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需要的力量

 

應邀擔任第四十五屇金鼎獎,頒文學類圖書獎予黃春明等作家與出版人,在致詞時,我提到文學寫作是為了「扺抗遺忘」,以及出版是「留存記憶」。歷史是文化的形式留下來,我引述了波蘭詩人、小說家麗普絲卡(Lipska,1946-)的一首四行短詩〈使者〉:

「寫作,以便行乞者

用來換得一些微少的金錢

並讓死者,因而

重生」

東歐國家經歷戰後將近半世紀共產體制後,包括波羅的海三小國,普遍經由一次選舉,就改變不民主。戰後波蘭有兩位詩人得到諾貝爾文學獎,一九八○年的米洛舒(C. Milosz, 1911-2004)和一九九六年的辛波絲卡(Symborska,1923-2012)。文學藝術條件形成的文化力量正是東歐國家普遍在開放的第一次選舉,就以民主方式推翻共產體制的原因。

猶太裔英國社會學家華倫道夫,東歐重新自由化後,在《寄給歐洲的信》這本書,說「公民意識」、「教會的庇護」和「文學藝術涵養」是改變共產體制的根本力量。

在台灣,我們的公民意識還未完全形成,殖民和被殖民症候仍在;教會的庇護在戒嚴時期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社會實踐留下見證,但宮廟混雜地方派系政治的病理仍在;文學藝術並未受到國民重視,生活的文化志向薄弱,反觀台灣,竟然以戒嚴脅迫人民「反共」的流亡殖民政黨,反過來利用「民主」聯共制台!還能存在。民主改革是為了什麼?寧靜革命是為了什麼?

經濟是社會的肉體,文化是社會的精神,平衡發展才會健全。但戰後台灣,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發展出重經濟(肉體)、輕文化(精神)的病理。我們的經濟發展,部分原因得力於這種自力救濟的利益積累,少於意義的形塑和追尋。

很高興〈閱讀振興、出版振興、文化振興〉的國民文化志向提升,得到回應共鳴。寧靜革命之後的台灣,需要共同體的精神重建,提升文化志向。文學藝術是台灣需要的力量,政治人物從你們習慣以「吃香喝辣」相互批評,裝瘋賣傻的惡習脫離出來,多多從書本汲取知識和教養吧!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也好好認知、實踐民主化時代公民的權利和責任!

(作者是詩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