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所延伸的問題,我們應該要想得更多

台中市第二選區的罷免案落幕了,很多人的心情應該都很沉重。但這次罷免案的結果,可以讓大家重新反思,過去我們選罷法的立法過程,是否仍有值得商榷之處。

柏惟在去年立法委員選舉當中,奇蹟般勝選,打破了家族勢力長期壟斷單一選區的現象,成了青年參政的重要一員。他在立法院的表現,曾獲公督盟評鑑為優秀立委。在許多抗中保台的關鍵議題上,向來是本黨的重要戰友。這次罷免選戰,我們尊重在地選民的抉擇,但同時,我們也對這樣的結果感到相當不捨。

柏惟若願意持續深耕公共服務領域,不論在那個位置,我相信他皆能繳出不錯成績,也希望他能繼續努力,在壯大台灣的路上一起前行。

當然更重要的是,選罷法所設定的罷免門檻,是否完全合乎邏輯,也同樣值得商榷。本年我們已經經歷了三場罷免,北、中、南全都走了一遍,而且基本上都是韓國瑜罷免案的延伸戰,也就是外界口中的報復性罷免。但事實上,韓國瑜的罷免同意票數為93萬9090票,已明顯比他在第一次勝選時的89萬2545票還多。換言之,韓國瑜是被以更高的票數成功罷免掉。但以陳柏惟這次罷免同意票數為7萬7899票,相較於當選時的11萬2839票低了3萬多票,用較低的選票罷免一位公職人員,固然總統立委合併選舉的投票率較高,但罷免門檻過低又是否妥當,未來正當性恐難服人。

台中市第二選區立委陳柏惟罷免案,以4千多票落敗。陳柏惟自承努力不夠,向大家深深一鞠躬致意,感謝支持!(資料照)

 

 

因此,我希望透過這次罷免過後,立法院各政黨應可審慎思考,該如何在選罷法的罷免門檻,設計出更為理性合宜的罷免門檻,讓各界更心服口服。

我在此也要正告國民黨朱主席,仇恨、報復式的罷免,絕不該是民主國家常態,請停止後續無理的罷免行動。韓國瑜當初是因為落跑、無心市政而遭罷免,但國民黨卻接二連三的以報復行動回敬,這不是一個曾執政過的政黨,所該有的格局。要深化民主,就應該以理性分辨是非。眼裡只有仇恨與報復,無理傷害選舉投票正當性,同時也傷害台灣的民主發展。

(立法委員)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