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三聲雪,為何改唸三聲寫?

 

上教育部「國語辭典」網站,打「ㄒㄩㄝ」,然後打第三聲,出現的單字選單中,並沒有「血」字,要打出「血」字,必須打「三聲『寫』」的注音才行。粗略估計,一九八○年以前出生者,被教育「血」字要唸「雪」,之後出生的則唸「寫」。

第一次聽到有中學生說「我流『寫』(血)了!」頗為震驚,筆者小學第一名畢業,注音符號是基本功,竟不知血(三聲「雪」)字甚麼時候改唸三聲「寫」了?

後來發現來自安徽的新住民在電視上,將「血」字唸成三聲「寫」,才恍然大悟,原來教育部國語辭典以中國發音為準?甚至更糟。難道教育部把辭典編纂工程發包或「被轉包」給中國公司承作?否則何以致此?

進一步查考又發現,也有中國武俠劇演員將「血」字唸成三聲「雪」,可見連中國也並非一致唸成三聲「寫」,教育部到底所為何來?

另一個「雙方同框」凸顯差異的顯例,就是金馬獎頒獎典禮中「男女主角」一詞,中國代表團都唸成「男女主『決』」,本地電影人則唸「男女主『角』」,彼此尷尬,後來有人索性把「角」字省掉,以「男主」、「女主」善意的打混過關。

再者,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使用經驗是,「主角」、「角色」要打「主『決』」、「『決』色」的注音,才打得出來。最近則發現似乎修正過,改為:主角,要唸「主『決』」,然後說「又音」主角,意思是唸成「主角」也可以。

這下子一把「火」不禁衝上腦門!教育部身為國家最高教育機構,部編辭典必成為考試評分標準;當語文有爭議,必也成為各界依循的共同根據,部編辭典怎麼會以中國發音為準,台灣發音反成「又音」、「也可以」?

辭典本質非聖經,亦非法律;其正確定義是「收集者」或「蒐羅者」。語文成形之動力,是約定俗成,且常有「良幣驅逐劣幣」現象,譬如傳說日前中國官員說「吃泡麵」,顯示「泡麵」相當程度取代了「方便麵」,以個人曾經收看東南衛視的經驗,節目主持人確實也說泡麵。道理很簡單,因為「泡麵」的具象性與「詞能達意」,明顯高於「方便麵」。中國「高檔貨」的概念在台灣流行,也是同樣道理。

國語辭典編審會曾經討論,把小英新年賀詞「自自冉冉」編入辭典,遭到圍剿;但就辭典的「收集者」本質而言,是對的。這也說明教育部對於辭典之本質很清楚,只是上述顯例,以中國發音為準,台灣發音淪為「又音」、「也可以」,甚至完全不收,真的忍不住發火!

(作者為資深媒體及廣告工作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范姜提昂

范姜提昂
資深電子媒體工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