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史觀

 

台灣在二戰之後,來自中國的黨國當局推動「去台灣化」,把台灣全面中國化,歷史、文化、語言、教育、媒體,無一倖免,甚至連許多都市街道也改以中國的省分、城市或地方為名。其惡果之一,是學子對中國史地知之甚稔,卻不知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文及地理;日本時代(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尤為禁忌,當局只選擇「抗日」、「心懷祖國」的人與事宣揚。謝志偉在擔任駐德國代表前曾有名言,道盡這種「去台灣化」教育、文化扭曲的荒謬:只顧得痛惜遠在天邊的神州沉淪,從不知欣賞眼前的淡水落日。

導致不少台灣人至今認同錯亂的這一「去台灣化」偏差,近年隨著民主化而出現改變的轉機。特別是今年,十月有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週年慶,昨天(二十二日)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選舉的八十六週年,本週四是新竹在二戰期間遭美軍空襲的紀念日。文化協會兼有文化啟蒙、民族運動的屬性;立法院長游錫堃昨天在本報「自由廣場」闡明了台灣史上首次選舉的意義;新竹空襲的歷史較少被人提起,雖然對老一輩的「多桑世代」來說,大爆擊、走空襲、疏開都是終生難忘的經驗。

「水牛伯」游錫堃在臉書發文,問網友知不知道台北也曾被空襲。(圖擷取自游錫堃臉書)

「水牛伯」游錫堃在臉書發文,問網友知不知道台北也曾被空襲。(圖擷取自游錫堃臉書)

 

 

台灣在二戰期間,因屬日本帝國的一部分,遭到盟軍幾度空襲。最早在一九三八年二月,松山機場受到來自以蘇聯為主的軍機轟炸,規模較小,民眾受害不大,戰後這一史實因「反共抗俄」的口號政治而被湮沒。第二次是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新竹機場被以美國為主的空軍空襲,同樣旨在打擊台灣的日本空軍,日本軍機受創不小,但以轟炸規模不大,地面人員和民眾受害有限。

第三次轟炸從一九四四年十月起,規模及範圍都擴大,時間也較長,先後進行到次年五月達最高峰,直到琉球戰役結束,美軍轟炸台灣的行動才於七月初終止。第三波轟炸,全台灣南起屏東,北到基隆,無一倖免。據總督府事後報告,當時台灣十一個城市,五個幾乎全毀,包括嘉義、台南及高雄;高雄被戰火摧殘,幾近夷為平地,港口與市區同受其害。另外,有四個城市半毀,台北三分之一受創,僅台中受損較小。

第三次轟炸不僅針對機場、港口、軍事基地、國防工業設施、建築、交通、橋樑被毀,連公共設施及民宅也遭殃。總督府統計,空襲造成六千一百人死亡、四百五十三人失蹤。以台北為例,經過「五三一大爆擊」,總督府(今總統府)正面遭直接命中,中央塔樓雖完整,南側建築卻崩解一角,火燒三天;龍山寺正殿被炸壞,雙連的蓬萊町主座天主教堂幾乎全毀。

台灣受到空襲,人命及財產損失慘重,但從美軍的戰略角度看,台灣躲過了更猛烈的美軍登陸戰火。美軍原已擬定計畫,預定一九四四年二月十五日進攻台灣,但在「蛙跳戰略」考量之下,轉而從菲律賓、琉球下手,空襲台灣是牽制在台日軍的手段。一九四五年的琉球戰役,軍人死亡十六萬人、平民十五萬人喪命。

對於這段台灣的戰爭歷史,戰後的中國國民黨政府略而不提,教科書也跳過去,以致除了身處其境的「多桑世代」,大部分台灣人都不知其詳。曾有歷史學者以「二戰末期,台灣遭到哪國飛機空襲?」詢問年輕學子,竟有三成回答「日本」。類似狀況也出現在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事件發生四十一年後的一九八八年,民調顯示有八成五不知台灣曾有此事;直到一九九○年代才逐漸為台灣人所知悉。台灣人對中國封鎖訊息不敢恭維,兩蔣時代的台灣,其實也半斤八兩。

從而,每次的歷史性紀念日,都是台灣人重溫歷史,以瞭解這塊土地上過去所曾發生的人與事,進而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史觀。台灣文化協會一百年即是重新省思台灣文化的時機,例如蔣渭水指台灣人智識營養不良、世界文化低能兒、只圖眼前小利、不知永久大計等評斷,一百年後我們的國民性是否向上提升。

台灣首次選舉至今八十六年,也應回顧選舉這麼多年來,我們離「選賢與能」的理想有多遠。更重要的,如今中國脅迫不斷,我們也應在紀念二戰末期遭空襲的慘痛往事,從國防與民防的角度,預為抵抗中國的可能攻擊,做好準備。

邱吉爾曾有名言:鑑往越久遠,前瞻更精深。台灣史上的重大紀念日,都是我們以史為鑑,前瞻未來,並有所行動的好時機。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