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多怕台灣風光?

常見媒體抨擊政府綠能政策躁進,並往往以「我不反綠電,只是反對不當選址」,把反對聲音極大化,對於開發爭議後續如何獲得解決,或者相關法規如何被檢討、修訂,則置若罔聞,以至於每每出現新的爭議,彷彿綠能又罪加一等。

目前常見的綠能發電系統,如風力或太陽能,可與既有的土地利用形式或建築結合,卻被少數媒體惡意扭曲,將開發綠電形容為「侵門踏戶」,放大少數還在開發中的爭議,無視國內各地早已運轉多時的各類綠電設施。

台西鄉民到達德公司的風電工地抗議,雙方在工地爆發推擠衝突。記者蔡維斌/翻攝 台西鄉民到達德公司的風電工地抗議,雙方在工地爆發推擠衝突。記者蔡維斌/翻攝

 

 

綠能發電分散開發的特性,容易讓公眾認為怎麼好像到處都有問題,蓋哪裡都有人反對。但實際上正因為台灣是民主社會、媒體多元開放,加上政府回應民意的高效率,致使大眾更容易在媒體上看見類似的開發爭議。

然而當開發爭議協調完成後,究竟反對意見如何被回應了、法規如何被改進了,這些解決問題的行動沒有衝突畫面,所以缺乏媒體報導,民眾也無從得知。原來,在水庫開發太陽光電只用了很小比例的面積;原來,漁電共生要以養殖為優先、經過環社檢核;原來,離岸風電國產化早有廠商達標、Made in Taiwan的重件早已出海安裝。

民主社會不怕衝突與對話,綠能發電設備的開放性,以及具彈性、容易調整的特性,讓開發過程的失誤更容易被發現與改善,公民團體更容易監督介入,促成不同利害關係人的對話,讓開發案可以繼續朝多方認同的方向前進。

再說到離岸風電本土化,其實早有顯著成果。不管是國內船廠建造的維運船舶,在台北港、台中港等地如火如荼興建中的離岸風電設備廠房,又或是今年正在興建的離岸風場的國產化目標均已達標、本土產製的重件也陸續出海等。正因為政策面堅定的本土化目標,讓開發商和本土供應鏈清楚了解努力的方向,即使過程中有少數廠商尚未達成,亦已見有實力的本土廠商把握了練兵機會,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缺乏自產能源、電力來源含碳量高的台灣,沒有等待或停下能源轉型腳步的本錢,諸多民意調查也顯示,民間體認到現今的困境,促使不同利害關係人必須更積極、妥適的面對場址開發或產業本土化的挑戰,台灣才得以用最短的學習曲線,獲得豐碩的成果。

當政府和民間齊心以高效率面對爭議、解決爭議的同時,到底誰見不得台灣風光?

(作者十九年能源產業資歷,新北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