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對等」是對中政策底線

中企近年積極進軍全球市場,主要目的在利用美國的金融市場撈金。美國近日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HFCAA),對中概股採取嚴厲的監管措施。(彭博)

美國近日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HFCAA)」,對中概股採取嚴厲的監管措施,加上大量持有中概股的避險基金Archegos Capital遭追繳保證金而瘋狂拋售,引發中概股重挫。中概股之亂,不僅出現在美國,台股亦有以「TDR」、「KY」之名上市的中國企業,曾掀起暴漲暴跌的風暴。因此,美國實施「外國公司問責法」,實有值得吾人借鏡、省思之處。

「外國公司問責法」的制定,起因於在美上市、號稱「中國版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因財報造假,造成美國投資人重大損失,前總統川普為糾正亂象,乃有此法之研擬。再根據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統計,阻礙審計公司提交相關文件的上市公司中,逾九十五%為中國與香港公司。故而,外國公司問責法雖然針對所有在美上市的外國企業,但主要的規範對象則是中概股。而拜登上台後,最後修正之內容比川普時更嚴苛,顯示美國金融市場不得不正視多年來中概股在美國股市大舉募資,財務不實,掏空美國資本市場,留下一堆爛攤子的亂象。而新法規定,若外國公司連續三年無法通過美國的審計,將被禁止在美國任何交易所上市,使中國企業無法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美國監管單位檢查帳目,因此不能瞞天過海,繼續在美國的自由市場招搖撞騙。

美股嚴格控管中概股,更意味著自由經濟國家開始以防弊心態防範中國國家資本主義對全球資本主義市場的滲透與掏空,甚至汲取龐大資金挹注中國霸權崛起。其實,共產體制原本不該有股票市場的存在,而中國不僅設置了股市,且中企近年更積極進軍全球市場,主要目的在利用美國的金融市場撈金。據統計,目前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共二七二家,市值逾二兆美元;過去二十年,這些中企以IPO方式從全球投資人手中獲得至少一四四○億美元資金。而獲得龐大資金後,中企可再回頭鞏固其國內市場,造就難以撼動的地位。此外,中企不脫國營色彩,甚至為軍工企業的化身,因此在美上市,無異借用美國資本市場之力,打造更強大的黨國體系。因此,再不對中概股進行嚴格規範,不僅可能掀起金融風暴,更是間接幫助中共獨裁統治的茁壯。

不過,若把美國對中概股的嚴格監管,僅僅視為一種金融市場遊戲規則的修補,就忽略了全球民主陣營覺醒,對中國不再抱持幻想的重要意涵。過去,中國打出「改革開放」口號,多數各國樂見其加入自由貿易體系,並且期待中國在經濟成長後,會帶動民主改革,成為一個負責任、愛好和平的大國。故而,先進國家大抵對中國採取優容的態度,在雙方經貿與投資上並未堅持公平對等的原則,以致讓骨子裡是保護主義的中國得以披著自由貿易的外衣進軍全球市場。例如在哪個國家上市,就應遵守該國的審計標準,這是最基本的道理。而財報代表企業的誠信,是投資人的指引,外國企業豈能到美股上市,卻不允許美國相關權責單位對其財報進行實地查核?甚至還搬出主權為幌子,企圖阻撓正常的市場運作。

換言之,美國對中概股的監管,乃在體現一種國家之間公平、對等的精神。過去四十年,中國以「開發中經濟體」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託辭,拒絕接受公平、對等的貿易準則,並且進行政府補貼、築起市場准入的高門檻、竊取智財權、縱容山寨仿冒、扶植本土產業等,讓外國企業處於不對等的競爭劣勢,由此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而川普以來所進行的美中對抗,儘管被中共刻意扭曲為列強欺凌中國,本質上卻只是要求「公平」待遇而已。犖犖大者如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迅、愛奇藝、微信、微博等可以在全球市場自由進出,但亞馬遜、谷歌、臉書、NETFLIX及其他國家的同類公司卻不能進入中國?尤其,中國每年貿易順差達數千億美元之鉅,顯示中國賣給外國的貨品遠多於進口。亦即,中國人吃外國人的飯比較多,但中國人對外人經濟制裁時卻反而大言不慚,「不允許一邊吃中國人的飯,一邊砸中國人的鍋。」川普發動的貿易戰,精準地擊中了美中經貿不公平的矛盾點,拜登政府對中概股的嚴控可說是要求公平精神的延續,這也應該成為西方世界對中政策的底線。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