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組閣協議對台灣的啟示

德國大選結果塵埃落定,長達16年的梅克爾年代告終,其所屬的基民聯(CDU)候選人因不得民心而在選舉中落敗,新政府最終首次由三個政黨共同組成,包括社會民主黨(SPD)、自由民主黨(FDP)及綠黨(Grüne)。而這個新的「紅綠燈」政府在短短X天便公佈了組閣協議,比德國社會預期中早了許多,各部門首長的職位分配也大致完成,政府的權力過渡也將隨即展開。而在這個新的內閣之中,外長之位將由多次就香港反送中革命發聲的綠黨黨主席之一的貝伯克(Baerbock)擔任,意味著德國的外交政策將有重大的轉變,特別是與中國人權相關的問題上勢必走上極為強硬路線。

而在這個新的內閣之中,外長之位將由多次就香港反送中革命發聲的綠黨黨主席之一的貝伯克(Baerbock) (中)擔任,意味著德國的外交政策將有重大的轉變,特別是與中國人權相關的問題上勢必走上極為強硬路線。(路透社)

 

在長達一百七十多頁的組閣協議中的外交政策部份,特別提到了好幾個與中國相關的重點:第一,中國需要在區域的和平與穩定扮演「負責任的角色」;第二,南海及東海的爭議必須透過國際法處理;第三,台灣與中國的現況只可透過和平及經雙方共同協議處理;第四,在歐盟的「一中政策」下應支持民主的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第五,繼續對中國人權問題作出批評,特別是新疆;第六,香港必須恢復「一國兩制」。

從這份協議的用字已充份表達出德國新政府對中國的態度,不但代表德國已意識到台海局勢的緊張,對中國的軍事行為也有一定的戒備;同時也顯示出其對中國不守國際規則、蔑視普世價值、踐踏人權的強烈不滿。而上述的第四點對我們台灣來說更可謂是最為關鍵,明顯地呼應了自立陶宛以「台灣」之名設立代表處背後的精神,清楚地表達德國乃至歐盟的「一中政策」中認定台灣是民主國家,主權不屬於中國,並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明確地向中國及我們發出「一中一台」與歐盟的「一中政策」(Ein-China-Politik der EU)並無牴觸的訊號。

然而,除了人權及普世價值,在實際層面上,中國過往的以商逼政的戰略也因為能源危機以及跨國物流量能不足而大受影響,生產成本大幅上漲讓中國失去了作為「世界工廠」的競爭力;再加上台灣手握關鍵的晶片技術,歐美各國自然有了更大的誘因推動友台政策,並加速與中國進行經濟脫勾。

中國點燃了香港革命,香港再點燃了全世界的反中浪潮。圍堵中國早已是大勢所趨,我們務必把握每一手上的選票,讓台灣踏上國際舞台,別再讓國內的紅統勢力破壞台灣未來發展的機遇。

(台灣基進宜蘭黨部主任,原籍香港)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