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左)與烏克蘭第一副總理思維里登科(右)四月卅日在華府簽署礦產協議。(路透)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歷經兩個月延宕,美國與烏克蘭四月卅日終於簽署礦產協議,川普政府稱此為華府在結束軍援烏國後對基輔當局所做的新形式承諾,雙方將致力於烏克蘭的持久和平繁榮;烏克蘭則強調將保留對其資源與基礎設施的完全控制。專家稱該協議明顯優於稍早版本,對烏俄戰爭停火談判是個好兆頭。
根據川普政府宣布,美烏將成立一個共同投資基金,以烏國礦產儲備的未來收入。但華府並未立即提供該協議的細節,還不清楚該協議對美國軍援烏國的意義。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聲明中指出,該協議向俄羅斯傳達清晰訊號,即川普政府致力於以烏克蘭長期自由、主權與繁榮為核心的和平進程;川普本人也期許此等美烏人民間的夥伴關係,展現雙方致力於烏克蘭的永續繁榮。但他也特別表明,曾金援或提供俄國戰爭機器的國家或個人,不得從烏國重建中獲益。
烏克蘭總理什米哈爾在基輔表示,該協議「良好、平等與互利」;美烏將成立一個雙方擁有平等投票權的重建投資基金,以及烏克蘭將保有「對其地下、基礎建設與自然資源的完全控制」;烏克蘭不會被要求就美國自二○二二年二月俄羅斯入侵以來的巨額支持償還任何債務,「該基金的利潤將全部重新投資於烏克蘭」。烏國第一副總理思維里登科則說,該協議將資助烏國礦產、石油與天然氣計畫,以及「相關基建或加工」。該協議並未提及歐洲最大的札波羅熱核電廠控制權問題。該核電廠目前被俄國佔領,在先前談判中,美方曾提議控制該工廠,做為未來結束戰爭協議的一部分。
不具名知情人士透露,最終版的礦產協議並不包括美國明確保證未來提供烏克蘭安全援助;另一位知情人士說,美方打從一開始就回絕上述提供安全保障的想法。然而,「華盛頓郵報」指出,美烏同意該協議肯定兩國間的「長期戰略聯盟」以及美國「對烏克蘭安全、繁榮、重建和融入全球經濟架構的支持」,單是這句話就標誌著烏克蘭的勝利。
烏俄若遲遲不停火,這項礦產協議亦無太大意義。但挺烏派希望,該協議能讓川普不再將烏克蘭視為得不斷投錢進去的無底洞,以及與俄國總統普廷改善關係的障礙;他們認為最終版的協議較稍早版本有顯著改善,是烏克蘭能與川普有建設性合作之兆。美國前駐基輔大使泰勒就說,簽約版的礦產協議比最初版好得多,美方採納許多烏方建議,「這對停火談判來說是個好兆頭」。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