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魚! 談海洋保護區、禁漁區

漁業署統計,八十年代的漁業年產量高達四十萬公噸,但近十五年皆不到二十萬公噸,而年產值更是從一九八九年新臺幣四五四億元跌至二零一九年一七五億元。

再根據中研院團隊在北部海域長期採樣與研究,發現近十五年來,魚群種類從一四二種銳減至三十七種,數量也大幅度減少,顯示海洋魚獲資源已邁向枯竭。

「綠色和平」呼籲政府應成立三十%海洋保護區,否則到了二零四八年可能就吃不到野生魚類。

菲律賓阿波島在八零年代成立海洋保護區,並設立十%禁漁區,漁獲量提升六至十三倍;澳洲大堡礁則是在海洋保護區當中設立三十三%禁漁區;帛琉不僅劃設海洋保護區,更將八十%經濟海域設為禁漁區,確保海洋生態資源、觀光產業的發展。這都是值得我們學習。

台灣每年進口三萬噸的鮭魚與鱈魚,但每年消費國產的午仔魚只有四千噸,只佔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一午、二鯧、三鮸、四嘉鱲,台灣俗諺如此評價)。因此,「只要國內消費者少吃進口水產、多吃一些國產,就能消化國內養殖漁產量。」

目前不少食魚教育課程,仍然在使用進口魚類如鮭魚、鱈魚;學校、家長害怕魚刺,擔心讓孩子食用有刺魚,這是黑潮海洋民族最大的諷刺。

二○○三年、義大利開始一場「慢魚運動」,讓更多人知道魚是從哪裡來的、漁夫是怎樣的人、海洋的環境變成如何?

台灣每人每年吃海鮮五十九點二公斤(世界平均值才二十點五公斤),我們是否有必要來學吃魚、「慢魚」?

(作者為城南文史工作室負責人,台北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道勇

李道勇
城南文史工作室負責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