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偽的意識型態與吳淡如

 

作者指出,國民黨政權扭曲歷史真相,形成一套主張並將孫中山神格化,強迫台灣人接受黨國教育。圖/擷自維基百科、國民黨FB直播影片,民報合成

作者指出,國民黨政權扭曲歷史真相,形成一套主張並將孫中山神格化,強迫台灣人接受黨國教育。圖/擷自維基百科、國民黨FB直播影片,民報合成

 

一、不認識孫中山就是去中國化?

10月1日,作家吳淡如日前指出,在教改「去中國化」之後,許多台灣小孩不知道誰是孫中山,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也表示,郭台銘的女兒也不知道岳飛是誰, ……

其實,吳淡如生於1964年,是宜蘭人,跟我差10歲,我想我跟她相同,應該都是受過國民黨黨化教育的世代。

從維基百科資料可以知道:吳淡如畢業於北一女、取得台大法律系學士、台大中文研究所碩士,也取得台大EMBA的碩士,至少在學歴上,算是不錯。不過,她最受到人家注目的是:她曾到上海交通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取得EMBA碩士,並在上海引用納粹時代的德國人所謂「你如果對猶太人被抓不關心,最後你會被抓走」的話,來罵民進黨政府。

對於吳淡如與郭台銘的講法,後來經過媒體的報導,大家大概都已知道:趙少康與吳淡如及郭台銘所講的並非事實,現在的教科書都有提到孫中山與岳飛,只是不同的是:現在的教科書並非以國民黨的虛偽史料為中心所編篡出來的教科書,如果說這叫做「去中國化」,那倒不如應該說是「去國民黨化」。顯然地,趙少康與吳淡如乃至郭台銘的講法會讓人覺得他們還活在國民黨一黨專制的時代。其實,吳淡如與趙少康如果多看一下有關孫中山的書籍或史料,就會知道以前以國民黨的意識型態所編出來的中國近代史乃至台灣史的說法,是「滿紙荒唐言」。一個知識分子是要有判斷能力的,任何的知識分子可以有自己的主張,但必須以事實為根據去講出自己主張的正確性。一個學歷還不錯的所謂作家到底是在捍衛自己的主張呢?還是沒有判斷力,只能活在自己所接受的黨化教育的世界裡頭呢?其實讀者一看就可以知道。

我想在受黨化教育時代的人們是沒有辦法去了解真實的真相的,就像現在的中國大陸在媒體與教育受共產黨掌控的情況之下,許多中國人不能知道非常多的真相一般。蔣介石因為曾加入中華革命黨,他宣誓對孫中山絕對效忠,而他在台灣的教育與媒體當中,就把孫中山造神,使孫中山成為完美的聖人。因此,在我這個時代的人,如果不知道孫中山,當然很奇怪,我在猜:吳淡如可能還活在黨化教育的時代,以為孫中山是個完美人格的人吧!其實解嚴後的台灣,各種史料已經公開,孫中山是什麼樣的人,大家都可以知道,倒是吳淡如這種學歷不錯的人似乎連這個都不懂,真的會讓我懷疑她到底有沒有思考能力?如果說沒有思考能力的話,是否也印證了台灣的黨國教育,真的很成功?這或許是研究台灣史乃至社會學、政治學很重要的案例。其實,我個人在高中時代就受當時黨化教育的影響,加入國民黨,但是當我知道越多的真相、知道自己與自己的親人及同胞被國民黨分化時,我就開始反抗國民黨與國民黨政權,這其實是跟我同時代的許多綠營人士所共同的經驗。如果吳淡如是福佬人,她應該會跟許多人有相同的歷史體驗才對,但何以她會走上舊統治者的陣營過去,這我就無法知道了。

二、意識型態的意義與其發展史

(一)何謂意識型態?

其實,在台灣以蔣介石的國民黨為中心的黨國思想,如果從政治學的角度來看,是一種意識型態,而且是以捏造許多事實而形成的虛偽意識型態。那麼,什麼是意識型態(ideology)呢?

意識型態是個有多種意義的概念,大致上來說,它是指人們的看法、想法,而這個字一般是在「偏頗的看法、僵化的想法」這個意義上被加以否定性使用的用語。所謂以黨派的利害、階級的利害為基礎的偏頗看法、想法,就是意識型態。不過,這個用語有時候會在肯定的意義上被加以使用,例如對於既有的秩序,以批判的角度加以掌握,而產生出新的政治、經濟、社會的思想,也可以說是意識型態。

(二)拿破崙使用了意識型態這個字

1、歐洲人對於思想的傳統看法

一般來說,思想這個字眼一般是包含「對於人生與社會的想法」這種廣義的意義,它是被當做一種的「觀念體系」而被加以使用的。在歐洲長期的傳統上,思想很容易被認為是:它是具有獨自而固有的領域,它能夠認識「永遠而且普遍的實在」,並可以在這種思想之下,對於其所揭舉的目標,展開行動。這種思考模式,在尊重「觀念的普遍價值與力量」這個意義上,是與柏拉圖的「理型」(Idee)之理論互相連結的。柏拉圖認為超越經驗的理型才具有「真正的實在性」,而這種理型可以具體展現出絕對的真善美,人必須透過理性的認識(episteme),去到達這個永遠的實在。柏拉圖這種理想主義的「理型論」後來經由中世紀的阿奎那(Thomas Aquinas),就被康德與黑格爾的認識論所繼承而傳承至今。在歐洲,所謂的觀念論(idealism)與形而上學(metaphysics)的思考法這個系列就顯示出歐洲長期的這種思考傾向。

2、法國啟蒙主義的思想家基本上是採取感覺論與唯物論

但是在進入17世紀以後,由洛克等所代表的經驗論哲學家們就拒絕柏拉圖的「理型論」思考,亦即他們認為「理型」這種東西並非是超經驗性的實在,它們在現實上,只不過是「心理」的觀念而已。受到英國經驗論哲學的影響,法國的艾爾維修(J. R., Claude Andrien Helvetius, 1715〜1771)與孔迪亞克(Étienne Bonnet de Condillac,1715〜1780)就從感覺論、唯物論的立場,採取某種距離來觀察思想的發生,例如艾爾維修從「孔迪亞克結合經驗論與唯物論的立場」,認為人的性格與其說是先天的,不如說是由sensibilitēphysique(物理性的感覺、肉體性的感覺)所製造出來的。因此,如果要培育出健全的精神,那麼社會環境是很重要的。

在18世紀後半,以啟蒙思想家為中心而認為思想是由感覺或外在的因素所製造出來的立場就變的非常強。

3、托拉西的觀念論是意識型態理論的開端

在這種哲學的轉換期,首先從學問的角度以「ideologie」這個字眼來顯示出「思想是具有限制性的」是法國的托拉西(Destutt de Tracy)。托拉西因為對孟德斯鳩的「法的精神」寫書評而出名,他將英國的感覺論與法國的啟蒙思想加以綜合,而分析意識從感覺至觀念發生的過程,並給與「觀念學」這個名稱。

他認為柏拉圖所倡導的「理型」等等並非現實存在之物,所謂觀念不外是人的現實產物,人的意識、精神是由感覺與物質所形成的。其實,這種「觀念學」的基本立場只要是與「意識的受拘束性」這個主張有關的話,那麼「觀念學」就展現出後來的馬克斯(Karl Marx)與曼亥姆(Karl Mannheim)的意識型態論的基本要素。

托拉西的「觀念學」基本上還是處於霍布士與比豐(Georges-Louis Leclerc,Comte de Buffon,1707〜1788)所說的自然史的方法論階段,他亦即把人當做自然的存在物加以處理,也因此,他對歷史的認識、社會的認識,如果從現在來看,未必是充分的,換句話說,他的看法顯示出:當時的感覺論與機械式的唯物論在方法論上是有界限的。儘管如此,「觀念學」就與向來的「理型論」這種形而上學訣別,把「觀念」當做觀察的客體,當做實證科學的素材加以處理,就這一點來看,它在對思想做科學認識的歷史當中,具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不只如此,在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包含「觀念學」在內的感覺論、唯物論的哲學就與當時的「理性宗教論」、「合理主義的自然法思想」以及「社會契約思想」共同否定歐洲既有的宗教乃至啟示宗教。就這種意義來說,「觀念學」擔當了批判絕對權力的哲學的角色。


作者指出,ideologue這個字是由拿破崙開始使用。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雅克-路易·大衛繪畫,1812年)

 

3、拿破崙使用了ideologue 這個字眼

當時,以托拉西為首的感覺論、機械式的唯物論的思想家們的批判哲學,對於已成為絕對權力者的拿破崙而言,絕對不是很順耳的意見,更何況拿破崙對於自己成為皇帝一事,在其內心深處仍是有著很複雜的情結,因此拿破崙對「觀念學」派很旺盛的批判精神就非常不爽,他就帶著憎恨而將托拉西一派的人稱為ideologue們。因此,ideologue這個字是由拿破崙所開始使用的,這個字眼其實是帶有對托拉西們的批判精神的抵抗之意與侮蔑之念的,換句話說,「他們說的很漂亮,但是他們所說的只不過是完全非現實的空論而已,這些傢伙是說些不能實行而不負責任的空論家」。

但是,從日後社會科學的發展來看,托拉西的學問方法在法國就被孔德(Comte)繼受,在德國就被費爾巴哈(Feuerbach)繼受,更發展成實證主義的社會學乃至科學的社會學。

(三)馬克斯的意識形態理論

但是ideologie這個字眼在成為社會科學的重要概念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馬克斯,它以「虛偽意識」、「脫離現實的觀念體系」、「政治的教義、思想的教義」等含有污蔑的意義來使用ideologie這個字眼,但是馬克斯不只是對「虛偽意識」提出獨斷的批判,他闡明了這種意識產生的機制。他認為並不是人的意識規定其存在,而是人做為社會的存在規定了他們的意識,換句話說,做為上部結構的意識型態是被下部結構的各種物質生產關係所加以規定的,而上部結構的意識型態,從廣義上來看,是包含國家、法體系、種種的社會制度,至於狹義的則是指稱哲學、宗教、道德、藝術等觀念型態。

依據馬克斯的看法,(1)人在進行社會生產的時候,會進入一定的生產關係,這個生產關係是與人的意志沒有關而按照生產力的發展階段所形成的,而所謂的生產關係就是人以自然為對象,而對之施予勞動的社會分工方式;(2)這個生產關係會形成社會的經濟結構,這個經濟結構會成為「下部結構(基礎)」,來支撐法律、政治或是人的思想等這些上部結構,亦即決定「人的意識」的是這個「下部結構(基礎)」;(3)當生產力發展到某個點時,會與生產關係發生衝突,於是生產關係會轉化成為束縛而對於生產力加以壓制;(4)這個時候就會產生社會革命,於是,上部結構就與經濟結構同時被加以改變。簡單來說,人透過勞動對自然的支配力(亦即生產力),這是歷史的原動力,生產關係與其上部結構─「政治與法律的結構」會按照生產力的發展階段而被形成,但是當生產力大到超過某個點以上時,生產力就會與舊的生產關係產生矛盾,結果,舊的生產關係會被破壞,其上部結構(建築物)也會被變革。

馬克斯說:屬於「上部結構」的觀念會被經濟的「下部結構」所決定,因此必然帶有黨派性、階級性。因此,意識形態會把統治階級的統治假裝成是正當的統治,而把現實的矛盾掩蓋起來,因此,這些觀念是「虛偽意識」。馬克斯主義者就認為被統治階級必須去把統治階級的意識型態暴露出來。

(四)曼亥姆的意識型態理論理論

曼亥姆(Karl Mannheim)是德國的社會學家,他在1929年出版了《意識型態與烏托邦》(Ideologie und Utopia)一書,其目的是要克服馬克斯的意識型態理論,而他同時也建立了知識社會學(Sociology of knowledge)。馬克斯認為意識、觀念只是受到階級的拘束與影響,但是曼亥姆則更進一步指出:意識會因爲人是社會的存在一事而受到拘束。他把意識形態掌握為觀念的體系,而認爲觀念的體系僅具有部分的角度與視野而已。換句話說,人們的觀念會因為自己在社會當中的地位乃至定位而受到限制,他把這個現象稱為意識形態的「存在拘束性」,他就用存在拘束性這個用語將意識形態加以公式化。根據這個見解,馬克斯主義也是一個意識形態。

曼亥姆認為人們因為自覺意識形態的拘束性,而會產生把意識形態加以相對化的可能性。他期待「脫離意識形態之限制而朝客觀知識去展開的知識份子」的出現。

事實上,在20世紀,意識型態這個字是被廣範使用在政治的教義、政治的世界觀之上。在這種用法上,意識型態與其說是被社會所規定的意識之狀態,倒不如說它是政治主體基於意圖所創造出來的教義。


德國的社會學家曼亥姆(Karl Mannheim)在1929年出版了《意識型態與烏托邦》(Ideologie und Utopia)一書指出:意識會因爲人是社會的存在一事而受到拘束。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民報合成

 

三、結論

如果我們把意識型態定義如下的話,那麼國民黨所製造出來的黨國思想就是典型的意識型態,亦即:自己的主張並不是真理、不是真的,為了自己或自己所屬集團的利益而主張自己的主張是真理時,這樣的主張就是意識型態。國民黨時代的中國地理,其實是已不適用的「考古」,而歷史課本根本就是「神話故事」,透過考試讓大家不得不背;學校告訴學生,萬里長城是炎黃子孫的生命線,但不教台灣的水庫、輸水道;政府讓人民看不到外頭的世界,連續跟你講二十年,你是龍的傳人、你是中國人,最後讓生長在台灣的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教育畢業後,國民黨再利用媒體,讓你只知道國民黨要告訴你的。戒嚴之後,我們這些受黨國教育的世代就知道國民黨政權是扭曲許多歷史真相而形成一套主張,並強迫台灣人要接受。時代已經改變了,孫中山的面貌越來越清楚,可是像趙少康、郭台銘、吳淡如乃至現在的國民黨仍無法跟上時代,還要膜拜一個充滿爭議的非聖人-孫中山,而他們竟也同樣地要他人接受他們的想法,我想這樣的國民黨遲早會被台灣社會淘汰。

< 資料來源:《民報》【專欄】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張正修

張正修
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