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京到維爾紐斯

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東京奧運並不盡然。南韓代表團在選手村懸掛抗日布條引起地主國不滿,中國羽球女雙「我操」引起其國內共鳴、南韓正式抗議,美國鉛球選手在頒獎典禮上高舉雙臂擺出「╳」手勢,中國女自行車選手佩帶毛澤東像章,白俄羅斯短跑選手因被迫返國而流亡波蘭,「中華台北」則由國際媒體代為打抱不平。體育與政治並非平行線,又增加一次經驗。

東奧延遲一年舉行,展示人類克服新冠病毒的鬥志。這場盛會圓滿落幕,為未來留下了可貴的啟示。「奧林匹克精神」,人類到底要贏得什麼?應該是這場世紀瘟疫中無觀眾的賽事,值得繼續思索之處。東奧結束了,選手恢復日常生活,但快速變化的世局,很多回不去了。立陶宛退出中國在二○一二年成立的「17+1合作」機制,我國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開設「台灣代表處」,北京要求中、立兩國互相召回大使。不過,立陶宛重申與台灣發展互惠關係的決心。歐美則紛紛表態支持立陶宛,波羅的海又吹起自由之風。

立陶宛只是國際「親台疏中」的近例之一,債務陷阱、戰狼出征、隱匿疫情等北京可謂咎由自取,來自美日為主的政策鉅變,更突出表現在印太現場。在這樣的國際氣氛中,揹著夢想到東京的新世代「國手」,追求成功的自我超越,比以往更有感情張力。面對無理批評,他們還可以自信地回應:「站在場上的不是你。」在奧運這個競技場,他們享受的是,「成者為王、敗者不為寇」,上一刻激烈爭鋒,下一刻互相擁抱,「國家民族大義」也不是台灣觀看東奧的主戲。此一現象或可理解為,從克服武漢肺炎、台灣國際能見度大增,國人的自信心也水漲船高。

我國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開設「台灣代表處」,北京要求中、立兩國互相召回大使。不過,立陶宛重申與台灣發展互惠關係的決心。(AFP)

 

回顧拜登上任以來,重新調整外交的縱橫捭闔,第一輪是美日澳印四方會談、美日與美韓高峰會、特使團訪問台灣等,鞏固印太戰略陣線,第二輪是橫跨大西洋,促使G7、北約、歐盟關注印太情勢,並與普廷高峰會,第三輪是副國務卿雪蔓出訪日、韓、蒙古及中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出訪新加坡、越南和菲律賓,國務卿布林肯出訪印度、科威特,副總統賀錦麗也將出訪新加坡、越南,抗衡中國陣營擴大中。世局發展,大異於美中戰略夥伴關係時代,台灣做為美中競爭的必爭之地,不論是堅定民主價值、科技產業實力、公衛安全體系,在在凸顯了自身的「善實力」,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夥伴。

此所以,華府「鼓勵理念相近國家與台灣往來」,影響所及,立陶宛、斯洛伐克、捷克也不顧中國在政治上、地理上的阻隔,遠道而來與台灣建立君子之交。當然,還有先前的索馬利蘭。以及,友邦巴拉圭拒絕北京疫苗外交,與我國產疫苗高端合作三期人體臨床實驗。這是一種新的外交模式,也就是,台灣以「善實力」慷慨協助他國之急需,由此產生了「善的循環」。「南德意志報」比較戴資穎與陳雨菲指出:中國是一座巨大,但卻沒有靈魂的獎牌工廠;相比之下,台灣選手似乎比較會享受生活。此一觀察,幾乎可以概括兩岸的全面對比。如今,中國惡意圍堵台灣,猶如水壩出現漏洞,什麼時候可能決堤,大家且拭目以待。

AIT主席莫健表示:台海目前面臨空前不確定性,而台海現在最危險的變因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一人政治」。他說:中國方面執意設置前提,該前提其實就是對話本身的目的;在此情況下,台灣民意和政治人物都不可能進行這樣的對話。二○一六年以來,國際持續增加挺台力道,反而認定北京為麻煩製造者。「中國觀」的逆轉,也正在形塑西方新的行動方向。

從東京到維爾紐斯,台灣正在經歷新體驗。東奧之前,台灣疫情升溫(現已控制),日本率先疫苗馳援台灣,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且質疑,一九七○年代以來承認北京的「一個中國」政策是否禁得起時間的考驗。布林肯日前與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秋葉剛男會晤,對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反對片面改變東海現狀、加強美日同盟的威嚇力和應對能力達成共識。而去年與日美同樣受惠於台灣捐贈口罩等防疫物資的立陶宛、斯洛伐克、捷克也投桃報李,捐贈疫苗給備受中國阻撓的台灣,立陶宛更進一步與台灣互設代表處。台灣的外交起風了嗎?東奧的二金四銀六銅,說不定是另外一場突破的兆頭!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