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應以申請WHA觀察員為訴求

在COVID-19疫情中,WHO所展現的親中立場,以及由此而來的怠忽職守,造成了各國的重大傷亡與嚴厲的質疑;而日前WHO幹事長譚德塞栽贓我國對其進行「種族攻擊」,更引起了台灣民眾公憤與國際爭議。

在這樣的質疑與爭議之下,各國政府也開始有所行動: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7日記者會中,批評WHO高度以中國為中心,要求重新檢視對繳交予WHO之會費;而眾議員Guy Reschenthaler也隨即提案,要求政府凍結對WHO之撥款;在歐洲,英國下議院外交委員會於4月6日發表報告,建議成立「G20集團公共衛生組織」,以促進全球衛生治理中之公開、透明與合作。

譴責世衞組織屈從中共 英議會籲另起爐灶

譴責世衛組織聽命中共,英國議會報告呼籲另起爐灶。(自由亞洲電台)

 

 

在國際輿論紛紛將矛頭指向WHO與現任幹事長、認為WHO並未善盡其全球衛生領導者的角色時,作為長期被WHO排擠打壓、甚至被公開指責莫須有罪名的台灣,因此讓人不禁質疑「台灣何必加入WHO?乾脆與其他國家另起爐灶自組衛生組織」。

WHO在近兩任幹事長陳馮富珍與譚德賽,共14年的領導下,其組織文化與利益結構已經嚴重地傾向中國,這一「中國中心」的利益結構,必須即刻為會員國正視並發起改革,否則,當未來更為嚴重的疫情爆發時,WHO仍將只會粉飾搪塞,並造成更為嚴重的全球衛生治理危機。

但,即使WHO有諸多問題亟需解決,身為一名台灣醫生,我找不到「台灣不該加入WHO」的理由,雖然在此次疫情中,WHO的怠惰、各國政府的輕忽與自行其事,使得WHO搭建的全球衛生平台角色嚴重失能,儼然在全球衛生治理中造成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但「疫情無國界」仍然是人類數百年來以無數生命所換得的教訓;而截至目前為止,WHO仍然是全球各項衛生機制中,參與者最多、投入預算資金最高、執行計畫涵蓋最為廣泛的機構。

台灣不應宥於一時的防疫成績、民間輿論或是被排擠打壓的經驗,而輕易斷言「WHO不值得我們的加入」,而是應該逆向思考,台灣經驗可以如何透過WHO機制分享予全球各界、台灣醫療能量可以如何協助各個國家,這不是鄉愿地呼喊「不遺落任何人」(Leave no one behind)的口號,而是我們必須了解,唯有在全球疫情平息之時,台灣民眾才能享有真正的安全與健康。

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於1995年起,即關注倡議台灣加入WHO之議題,並自伊始便堅守「以『台灣』名義成為WHO之『正式會員』」的立場,時至今日亦未嘗有所退讓。在過去25年間的遊說與拜會,每每幾經波折牽線,拜會到了各國在世衛議題的關鍵人物,卻常常被對方以「國家利益」為由婉拒遊說團的訴求。而歷屆WHO幹事長、乃至於眾多會員國,均與中國或多或少有著合作與利益關係,從而使得我國具有正當性的訴求,長年被國際社會忽視拒斥。

但無論如何,我相信這是台灣邁向國家正常化的必經之路,台灣不為自己發聲、國際上就不會有台灣議題,台灣不參與國際事務、國際事務就更會忽略台灣。

這次疫情為台灣帶來前所未有的國際能見度,這些皆是過去25年來,各界不斷在台灣議題上發聲、遊說累積的成果。我國應以更為堅定的立場向全世界表達「以台灣名義成為WHO正式會員」的訴求,而不是「申請成為觀察員」;台灣若不爭取作為一個國家該有的權利,則更是正中中國的下懷,讓台灣與台灣民眾的權益被無視與侵犯。

(作者為財團法人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董事長)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