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世代的致命破口

遠比改名吃鮭魚更可議的是時下所謂大胃王比賽,參賽者猛吃硬吃漢堡餅爭勝。大胃王競賽極可能損及健康,更是不惜福不環保愚昧浪費行為。圖/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遠比改名吃鮭魚更可議的是時下所謂大胃王比賽,參賽者猛吃硬吃漢堡餅爭勝。大胃王競賽極可能損及健康,更是不惜福不環保愚昧浪費行為。圖/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本年3月間,有日本壽司連鎖店宣佈,凡姓名有「鮭魚」同音同字顧客,可以享有免費吃兩天壽司餐優待。消息傳來,台灣即有超過三百人更改姓名以符合優惠條件而大啖鮭魚壽司。

上述這一現象,國內頗有憂時人士深不以為然,質疑時下年輕人是否有正確價值觀,甚至對國家前途是否關心在意。

然而事件恐也未必如此嚴重。年輕人搞怪起鬨,何代無之?為吃鮭魚改名,背後原因多也不過是新奇湊熱鬧,無聊確是無聊,但也不致比無聊更嚴重。再者為吃免費鮭魚改名,不過三百人左右,佔全國年輕人萬分之一或更少,國人殊不必認為即是廣大年輕人心態寫照,不須發出每一世代都有人慨歎的「年輕人怎麼變成這樣子」。

遠比改名吃鮭魚更可議的是時下所謂大胃王比賽,參賽者猛吃硬吃漢堡餅爭勝,卻未聞受到時論檢討,是頗令人不解現象。

大胃王競賽可能損及健康

為吃鮭魚改名雖非正道,終究並無大害。但大胃王競賽極可能損及健康,更是不惜福、不環保愚昧浪費行為。至少各級學校也該禁絕學生追隨這一歪風。多元也不能多到離譜。

鮭魚事件其實另有一令人不安現象。以「年輕世代」自居年輕人面對質疑,不是虛心反省或理性辯白,而是情緒化,文不對題的反擊。報載有年輕人表示,大人們「難道完全不必檢討為何自己給下一代留下這樣的未來嗎」,即是典型反應。你檢討我,我即反扣你一頂帽子。

以「年輕世代」自居年輕人,只能享受吹捧奉承而容不得批評,不是健康心態或民主風度,和威權統治者只許歌頌英明偉大,似也無甚差異。

數年前有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說出一句「年輕人很會花錢」,即招致「年輕世代」潑辣霸凌,更是很經典案例。

當時「年輕世代」並未遵奉殷海光教授所倡「講理俱樂部」精神,平心靜氣討論徐總裁所說是否有理,而是對他發動批鬥,大有鬥垮鬥臭,再踏上一萬腳之勢。國人找一份2017年4月13日《自由時報》所載「徐重仁被譙翻」一閱,當可知本文形容並不過份。

所謂「攻擊是最佳防禦」,所謂「圍魏救趙」,確是兵學名言戰術高招,但不是民主社會宜有風氣。

講理包容才是民主風度

如果有朝一日,一應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議題的討論,都已只有一種聲音,抱持不同意見都怕被「譙翻」而禁聲,則國家雖是民主社會,實則只怕已蛻化為另一威權社會。

另一值得注意,也很令人痛心現象,是前述徐總裁應已是祖父級年歲,他所發議論也僅是很多家長共有的感慨,然而卻招致極粗暴也未必公正「起底」攻擊,所暴露者是對方欠缺起碼倫常理念,彷彿一亮出「年輕世代」招牌即可為所欲為。這一心態是可痛也可憂。一個可以任意羞辱長上的社會,不是一個文明社會。

誠然,上述「年輕世代」種種行徑,並不代表國內廣大年輕人,正猶時下所謂學生領袖,充其量也僅只是他那一夥人的領袖而已。本文多次以加上引號稱謂也意即在此。

但以「年輕世代」自居,浮躁青年的妄自尊大風格,對廣大年輕人也有其啟發誘引作用,甚至形成一套規範模式和政治正確,彷彿惟其如此才是時代青年,而形成某種程度同儕壓力。時至今日,年輕人講話若不帶幾句粗話髒話,有可能被視為不夠現代,即是很鮮明一例,顯現出向下沉淪壓力,確實不小。

我本人現已深深進入暮年。但本文對所謂年輕世代所持負面論述,並非緣於我已僵化為老古板,或是見不得年輕人風光,而是有其深層緣由。

我在自己猶是年輕人時期,即對年輕人有相當保留看法,深覺年輕人,或至少是關懷世事年輕人,多是具有直覺或天真的正義感,又容易受到動人口號誘惑而輕易以身相許,而後更容易以從一而終心態追隨某一旗幟而一路走到底,也很可能是一路錯到底。

而我上述這一認知,不僅是至今未變,更由於數十年來目睹種種醜惡現象,各路學閥政客利用年輕人上述三破口,所施展的逢迎吹捧,攏絡收編,而更堅定這一信念。

很希望今天的年輕世代,能放棄一應貢高自大,切實認識到心防上這三項致命破口,以期在險惡世途上減少被騙失身之恨。


作者指出,以「年輕世代」自居年輕人,只能享受吹捧奉承而容不得批評,不是健康心態或民主風度。示意圖/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 資料來源:《民報》【專欄】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敏洪奎

敏洪奎
1972年曾以筆名「孤影」發表<一個小市民的心聲>,被當時執政當局引為宣傳利器。後因感嘆執政者保守極權毫無進步,開始為文呼籲外省選民放棄敵視心態,理性面對本土化的大浪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