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即將滅絕 搶救要趁早

 

教育部「台灣本土語言調查報告」顯示,一九八六至一九九四年出生的台灣人,能說台語比例僅廿二.三%,依照聯合國標準,台語的世代傳承危險程度已接近第三級的「明確危險」,台灣十九年來施行母語教育,台語卻仍然走向滅絕之路,必須立即以行動拯救。

台語衰亡的原因之一,是她仍然持續受到一種隱性打壓,那就是新詞彙的缺乏。

中文原本也同樣缺乏所有現代所需要的詞彙,「經濟」、「科學」、「文明」、「自由」、「健康」、「名詞」等等大量現代中文必備詞彙,都是清末民初時從日本引進。同個年代,台灣日本時代,台語也一樣透過日本引進大量新詞彙,因而能在戰後產業界繼續順利使用,例如:

引擎「(沿進)iân-jín / エンジン / engine」;方向盤「(含兜魯)ha̋n-tóo-luh / ハンドル/ handle」;螺絲起子「(螺賴把)loo-lái-bà / ドライバ- / driver」;短路「(秀斗)sio-to / ショート / short」;鋁「(阿嚕米)a-lú-mi / アルミ / aluminum」。

還有許多日常用語包括:啤酒「(必魯)bì-lù / ビ-ル / beer」;便當「(便當)piān-tong / 弁当」;銀行帳戶「kháu-tsō/ 口座」;司機「(運將)un-tsiang / 運ちゃん」;心情「(奇摩子)khi-moo-tsih / 氣持ち 」等族繁不及備載。

日本時代引進這些台語外來語詞彙,讓台語能與時俱進。如今台語面臨消亡危機,根本因素之一,正是沒能繼續引進必要的外來語。

國民黨時代既然要打壓,自然不會協助引進新外來語,但民進黨執政時代,對此也嚴重輕忽。政府應該責成國立編譯館,進行有系統性的外來語引進與標準化工作,這是復興台語關鍵的基礎工作。

其次,大眾文化對語言的推動力是復興台語不可或缺的力量。許多台灣人因喜愛日劇、韓劇去學習日語、韓語。台灣需要集結國家與社會資源,製作出更多不同種類、大眾化、膾炙人口的影劇,讓年輕一代的台灣人重新能夠講台灣話。

教育部與文化部共同出資五五○萬,替《櫻桃小丸子》等四部動畫台語配音,於民視播出,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嘗試,也是正確的方向,未來期待更多動畫與外國影劇有台語配音,更期待鼓勵優質大眾化台語戲劇的製作。

(作者是福和會理事長、醫學博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