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貨幣戰,台灣要站對邊

自上週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在今年九月對中國3000億美元進口關稅提高到10%,這禮拜一美國財政部又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是美中貿易戰以來又一個升高衝突的手段,外媒普遍認為美中將從貿易戰走貨幣戰。預計這將對中國經濟進一步打擊。

美中貿易戰以來,很多在中國的外資企業出走,台商也在出走之列,這從中國苦撐外匯存底在3兆美元可以看出,這對仰賴進出口貿易來拉動經濟成長的中國而言,是一個沈重打擊,雖然中國以調整經濟結構的政策來回應,但對於人均收入還不及成熟市場國家一半的中國而言,這幾乎是不可能在短期內可以達成的目標。而川普總統正是看到這個趨勢,因此屢屢加強打擊來確保美國利益並搏得政治聲量,也因為中國沒有有效的武器可以回擊,可以想見這這些衝突會持續下去。

週一美國財政部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是美中貿易戰以來又一個升高衝突的手段。(AFP)

 

川普總統的關稅策略,已經讓中國的紅色供應鏈漸漸失去優勢,而加強打擊中國竊取新科技,則讓中國供應商的技術無法突破新舊代差,這等於從新的生產線或技術上斷去中國出口製造行業的後路,例如日經新聞今年7月就報導,蘋果公司成長最快的產品Airpods無線耳機,將在越南試產。這是說,即便中國採取外匯管制措施強迫台商留下來,等時間拉長,這也不會改變外商在中國出口製造業分散到其他國家的趨勢,甚至回到台灣還會對台灣的製造業、科技業形成對中國更強的競爭優勢。

那麼貨幣戰又如何加劇對中國經濟的壓迫?當美中就匯率操縱國調查與談判沒有共識,美國可以依法禁止中國廠商參與美國政府的採購,並拒絕私人投資公司融資給中國。這對投資外移、資金外流,以及美國貿易需求減少,都會更進一步惡化,也就是說,台灣透過中國與美國之間的三角貿易會更困難。這個時候,台灣應該想的是如何在整個製造業供應鏈當中,發展不依賴中國因素的供應鏈,否則等同被中國綁架跟著與美國對撞。

美國宣布這個消息,剛好在台灣的柯文哲市長組黨之際,柯文哲市長曾經在媒體訪問中說,台灣是中國的紅色供應鏈的一環,並認為台灣因此不應該對中國強硬,這是明顯誤解台灣在美國中國三角貿易的地位。因為台商對中國很大的貿易出口是所謂「中間財」,也就是半成品、零組件、核心零件等,而更多的這類交易其實也是在中國的台商所進口,屬於同一個生產體系的上下游,甚至是同一個集團的不同子孫公司。換言之,目前在中國的台商供應鏈,很大一部分最終還是間接靠對歐盟區、美國、日本的需求在做生意,所以台灣為了終端需求市場要另外建立供應鏈是可行的,而以當前形勢則變成是必須的。

同樣的道理,日韓企業也是類似的模式,只是日韓企業更早佈局越南、東協與新興的緬甸等國。這是說,當世界各國開始認清中國市場的本質,而不願意把資金留在中國,暴露在「中國風險」下而紛紛撤出,台灣應該更有自信且走出中國走自己的路時,柯市長似乎還停留在過去的產業思維,而對未來的趨勢沒能看清。股票市場有一句經典的玩笑話,「做股票低買高賣就會賺錢」,字面上的這個道理誰都能懂,但如果低買的是準備下市超級地雷,難道柯市長還會傻傻的留在原地不走嗎?

(大學經濟系教授)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