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地點 是門好生意

報載魏德聖導演選址高雄搭景四百年前的西拉雅,籌拍《台灣三部曲》中的原住民場景,欣悅之餘,身為雲林人,五味雜陳。

魏德聖導演籌拍中的電影《台灣三部曲》西拉雅聚落「麻豆社」場景,確定選在高雄市南星計畫區。(高市文化局提供)

魏德聖導演籌拍中的電影《台灣三部曲》西拉雅聚落「麻豆社」場景,確定選在高雄市南星計畫區。(高市文化局提供)

 

 

「一六二一年顏思齊、鄭芝龍登陸笨港」,這是歷史上記載台灣近代歷史的起點,意義深遠,影響重大。但直到現在,這起重大事件中確實的登陸地點,以及有關當時的歷史背景等考證,均缺乏縣級與中央學術性、系統性與創造性的重視與著力,非常可惜,也是奢談地方創生的最大諷刺。

其實,一個地方的偉大與進步,是奠基於她對文化及歷史的重視和保存,也唯有透過文化與歷史的形塑,才能造就軟實力型態的文創建設。因此雲林縣政府更應比任何人都要重視這起文化資產,並為發生於在地的歷史重大事件形塑發聲。

尤其,值此登陸四百週年的今天,若再錯過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不僅怠忽職責,更是愧對「子孫」。

考諸各國對於這類重大的歷史事件,都視為地方的重點建設,並結合文化觀光創生在地產業,成為國家級的景點設施。Landing Place(登陸地)這件事,確實是一門好生意。

日本的徐福登陸地就有九處之多,澳洲、紐西蘭更是放大登陸歷史的能見度、光榮感。美洲則舉辦「哥倫布日」,紀念新大陸的被發現。直至今日各國則以見證「原住民日」的方式呈現歷史的起點。而台灣呢?雲林則一再錯失良機。

四百年前的大航海時代,雲林的台灣Landing;後來安平跟紐約也同被荷蘭人Landing;《阿波卡獵逃》中原住民最終幸免於難的南美洲海灘,也是見證了Landing紀元的開啟。

登陸地,這麼獨特、重大的歷史文化資產,豈可荒廢,甚至無知。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曾任虎尾鎮長,著有《印象虎尾》)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林文彬

林文彬
曾任虎尾鎮長,現任雲林縣議員,著有《台灣的第三條路:社區營造政治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