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台農的三蠢

 

中國海關總署十九日臨時宣布今日起禁止進口台灣釋迦和蓮霧,這是今年三月一日片面禁止輸入台灣鳳梨之後,再一次的惡習難改、故技重施。(資料照)

中國海關總署十九日臨時宣布今日起禁止進口台灣釋迦和蓮霧,這是今年三月一日片面禁止輸入台灣鳳梨之後,再一次的惡習難改、故技重施。(資料照)

中國海關總署十九日臨時宣布今日起禁止進口台灣釋迦和蓮霧。這是今年三月一日片面禁止輸入台灣鳳梨之後,再一次的惡習難改、故技重施,北京這種偏離國際規範的做法,損人而害己,至少有三蠢。

首先,兩岸之間針對貿易爭端,近到二○○九年雙方即簽有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遠到二○○二年彼此都是WTO的會員國,如果純粹是就事論事,台灣農產品若真有中國所謂「有害生物」的問題,多的是溝通協商機制可以對話解決,假使中國循正道來投訴交涉,台灣就算再不服,也要查明實況給個交代。然堂堂北京,卻捨棄白紙黑字的文明手段與法律承諾不用,一再以突襲的方式打擊台灣農產品,而且選擇台灣出口到中國的前三名品項,在在證明這是一個刻意且惡意的政治行動。其師出無名,自傷國家形象,是為一蠢。

其次,既然是政治出發,即使有傷,若能重擊對手,也屬划算。但是這次的蓮霧與釋迦,不僅總產值都不大,且一向是以內銷為大宗。例如蓮霧去年年產量四萬七四二六公噸,出口只四九四二公噸,其中四七九二公噸銷往中國,在對岸禁止出口後,僅僅十%受影響;又如釋迦,年產量五.七萬公噸,去年出口總共約一萬四二八四公噸,其中一萬三五八八公噸銷往中國,因此未來有二十三%受影響,雖較蓮霧多些,但都可透過政府加強收購來解決。中國若想以農逼政,效果不大。

過去之所以出口地偏重中國,距離近,有利保鮮,是主要原因,然如同年初的鳳梨一般,在遭到政治霸凌後,意外促成台鳳出口產地分散與出口量的暴增,反而讓台灣因禍得福,大舉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中國傷敵不成、實則助敵,這是其第二蠢。

再者,以往中國在國際間佔據政治正確的高地,若關起門來打台灣,外界通常充耳不聞、視而不見,故而任令其逞慾;疫後,世界潮流大為翻轉,中國如今自身在風暴圈,成為眾矢之的,各國無不睜大眼睛在緊盯北京的軟肋,以作為反擊的籌碼。台灣則首度登場,走入全球視野的中心,也勢必掌握契機大聲嚷嚷。在這種劣勢下,中國忘了十六日才由商務部宣布要申請加入CPTPP,一副開放市場不變之狀,三天不到,海關總署就大扯後腿,給大家示範其踐踏協議的劣根本能;此等自爆,犯的是戰略性的錯誤,也不得不讓人懷疑習近平政權恐怕出了不小的事。這不正是好大的又一蠢。

以農民革命起家的中國共產黨,一再拿台灣農民開刀,這是價值的徹底淪喪,就不只是蠢可以形容了。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冷眼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