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筆記 生於SARS,畢業於COVID-19

 

幾個星期前,疫情再次爆發初期,和同學在學校閒聊。「我們生於SARS,高中畢業於COVID-19。沒有英語話劇、沒有社團成發和園遊會,沒有畢旅,也沒有畢業典禮。舊課綱最後一屆的考生、又遇到有史以來最難的學測,也沒有重考的機會」。聽完後,內心也同樣心有戚戚焉。

二○二○年初爆發的武肺疫情,導致學期初的畢旅延期,學期中的英語話劇與園遊會也隨之搖擺不定,最後以停辦告終。在畢業考結束後,準備要開始的放鬆時光,去郊外踏青、和朋友打球等等畢業前最後兩星期的高中時光,在兩天內因疫情升溫而宣告停課。身為高三生的我們,匆匆忙忙地收拾教室裡的所有家當、取消謝師宴、也收到取消已延期第三次的畢旅和彩排多次的畢業典禮。

對於出生於SARS的印象可從電視、網路等報導間接回溯當年,雖未有深切的感受,但卻揉捻成一個不同凡響的心靈。

因著特殊的出生那年,使我們的血液裡流著強烈的使命感;因著環境充斥著致命的危險,使我們擁有更成熟的思維;因著在考驗中長大,使我們更能同理、更有感恩之心。

經歷過一連串的波折,或多或少有失落、有難過,但依舊知道前方有一群守護我們安危的人們,進而快速調適心情。快放學前、宣布停課當天,做最後一次的清掃教室,與同學四目相接的眼神透露著許多最後一次的訊息。最後一次的談笑,最後一次的掃走廊、最後一次站在講台上搞笑…。此刻,我們從沒這麼不捨離開我們的學校,但為了讓所有學生可以早日重返校園,每個人都毫無怨言地配合學校指令,在短短一個小時內有效率地將教室清空。

「眾人進入夢鄉時,他們正在值勤。眾人懼怕逃跳時,他們站在危險中間。不是金質獎章,而是毅力與耐苦使你們偉大。」詩人愛默森的詩正是適切於台灣守護者的身上。從陳時中部長的眼淚、一夜白髮到站在最前線醫護人員的兔寶寶裝;從醫院、捷運站、各個場域清潔人員的消毒到值勤員警的協助;從一張張QRcode的叮嚀到一日日的兩點記者會。還有一份又一份的挺身而出,使這五百多天來台灣能夠平安生活。

此時,台灣需要更多的你們我們,為第一線防疫工作者們加油打氣。相信在十年、二十年過去,當我們接下傳承的薪火,扛下重責時,會像當年許多抗疫、保衛台灣的前輩們一樣無私付出,因為我們是「生於SARS,走過COVID-19,一群有愛,互信,勇敢的台灣囡仔」。

(作者為雲林縣虎尾高中三年級畢業生)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