九點,不妨打開電視機給這些「青春台力」一些掌聲和支持!同時,未來不只在私領域,希望台語也將是公領域,持續精進應用的溝通工具。

(作者是語文工作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