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岸來岸去」打嘴砲

 

國民黨在立法院抗議監察院提名審核投票。圖/擷自國會頻道

國民黨在立法院抗議監察院提名審核投票。圖/擷自國會頻道

 

國民黨終於體會到被中華民國憲法綁架的痛苦,現在也想要廢掉考監兩院了,誰敢說下野不是一種進步?

前幾天,德國外交部網頁,沒有在台灣名稱上面加上國旗,形成留白狀態,台灣網友很傷心,德國人很誠實說:「因為我們只承認一個中國」,駐德代表謝志偉很誠實說:「只要拋棄中華民國帽子,才會找到台灣國旗位置,問題不在德國,而在台灣自己,我寧願沒有國旗的台灣,也不要有國旗的中國台北」,這些都是老實話,但是,老實話總是要等到國、民兩黨被舊中國憲法綁架,才知道「非國」的痛苦。

台灣處於「非國」狀態

而這種台灣「非國」狀態,完全是「大中國主義」造成的後果,就像老共灌輸中國人「台灣屬於中國」魔咒一樣,搞到現在,統來統去,一邊要強娶,一邊不想嫁,雙雙騎虎難下,強勢一方依然囂張,弱勢一方卻落入自己搭好的一中紅色陷阱,要怪誰呢?

台灣極少數的統派說起話來,好像台灣沒有被中國併吞,就對不起天下蒼生,為了維持這兩國家並不是兩個國家,以後還是一家,台灣自己自降國格,不堅持中華民國,自欺欺人,創造出「兩岸」名稱,岸來岸去,文字感覺對等,真實卻不對等,還搞出中國可以修憲,台灣不可以制定新憲法的遊戲,台灣這一部已經不堪用的憲法修來修去,修不出名堂。

媒體認為,德國遭受中國經濟綁架,所以顯出對中共懦弱,這種說法也是事實,最近一項德國民調顯示:多數德國人相信未來的世界老大是中國,而不是美國,這種看法很顯然普遍存在德國官員腦袋,所以,寧可傷害台灣,不去得罪中共。

這是憲法惹禍,台灣人其實不能怪罪德國,因為面對中共的強勢,台灣人照樣顯不出一個自由國家的骨氣,尤其在和中國交流事件上,既要從經濟上拿好處,對自己的國格堅持,就顯出無關緊要了,從民調上就可以理解:超過90%的人希望台灣獨立建國,但是主張維持現狀還是多數,這是矛盾的兩端,因為要獨立的話,就必須打破現狀,你無法既然要獨立,又要現在的現狀,而目前的現狀,就是維持一部破爛憲法的現狀,國會為了憲法打架,已經司空見慣,只是主客易位而已,於是,為了這套古舊憲法,國民兩黨在立法院已經打了三場架,台灣人看電視直播打架,門票昂貴。

人民看打架票價昂貴

藍營立委陳玉珍戴上鋼盔,坐上主席桌,宣稱國民黨以少勝多,打贏了,把陳菊掃出立法院,打贏了又如何?比起豔陽下,揮汗的勞工,打架算是好賺了,揮汗的人繳稅,讓你在國會打架領錢,人民要看的是趕快把憲法燒了,把考試院,監察院廢了,還有,陸委會也應該廢了,港澳辦公室趕快撤了,不要等到人被抓了,才呼天搶地。

以前民進黨在野,為了廢除考監兩院杯葛打架,現在因果循環,國民黨為了廢監察院,又打了一架,真的超級悲哀,人民全部看傻眼,被這兩個爛黨呼攏了半世紀。

不只是考監兩院沒有存在必要,陸委會轄下的港澳辦,早應該廢除,包含陸委會這個「已讀不回」衙門,目前只剩下和中共國台辦打嘴砲的功能,還不如把業務回歸外交部亞洲司,如果港澳門必須存在,在一國兩制已死之下,中華民國難道要在中國各省分都設辦公室嗎?這種敵後辦公室風險如何?有經過評估嗎?有沒有業務可辦?有沒有存在必要?現在連外國NGO組織都決定搬離香港了,台灣如何能在虎口生存?

回頭看看港澳辦的上司陸委會,蔣經國臨死之前,開啟老兵返鄉,為國民黨贖罪,接下來就是雙邊交流,中國不承認中華民國,因此搞出所謂白手套機構,一晃30年了,如今中國海協會好像失蹤了,海基會也是冷衙門,雙方不來往,只剩下站在後台的國台辦和陸委會吵架。

前天,為了台灣學生到中國讀書發展,陸委會發出八大要點,指出目前中國的現況,武漢瘟疫不透明,經濟下滑,中國和西方國家交惡,文憑不受承認……等等現實資料給學生參考,基於職責,陸委會此舉實在無可厚非,既然他們無法把這個交流大門給關了,又無法限制你到中國的自由,那麼提醒你到這個地方要自己小心,簡單說就是旅遊警告、投資警告、就學警告,萬一你被「李明哲」了,不要回頭怪國家。但是,國台辦一看陸委會的提醒,開始發怒,把中國的好處誇張一番,老王賣瓜,這也是大外宣一部分,國台辦也善盡責任了,如何判斷哪一國說了實話,就由學生自己去想想了。

美中兩國為了武漢瘟疫以及香港問題已經翻臉,所以,美國已經把中國列入紅色警戒,禁止共產黨員進門,警告自己的國民,不要進入中國,處於風暴核心的台灣,居然還要港澳辦硬撐下去,直到被趕走,有這麼幸運嗎,萬一是被抓走呢?

為了捍衛破憲法,陳菊自稱要幹最後一任院長,結束考監兩院,既然有這樣決心,為何不先把兩院人事凍結,不要浪費民脂民膏了,更無須擔任末代院長,說實在,這個職位對陳菊的一生不會更加光彩。

< 資料來源:《民報》【專欄】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洪博學

洪博學
曾任報社總編輯、國際公關公司主管,著作有「蔣介石支持台獨」、「籠蛇爭霸中國」等書,現為自由作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