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也爛尾 幽靈車站蔓草生

號稱千年大計的雄安新區不只站內人流稀少,站外也已長滿雜草。
(圖/取自Twitter,合成)

習近平千年大計雄安站 廣場雜草叢生

〔記者李綺雯/綜合報導〕中國高鐵的發展可追朔回2008年,當時正值全球爆發金融危機,為提振經濟,中國政府大力推動基礎建設,這當中就包含鐵路運輸系統-高鐵,從最初的「四縱四橫」一直到「八縱八橫」計劃,中國高鐵的線路與規模至今仍持續擴大。

根據統計,2022年中國高鐵站總數已達600個,但大約只有6條線路賺錢,分別是連接大城市的京滬、滬寧、寧杭、廣深港、滬杭、京津等,廣建線路導致部分車站形同虛設,有的建成後未曾使用直接成爛尾站,有的則因使用率與運量不高反倒虧損,最廣為人知的雄安新區傳出站前廣場已雜草叢生,與先前公布的「千年大計」形象似乎相距甚遠。

雲南陽宗高鐵站2016年完工後從未通車。(圖/取自搜狐網)

雲南陽宗、江蘇紫金山及江浦 至今未啟用

除了雄安高鐵站,位於中國雲南省的陽宗鎮因交通建設不發達、發展受限,為活絡當地經濟活動與旅遊業決定興建高鐵站,不料這站與昆明南站、石林西站太近,加上客流量稀少,陽宗高鐵站2016年完工至今都沒有啟用,若開通營運的話,反而會因系統管理、運營人力等費用而倒賠。

而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的紫金山東站從2010年建成至今,也因成本、運量低等考量始終沒有正式營運;另外,還有同樣位於南京市但地處荒涼的江浦站,2011年完工後,即使每5分鐘就有一輛列車經過,但附近的居民卻從沒看過有列車在此停靠,甚至在《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編草案中,紫金山東站與江浦站文件已被刪除,再加上建成多年都未能投入使用,被中國網友稱為「南京2大落魄車站」。

地處偏遠的江浦站完工即淪為幽靈高鐵站。(圖/取自bilibili)

營運成本高昂!中國國鐵負債26兆

截至2021年底,中國高鐵總長超過4萬公里,對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覆蓋率逾95%,然而,即使部分線路客流量大,過年過節甚至一票難求,但大多數的線路仍因使用率不足而虧損,疫情更加劇了這個現象。

據統計,中國國家鐵路集團2020年虧損550億人民幣(約台幣2444億);2021年虧損498億人民幣(約台幣2213億);而光是2022上半年虧損就高達804億人民幣(約台幣3573億),負債也超過6兆人民幣(約台幣26兆),甚至連往返北京與上海、最賺錢的京滬高鐵也難逃虧損窘境,2022上半年也虧了10億人民幣(約台幣44億)。

為什麼坐擁14億人口的中國高鐵會虧錢呢?撇除疫情因素,還可歸咎於3大因素,首先,前期投入建設高鐵的成本高昂,導致回收週期拉長,且國鐵的建設資金多半來自政府財政補貼和債務融資,因此建成後需承擔較重的債務壓力與利息。

再者,高鐵的營運成本也相對較高,1個月的電費就需要耗費上百萬人民幣,還有高昂的維護費用等;最後,由於受到北京當局政策與市場制約,中國高鐵的票價往往低於成本價,種種因素導致國鐵收支難以平衡。

即使中國國家鐵路集團虧損連連,仍持續投產新線路。(歐新社)

不放棄雄安?中國再砸近9000億蓋基建

考量到鐵路運輸系統對國家的潛在利益,即使高鐵業務虧損,但中國仍計畫持續投產新線路,預計今年底前再投產2500公里的新高鐵線,然而,即使砸了大筆資金廣建高鐵線路,但需求與人流不高的車站要不閒置荒廢,不然就是淪為爛尾工程,或者如紫金山東站一樣,從未有列車停靠。

近日傳出北京當局預計今年全年再對已荒草遍野的雄安新區投資2000億人民幣(約台幣8888億),推動基礎建設,而截至2022年底前,該區累計已投資5100多億人民幣(約台幣2.2兆),顯示中國仍未放棄這項「千年大計」,只不過如此龐大的支出是否能符合經濟效益,恐怕還有待商榷。

中國不放棄千年大計,持續推動雄安新區的基礎建設,不過進度相當緩慢。(中媒新華社)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LTN經濟通》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