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是認知作戰的下一個戰場

罷免案結果塵埃落定,惡意罷免一役過關,此風會否成為日後台灣政壇的常態,讓政局陷入選舉延長賽的泥沼之中不斷消耗國家資源,成為了社會大眾擔心的議題。這場罷免案從一開始便沒有正當的理由,罷免方所提的罷免原因建基於仇恨的煽動,以及斷章取義的片面之詞。七萬多張的同意罷免票之中,有多少是因為利害關係、有多少是因為人情壓力而投,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有不少民眾受到這些鋪天蓋地的抹黑及人格謀殺所影響,也無可否認的是即便假消息有多可笑無稽,卻仍然是仇恨動員之中不可小覷的基礎。這次罷免的成功,親中陣營會否連環發動惡意罷免是未知之數,但他們真正食髓知味的恐怕是背後有系統的認知作戰。

儘管陳柏惟也已如中國及藍營人士所願離開了立法院,但從罷免方同溫層的輿論環境中孳生出來的謠言、抹黑與假資訊卻未有隨著他們濫用機制得逞而結束,從陳柏惟乃至台灣基進其他成員都仍屢受網軍出征,無中生有的假訊息排山倒海地滲透每個角落,而這種用情緒主導的話語來洗刷理性討論議題的操作,也開始隨著公投日子漸近而開始快速擴散,包括中國國民黨再次以一模一樣的斷章取義式誤導操作,企圖將公投議案綁架成藍綠之爭,以仇恨來包裝站不住腳的所謂論述,完全無視議案通過對台灣所造成的衝擊。公投已是認知作戰的下一個戰場。

隨著公投日子漸近而開始快速擴散,包括中國國民黨再次以一模一樣的斷章取義式誤導操作,企圖將公投議案綁架成藍綠之爭,以仇恨來包裝站不住腳的所謂論述,完全無視議案通過對台灣所造成的衝擊。(資料照)

 

資訊的流通本來可以讓選民在投票前更了解自己那張選票的重量及意義,奈何中國也看準了這一點,不斷以人海戰術的方式入侵網路世界,加上中國國民黨、紅媒等的積極裡應外合,讓似是而非的假消息、具政治目的的仇恨言論、甚至是對個別人士或群體的網路霸凌等充斥著台灣網路社群,不但讓真正重要的資訊難以被大眾接觸,同時也導致社會出現資訊疲勞,甚至開始出現巨嬰化,營造出利於認知作戰的環境。而更可怕的是「假消息」、「認知作戰」本身亦被模糊概念,被故意說成是「販賣亡國感」的「假議題」,一方面進一步激化政治對立,同時也令受眾邁向徹底的情緒化,甚至產生抗拒查核訊息真偽的情緒,流傳著所謂「顏色對了就對了」的反理性言論,這種故意製造出來的莫名仇恨正在分化我們的社會、損害著我們的民主。

台灣雖享有言論自由,但言論自由並不能成為造謠抹黑的擋箭牌,要如何在言論自由與網路監管之間取得合理的平衡,不只是我們台灣,也是歐美以及所有民主陣營國家同樣面對的難題。

(台灣基進宜蘭黨部主任)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