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政治而分別,但因奧運而團結

曾任新聞局駐多倫多新聞處秘書郭冠英,曾以筆名范藍欽寫過2008年觀看中國舉辦北京奧運的情形:

「八一五下午在辦公室寫東西,忽聞外面女子慘叫,有如日本A片百人羣交的怪聲,聽之似喜,又似嘆。後知是中國隊對中華台北隊,已到十二上,中國三,台北二,六個女同事皆敵愾同仇,為中華隊落後而嘆。其中一傻女,有點傾獨,氣得不敢看,但更嚴重的是,幾位不獨,甚至分享我的愛國思想的,也在哀鳴。有一人還說:『輸給誰都可以,不可以輸給中國隊。』 ⋯⋯ 這些人絕對鄙扁,必然愛馬,但她們已如扁的自辯:『我至少把藍綠化了。』人者心之器,這樣下去是可慮。」

他說:

「我並不喜歡棒球,也沒有打過幾次,但我也曾為少棒隊徹夜不眠,因為那是中華隊,是代表中國出戰,可後來我看出棒球總有台獨味、東洋味,就愈來愈討厭這個國恥了。」

「我對『中華台北』奧運隊討厭,不是討厭體育,而是討厭那種『國家』榮譽,那種台獨意識 ⋯⋯ 台灣不是國家,又哪來國旗國歌?」

當然郭冠英的論述大多是荒腔走板的,但是他對體育的觀察大致上還是準確的。不僅一個國家流行的運動經常與戰爭和殖民有關,體育競賽也是建立國家意識的重要方式,沒有什麼比觀看一場棒球比賽的熱愛,更能夠區分兩岸人民的差異了。

即使是被視為對岸傳聲筒的《中天新聞》,在今天Live轉播王齊麟與李洋的父母觀看男雙羽球決賽時,播報員稱為「台灣隊」與「中國隊」的競賽(!),這裡沒有「中華台北隊」、沒有「大陸隊」,沒有任何時刻比此時更能夠團結台灣人心。

台灣本次奧運的大幅進步,不僅吸引多國媒體科普「為何台灣不叫台灣」、「誰是中華台北」,與「何以俄羅斯稱為ROC」一併獲得大篇幅報導。

也許更重要的是,儘管體協與體育署沈痾難解,但是新一代的台灣運動員,正逐漸趕上世界運動科學等潮流,相較例如越南本次參加奧運的17名選手,其中16名已經很快遭到淘汰,導致近億人口即使想全心投入奧運也無力可施的尷尬;台灣健兒在奧運的精彩表現,不僅吸引國內媒體的大幅報導,成為社交媒體的洗版話題,更將成為形塑台灣國家意識的重要泉源,無論每個人的政治傾向為何,為哪一隊加油的熱忱是無法隱藏的,這都是奧運帶來無可否認的副產品,台灣人民因政治而分別,但因奧運而團結。

感謝所有為奧運而努力奉獻的台灣運動員與教練們。

< 資料來源:沈榮欽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