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還會再發燒嗎?

對於這波COVID-19確診案例暴發,疫情走向眾說紛紜,不但地方首長不斷加碼防疫警戒,連新加坡醫師都提出封城建議,可惜這些判斷都不是按照感染流行的現實,而是依據指揮中心每天公布的確診數字,但從感染到公布具有時間差,因此,反映的實為「二星期」前的流行情況。

以二星期前的病例趨勢來決定目前的防疫作為,期待能緩解未來的疫情,當然判斷錯誤!雖然嚴格一點的防疫政策,有助於減少國民不必要的接觸,但生活不便外,也會造成搶購生活用品的恐慌,反而促成大賣場與傳統市場的傳染散播。

我在5月23號看到指揮中心以「發病日」統計這波疫情的流行曲線,以一位流行病學專家的立場,在臉書寫了一篇「疫情已見曙光」文章,說明以發病日來看,這波疫情高點落在五月15至17日,不像五月初以等比級數增加,顯示疫情已經緩和,5月18日起每天發病日的確診人數逐步下降,如能持續,發病日的確診人數,有可能在五月底達到個位數字。

雖然發病日流行曲線在5月18日後趨緩,但每天指揮中心公布的確診個案人數反而不斷增加,5月22日指揮中心又把當天新增的400例個案,依採檢日「校正回歸」,全台灣因而陷入新的恐慌。

多數人每天看著新增確診人數,根本不敢相信台灣的疫情感染已經開始下降。這主要是因為我談的是每天新感染的個案人數變化,用「發病日流行曲線」來推測其趨勢,資訊有約5天(潛伏期)的落差;而一般人看的是指揮中心公布的每日確診數字,和感染日曲線資訊的落差更長,加入採檢塞車等因素,約有16天,也就是說大家每天用來討論的資料,其實是16天前的流行狀況,也就是說「發病日流行曲線」比「確認日流行曲線」早了約11天。

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發病日曲線」的最高點在5月17日,隔天18日起疫情下降,但在指揮中心每天公布的確認曲線,則要11天後(5月29日)才會看得到下降。

在我提出發病日流行曲線的重要性後,可看到指揮中心的記者會,在公布「研判日」外,也同時增列「發病日」資料。從這些天的發病日確認個案看來,每三到四天就有一波流行,疫情控制雖不盡人意,個案數仍可見愈來愈低。但如果每天傳染個案要小於30例或回到個位數,中央地方全民恐怕要更加努力,六月初更是觀察重點,讓我們拭目以待。

(前衛生署署長)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涂醒哲

涂醒哲
曾任衞生署長、立法委員、嘉義市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