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平等才會如此」

談台日關係的里程碑

二○二一年六月十一日,日本參議院的議員全體起立表決,無異議通過同意協助台灣加入WHA。

這是台日關係的重要里程碑,無庸置疑。參議員的明白表態,翻轉了長年以來日本因深怕得罪中國,那種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的形象。

台日關係之所以能如此大幅改善,其來有自。三一一大地震發生後,台灣人的踴躍捐輸,曾讓許多日本人銘感五內;如今日本投桃報李、雪中送炭,除了捐贈疫苗之外,更以具體行動支持台灣獲得應有的權益。

撫今追昔,滄桑之感,油然而生。

遙想一百年前,當時尚為日本帝國殖民地的台灣,在東京的台灣留學生,發起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連署並向日本帝國議會請願,要求在台灣設置兼顧民情與民意的「台灣議會」,於一九二一年一月三十日提交貴、眾兩院審議。但遺憾的是,這個卑微的要求,卻於二月二十日遭到貴族院(相當於今日的參議院)以「不採擇」予以否決;接著,三月二十一日,眾議院也同樣做出「不採擇」的決定。

誠如蔡培火當年所言:原本台灣人對日本,如同一張白紙,並無明顯的好惡。然而,只是身為殖民地人民,就無法獲得平等的權利;這個殘酷的現實,也就成為整個日治時期,台灣人與日本人之間,始終難以跨越的鴻溝。到了戰後,由於雙方不再有「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上下關係,於是,台灣人與日本人之間,開始能夠友好、和諧地往來,甚至親善如兄弟;至其緣由,就如同柯旗化所斷言的:「因為平等才會如此。」

諺語常是社會運作規範的反映。例如台灣俗諺有云「大家好來好去」,即明白揭示人與人之間的和平相處之道;而「食人一口,還人一斗」之語,更顯示在受人恩惠之後,台灣人也總不吝於回報。這是台灣早期移墾社會遺留下來的良風美俗。

因此,謹以此敬覆日本友人:「この恩情は一生忘れません!」

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之間,平等往來,才是能否友好的重要礎石。台灣與日本如此,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當亦如是。

(作者為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陳君愷

陳君愷
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