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語教學進一言

 

公視台語台成立後,播送節目時的字幕,乃採用教育部所建置的線上辭典《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望之宛如天書。筆者雖然才疏,卻未必學淺,總覺可資商榷者甚多。然而,如今該辭典卻成為台語檢定的標準、甚且是十二年國教母語教學的範本,事關重大,不可不慎。

尤其,該辭典未將擇定用字的依據告知使用者,實為憾事。姑不論台語究竟是「南楚之外」的百越民族受容漢語、並為其同化的結果,抑或如同該辭典總編輯姚榮松於序文中所指稱的:「臺灣閩南語作為漢語的一個支脈源遠流長。」要言之,台語既與漢語密不可分,是以擇定漢字時,應經由嚴謹的學理論證,而非透過委員投票表決;並且,應盡可能減少以音借字,而宜取「音」與「義」兩方最為適切者。故此,若非具備歷史語言學的學養及豐厚的文獻學基礎,恐未能克盡其功。

從古音演變的軌跡,以及台語擁有至少文白兩層語音的情形觀之,筆者實在看不出該辭典何以擇定俗用卻無義的「破病」、而非古代文獻上常見的「發病」?依形聲字的原理,此處「發」的字音,當與「潑水」的「潑」字相同,無須另借「破」字的字音。至於「頇顢」,以古代漢籍電子文獻檢索,未見有此用法,又何以不擇定盛行於中國宋代、音義皆吻合的用語「閑慢」?類似的情形,難以盡述。即便用字正確無誤,但未能適當標註語源者,亦所在多有,諸如:交關、行春、紀年、法度、佳哉等,雖於古代文獻常見,亦俱無出典。凡此,皆不免令人憂心:這將會讓台語變成怎樣的風貌?

實則,誠如該辭典副總編輯張屏生在序中指出的:「坦白說,這部分的工作,我們所能做的是漢字的整理工作,而不是在公布閩南語的〈常用標準字體表〉,因為書寫用字只能夠用宣導提倡的方式來漸漸取得共識,不太能夠用頒布公告的方式來強行制約。」

既然這是該辭典原本的定位,那麼,它又如何能成為台語檢定的標準?或是十二年國教母語教學的範本?原本推廣台語的美意,難道不會適得其反,使人望而卻步,甚且誤入歧途?為免誤人子弟,實應從長計議為宜。

(作者為北社社員、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北社評論)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陳君愷

陳君愷
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