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一台」的風向與風速

 

外交部長吳釗燮、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前往中東歐訪問,而繼法國議會友台小組來訪之後,歐洲議會「外來勢力干預歐盟民主程序特別委員會」一行也於昨日抵台。G20的地主國義大利,該國外長迪馬尤則在峰會前夕與王毅會談時,特別關切新疆和香港局勢,並提及對台海情勢緊張的擔憂。遑論布林肯對王毅說出重話:北京採取的行動已造成兩岸關係緊張升溫,美國對此表示反對。反倒是,蔡英文雙十演講的「四個堅持」、「中華民國立足台灣七十二年」,以及對CNN證實美軍在台灣協助訓練,北京之「倚美謀獨」叫囂,在國際社會孤掌難鳴。

從華府開始的各國「一中政策」調整,風向越來越明顯、風速越來越快了。立陶宛與台灣宣布互設代表處,北京使出互撤大使等大動作,歐洲議會卻壓倒性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呼籲歐洲聯盟提升與台灣關係,包括將歐洲經貿辦事處更名為「歐盟駐台灣辦事處」等。美國國務院還稱:過去五十年,中國濫用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阻止台灣有意義參與。美國參議員麥考解釋得更清楚:二七五八號決議沒有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沒有說中國可以在聯合國代表台灣、沒有提到台灣主權,甚至連台灣字眼也沒有出現。

中華民國,言人人殊,有人以之為國家,有人以之為政府。西方的「一中政策」,係由承認中華民國政府轉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擁有「中國代表權」,但北京移花接木宣稱「台灣屬於中國領土」。國民黨、民進黨,都喊捍衛中華民國,但內涵大不相同。國民黨的九二共識,路線的盡頭與北京滙合,沒有中華民國(政府),洪秀柱便是證人。執政的民進黨,想掙脫歷史漩渦,讓中華民國(國家)在台灣舊瓶裝新酒,呂秀蓮說這是華獨,不是台獨。而主流民意傾向,只要中華民國切割中國,意指「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台灣」,不失為目前的最大公約數。

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五十年後又浮起暗礁,美中台都在展示話語權。那不僅是口舌之爭,更是國際把台灣視為台灣的新起點。回到一九七一,聯合國「排我納匪」前夕,包括美國仍在做最後努力,勸告蔣介石放棄「中國代表權」,務實地以中華民國或台灣的名稱,只代表台灣(台澎金馬)的事實,留在聯合國體系。然而,蔣介石堅決拒絕,因為這會令其失去政權合法性,中華民國既然不再代表中國,台灣(台澎金馬)政府就得重選重組。而北京,既反對兩個中國,也反對一中一台。於是,一九四九至一九七一的「中國代表權」之爭落幕,台灣(台澎金馬)淪為國際孤兒。二七五八號決議,中國稱「是對歷史不公的糾錯糾偏」。這麼說並沒有錯,壞就壞在它又製造了另一個「歷史不公」,有待國際「糾錯糾偏」。

中國武統聲中,布林肯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體系,並鼓勵所有聯合國會員國支持。正可說是,此其時也。大家回到歷史現場清點,非常有助於校正回歸,把無關二七五八號決議的「一中N次貼」撕除。美國作為風向球,從川普到拜登,已橫跨太平洋、大西洋,帶動各國「一中政策」的調整。至於幕後推手,則是顛覆改革開放的習近平。他對香港、新疆、西藏的強控制,在東海、台海、南海的戰狼出征,以及,揚棄鄧小平路線追求宰制全球的強國夢,促使各國的「一中政策」逐漸亮出「一中一台」底牌。即使地理遙遠,「捍衛台灣的自由,就是捍衛歐洲的自由」,也在歐洲此起彼落。

一九七一,聯合國歷經二十二年,才正視「中國代表權」的真相。而再經過二十二年,台灣人民(台澎金馬)終於得以自由選擇,而不是由沒有得到權力賦予的統治者代行決定前途,台灣人民走向當年蔣介石拒絕的「一中一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意在「中華民國連結台灣」,終點指向「一中一台」。而所謂的九二共識,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屬一個中國,念念不忘「中華民國連結中國」,終點是中華民國與台灣同歸於盡併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當然,經過七十二年,儘管中華民國已「立足台灣」,台灣還有最後一哩路要走。朱立倫稱小英四個堅持「違憲」,只是印證「制憲」之必要,也才能杜那些人連結中國之處心積慮。那對台灣人民的自由之路,將是更具關鍵性的里程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