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時期故宮人為毀古物 密件掩蓋醜聞

《自由時報獨家》馬執政時期故宮人為毀損古物 解密公文指向掩蓋醜聞

2012年故宮曾經發生院藏一幅「黃河蘭州浮橋圖」遭人為毀損事件,但當時的故宮高層還授意列為密件封鎖消息。目前故宮已將該公文完成解密。(記者蘇永耀翻攝,自由時報合成)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上週針對3件文物破損已分別做出調查與懲處,並即將啟動回溯清查密件檔案,其中,2012年故宮曾經發生院藏一幅「黃河蘭州浮橋圖」遭人為毀損事件,但當時的故宮高層還授意列為密件封鎖消息。目前故宮已將該公文完成解密,經自由時報獨家取得發現,在陳述事件發生的公文原本清楚寫著「係一項改變文物狀況之行為」,相關文字卻被改為責任較輕的「不正確作法」,又剛好和當時故宮副院長擬的「處置不正確」互相呼應,馬時代的故宮高層明顯想掩蓋醜聞,避開毀損文物的究責問題。

「黃河蘭州浮橋圖」指定重要古物

「黃河蘭州浮橋圖」為清朝同治年間的畫作,根據文資法,已被指定「重要古物」。整起事件是因2012年故宮典藏科一位林姓科長辦理展覽,當時為了展覽製作的展櫃,無法容納「黃河蘭州浮橋圖」。該名科長居然派人將左右兩側原裝裱花綾各裁切約一公分,以配合展櫃的尺寸,當時在場的人都認為不妥當,但科長堅持後仍被裁切,由於花綾亦屬文物一部分,形同遭到人為毀損。

此事一直未被揭露,直到隔年的2013年4月,有院內的人員調閱該圖要進行研究時,才赫然發現已遭破壞而向上呈報。時任故宮院長的馮明珠,下令進行修補,但並未啟動懲處程序,描述文物毀損的相關公文也被列入密件。但以裁切文物來符合展櫃的尺寸,也成為院內長年流傳的「笑談」。

削足適履 裁切文物為符合展櫃尺寸

根據故宮這份剛解密的公文,內部發現這問題後,即由當時的圖書文獻處處長進行相關人等詢問。他在公文裡寫著,這位林姓科長要求剪去「左右兩側原裝裱花綾各裁切一公分,以配合櫃內空間」,但負責裁切的助理研究員「甚感不妥,動作亦頗為遲疑」,然在林科長保證由其負責情況,「祇得配合辦理」。

當時的圖書文獻處處長並在公文最後提到,林科長「指示裁切經修護處理之『黃河蘭州浮橋圖』原裝裱花綾,係一項改變文物狀況之行為,其決定未曾口頭請示,亦未正式簽報。究其因由,此舉當係展覽推出在即,展櫃設計有誤,而以文物遷就展櫃之削足適履作法」。

公文修改為責任較輕文字 未啟動懲處

不過,對於這份事件梗概的公文,當時公文中「係一項改變文物狀況之行為」字句,後來修改為責任較輕的「不正確作法」等文字,明顯與當時的故宮副院長在底下擬「本案林員處置不正確」互相呼應,由誰授意修改呼之欲出。另外,對該畫進行「維修補救」,也被改為不痛不癢的「修護」二字。以及要求加入「裁切並未損及本幅」等文字。時任故宮院長馮明珠也隨即在當天批「如擬」。

由於此事長年以密件方式掩蓋,現在的故宮已經決定啟動回溯清查密件檔案。至於國民黨前立委曾表示他當年即有對此爆料,並說過去故宮在任者確實隱匿此事。但是當年故宮的解釋說法,也明顯有「隱惡揚善」誤導之疑,例如說這位林姓科長是「為求美觀」、「聽從他人建議」,隻字不提展櫃尺寸不符的事,這與解密公文的陳述完全不同。而故宮現也已說明,調整科長職務只是免去兼職,不能算是懲處,當時並未啟動懲處程序。這般百般維護,或許也說明這位林姓科長在馮前院長任內,仍能一路升至故宮南院副處長。

2012年故宮曾經發生院藏一幅「黃河蘭州浮橋圖」遭人為毀損事件,但當時的故宮高層還授意列為密件封鎖消息。目前故宮已將該公文完成解密。(記者蘇永耀翻攝,本報合成)

2012年故宮曾經發生院藏一幅「黃河蘭州浮橋圖」遭人為毀損事件,但當時的故宮高層還授意列為密件封鎖消息。目前故宮已將該公文完成解密。(記者蘇永耀翻攝,自由時報合成)

故宮院藏一幅「黃河蘭州浮橋圖」遭人為毀損,在描述事件梗概的公文中,被要求加入「裁切並未損及本幅」等文字,另外,對該畫進行「維修補救」,也被改為不痛不癢的「修護」二字。時任故宮院長馮明珠也批下「如擬」。(記者蘇永耀翻攝,本報合成)

故宮院藏一幅「黃河蘭州浮橋圖」遭人為毀損,在描述事件梗概的公文中,被要求加入「裁切並未損及本幅」等文字,另外,對該畫進行「維修補救」,也被改為不痛不癢的「修護」二字。時任故宮院長馮明珠也批下「如擬」。(記者蘇永耀翻攝,自由時報合成)

故宮密件公文中「係一項改變文物狀況之行為」字句,後來修改為責任較輕的「不正確作法」等文字,明顯與當時的故宮副院長在底下擬「本案林員處置不正確」互相呼應。(記者蘇永耀翻攝,本報合成)

故宮密件公文中「係一項改變文物狀況之行為」字句,後來修改為責任較輕的「不正確作法」等文字,明顯與當時的故宮副院長在底下擬「本案林員處置不正確」互相呼應。(記者蘇永耀翻攝,自由時報合成)

黃河蘭州浮橋圖。(擷自文化部文資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黃河蘭州浮橋圖。(擷自文化部文資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即時新聞〉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