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事

巴拉圭總統午宴坐主桌 賴清德:諸多場合受到禮遇

巴拉圭總統午宴坐主桌 賴清德:諸多場合受到禮遇

〕副總統賴清德當地時間15日出席友邦巴拉圭共和國新任總統貝尼亞就職典禮及系列活動,賴晚間在媒體茶敘表示,此行感受到禮遇,在諸多場合都被安排在鄰近貝尼亞的座位或主桌,能擔任蔡總統特使感到很榮幸,也很感動這是許多人累積的成果。
陳昀 2023-08-16
巴拉圭總統就職演說:台灣不只是朋友

巴拉圭總統就職演說:台灣不只是朋友

副總統賴清德(左邊綠色柱子旁)任特使出席貝尼亞就職典禮,貝尼亞在就職演說中大篇幅談及台灣。(特派記者陳昀攝)   〔特派記者陳昀/隨行採訪報導〕副總統賴清德當地時間十五日上午出席巴拉圭共和國總統貝尼亞就職典禮,與各國政要同台。台灣不僅是貝尼亞就職演說時第一個談及的國家,也篇幅最大;貝尼亞說,台灣不只是朋友,未來他會以兄弟情誼進一步拓展雙方合作關係。貝尼亞十四日會晤賴清德時,強調他率領的政府一定會與中華民國台灣維持邦交、進一步深化合作關係。 最先最大篇幅 提及台巴兄弟情 貝尼亞伉儷進場後,向兩旁民眾揮手致意,獲得熱情回應,演唱國歌後,貝尼亞在國會議長歐斐拉監誓下,就任巴拉圭總統。現場鳴放二十一響禮砲,並有軍機飛越觀禮台上空向新任元首致敬。 貝尼亞演說除了介紹賴清德與各國代表,首先提及的國家就是台灣,篇幅也是最大。他說,我們將以地緣政治視野建立聯盟及合作,尋求衡平的協議。巴拉圭以友誼及合作精神與中華民國(台灣)等具有深刻感情的國家來往即為明證,且彼此之間非僅以盟友而是以兄弟之邦相對。 賴清德訪團在當地時間十四日抵達巴國,先是前往總統府會晤在任最後一天的總統阿布鐸,再到總統官邸與貝尼亞會面,緊接著午宴巴國參議院暨國會議長歐斐拉。根據總統府釋出影片,賴特別準備禮物給阿布鐸及夫人,雙方熱絡合影;貝尼亞更主動擁抱賴並表示:「Welcome!Good to see you!」 賴清德在國會議長午宴及晚間僑宴都提及與阿布鐸、貝尼亞會面情形。賴表示,阿布鐸重申,他在國際上支持台灣,是堅定地認為雙方友好的邦交關係不是利益交換,而是雙方共同享有民主、自由、人權的價值。據轉述,阿布鐸說,相信在貝尼亞領導下,兩國邦交會持續茁壯。 賴清德說,貝尼亞強調,他率領的政府一定繼續和民主的中華民國台灣持續維持邦交,深化合作關係,話題也觸及未來兩國各項合作計畫的探討,相信未來兩國邦誼一定更鞏固、合作關係更深入,希望巴國參眾兩院支持,也期待各界僑領一起投入。 與會人士表示,陪同貝尼亞會見的新內閣包含府秘書長、外交部長、財政部長等,貝尼亞說自己是台灣的粉絲,台灣是巴拉圭邁向國家建設發展最好的模範,台灣經驗足以讓巴國借鏡,貝尼亞也與賴副總統針對實質的人才培訓、經貿往來等合作展開交流。
陳昀 2023-08-16
賴出訪過境 美官方、學界一致挺台

賴出訪過境 美官方、學界一致挺台

副總統賴清德日前過境紐約,美國府會與學界一致挺台。(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編譯周虹汶、記者吳書緯/綜合報導〕副總統賴清德前往友邦巴拉圭總統就職典禮過境美國,中國痛批賴「竄美」,並於十二至十四日在東海舉行軍事演習。對此,美國府會與學界十四日一致挺台,強調「沒有理由將這次過境扭曲成任何升級性的事情」,何況賴「非常中規中矩」,「如果這樣的表現北京還加碼,那肯定是會有幫助賴清德催票的效果了」。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巴特爾十四日表示,「沒有理由將這次過境扭曲成任何升級性的事情。這符合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我們沒有興趣從現狀偏離,它也不是任何脅迫或挑釁行動的藉口」,「這類過境是例行性的,這是因為旅行所涉及的距離,過去廿年來已經有過十次的(台灣)副總統過境,每一次都順利進行。這次賴副總統的過境是第十一次,也是他的第二次。他前一次的過境是在二○二一年」。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和該委員會印度—太平洋小組主席金映玉十四日透過聯合聲明,「歡迎台灣副總統賴清德訪問美國」,強調「台灣是印太地區的民主榜樣和美國的關鍵夥伴。重要的是,美國與盟友要透過擴大經濟與防務關係,與台灣站在一起,以維持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以及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美國德州山姆.休斯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指出,賴過境按照美方期待盡可能低調,沒有與政治人物接觸,也沒有特別強調台灣希望與美國站在一起對抗中國,「其實是非常符合美國的期待」,因此「中方怎麼回應,那是中方的問題」。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昨指出,目前沒有看到中共比較大規模演習或行動,但這並不代表國軍會鬆懈警覺和戰備的決心,在賴副總統出訪過程中,國軍會併用聯合情監偵手段,以綿密認真嚴肅的態度,掌握台海周邊所有動態,適切應處。
周虹汶 2023-08-16
熱情擁抱 賴清德:盼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   

熱情擁抱 賴清德:盼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   

賴清德前往總統自宅會晤巴國總統阿布鐸並致贈禮物、合影等。(圖擷取自總統府影片)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副總統賴清德擔任總統特使出訪巴拉圭,當地時間14日先後與總統阿布鐸與總統當選人貝尼亞分別會面,貝尼亞主動擁抱賴說「Welcome!Good to see you!」賴也在午宴巴國國會參議院議長歐斐拉時表示,他與貝尼亞有談一些未來兩國合作的方向,希望得到巴國參眾兩院支持,讓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 賴清德15日將出席新任總統貝尼亞就職典禮,賴清德於當地時間14日上午抵達巴京亞松森,根據總統府釋出影片,賴先是前往總統自宅會晤巴國總統阿布鐸並致贈禮物、合影等,再到總統官邸會晤巴國總統當選人貝尼亞,貝尼亞一見到賴清德就熱情上前擁抱並說「Welcome!Good to see you!」雙方互動熱絡。 賴清德隨後前往午宴巴國參議院暨國會議長歐斐拉(Silvio Ovelar),賴清德表示,明天是巴拉圭大喜的日子,新任總統即將宣誓就職,蔡總統特派他擔任特使率領代表團,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黃重諺、外交部次長俞大㵢等共同前來祝賀,傳達台灣人民的衷心祝福,也祝福貝尼亞總統未來政躬康泰、執政圓滿成功、造福國人,同時增進台巴邦誼,深化兩國合作。 賴清德表示,他是中華民國台灣的副總統,其實在台灣他也是執政黨民主進步黨的黨主席,對於巴拉圭共和國的紅黨在這次大選,不僅總統高票大選,也贏得參眾兩院,是紅黨難得空前勝利,他要表達衷心祝福。 賴清德提到,他已代表蔡總統與阿布鐸總統會晤,感謝阿布鐸任內促進台巴兩國邦誼;也前往巴國總統府官邸親自恭賀貝尼亞總統,雙方會晤過程也談了一些未來兩國的合作方向,他也非常期待在台巴兩國合作上,能夠得到巴拉圭參、眾兩院的支持,讓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合作計畫越來越深入。最後他向大家敬酒,祝賀台巴友誼長存,兩國邦誼永固。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黃重諺、外交部次長俞大㵢、駐巴拉圭大使韓志正、巴國眾議院議長拉多雷(Raúl Luis Latorre Martínez)、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雷伊德(Gustavo Leite)、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阿涅斯科(Juan Manuel Añazco)等人都出席午宴。 賴清德前往總統自宅會晤巴國總統阿布鐸並致贈禮物、合影等。(圖擷取自總統府影片) 賴清德午宴巴國國會參議院議長歐斐拉時表示,他與貝尼亞有談一些未來兩國合作的方向,希望得到巴國參眾兩院支持,讓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 (隨團媒體提供) 賴清德午宴巴國國會參議院議長歐斐拉時表示,他與貝尼亞有談一些未來兩國合作的方向,希望得到巴國參眾兩院支持,讓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 (隨團媒體提供)
陳昀 2023-08-15
從顧慮中國到抗衡中國 印度大步前進東南亞

從顧慮中國到抗衡中國 印度大步前進東南亞

印度國防部長辛赫(Rajnath Singh,左)6月19日在新德里會見來訪的越南國防部長潘文江(Phan Van Giang,右),談論加強兩國防務合作。(歐新社)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美國財經媒體《CNBC》14日報導,印度逐漸改變對東南亞地區的戰略考量,正大步擴大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將有助於東南亞國家對抗中國的主導地位。 據報導,印度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副會長潘特(Harsh V. Pant)表示,印度在東南亞確實愈發雄心勃勃,與該地區的關係也從過去的「猶豫不決、沉默寡言」,變得「更有力、更坦率」。 印度與中國日益激烈的競爭關係,是促使新德里當局從戰略上加強自身影響力的原因,因為新德里現在認為,他們在東南亞的謹慎態度,並未換來中國在拉達克邊界問題上的「讓步」。在印中關係達到「某種意義的正常狀態」之前,新德里別無選擇,只能加強與中國周邊國家的關係。 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長尾賢表示,印度6月將國造飛彈護衛艦「克爾潘號」(INS Kirpan)贈送給越南,並協助培訓越南戰機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印度海軍艦艇也不斷訪問越南,就是兩國防務關係不斷加強的跡象。此外,越南現在也計畫向印度採購高超音速飛彈和地對空飛彈。 另一智庫「蘭德公司」資深防衛分析師葛羅斯曼(Derek Grossman)則說,印度「向東看」政策始於1991年,遠比中國日益自信的態度在東南亞地區帶來問題還要早,而莫迪2014年開始採行「向東行動」政策時,明顯就是為了應對逐漸尋求對外展現權勢的習近平治下的中國。
孫宇青 2023-08-15
賴抵美過境 流亡美國的中國人現身歡迎

賴抵美過境 流亡美國的中國人現身歡迎

一群支持民主價值、流亡美國的中國人士手持中華民國國旗、美國國旗和各式標語,高喊:「歡迎賴清德。」(取自推特)   〔記者呂伊萱、陳鈺馥/綜合報導〕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巴拉圭過境紐約,於美東時間十二日晚間抵達下榻的樂天紐約皇宮飯店,除了大批台僑齊聚迎接,也有一群支持民主價值、流亡美國的中國人士表達歡迎。他們手持中華民國國旗、美國國旗和各式標語,高喊:「反對武統台灣!支持賴清德,支持台灣民主!」、「打倒習包子!台灣獨立!」 「支持台灣民主、打倒習包子」 中國外交部及國台辦昨批評賴清德是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陸委會昨反擊指出,中共蠻橫對外擴張、窮兵黷武的行徑,嚴重威脅區域和平,才是國際公認的麻煩製造者。 中國民運人士陳立群在推特轉發相關消息並說,蔡總統過往訪美時,曾有歡迎蔡總統的集會人士遭到攻擊。這些受害者曾向美國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報告情況,也引起重視,「今天的活動沒有受到騷擾」。 歡迎賴清德的海外中國人士舉著「Defend the Lighthouse of Liberty」(捍衛自由燈塔)等標語,高喊:「台灣加油!歡迎賴清德!」、「打倒習包子!台灣獨立!」據媒體報導,他們受訪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披著一層外衣,行使皇帝獨有的權力。他們要告訴台灣人、中國人遭受什麼危難,台灣要堅持住「民主自由的燈塔」。 中國外交部昨發譴責聲明,批賴「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是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美台勾連以過境為幌子,在美從事政治活動,嚴重違反一中原則」,「中方對美方執意安排賴清德過境竄美表示強烈不滿,予以強烈譴責」。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則說,台獨分裂勢力的所作所為,最終只會將台灣推向兵凶戰危的險境。 中方批賴 我回擊籲勿挑釁 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表示,我國正副元首到友邦訪問並過境美國,相關安排與以往各次前例的做法並無不同,中方毫無理由藉機尋釁,製造區域不安及麻煩。外交部也強調,若中國有任何過激反應,將是再度單方面挑釁及破壞區域和平穩定行為,也將遭國際社會譴責。 陸委會表示,賴副總統代表國家及台灣人民出訪邦交國並過境美國,是本於國家主權所行使的正當外交權利,中共無權置喙。中共在東海進行針對性軍演,蠻橫對外擴張、窮兵黷武的行徑,嚴重威脅區域和平,才是國際公認的麻煩製造者。
呂伊萱 2023-08-14
24個中高收入國家 對台灣有好感

24個中高收入國家 對台灣有好感

台灣在全球廿四個中、高收入國家中,獲得四十八%成年民眾正面觀感,而最「看好」台灣的前三名分別是日本、南韓及澳洲。(路透)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在賴清德副總統準備出訪巴拉圭並過境美國之際,美國民調與智庫機構「皮優研究中心」十一日發布「春季全球態度調查」結果,指台灣在全球廿四個中、高收入國家中,獲得四十八%成年民眾正面觀感,而最「看好」台灣的前三名分別是日本、南韓及澳洲。 美國之音報導,皮優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以中位數來看,廿四個中、高收入國家有四十八%民眾對台灣抱持好感,廿八%抱持負面觀感,另有廿五%未表示意見。日本有八十二%民眾對台灣有好感,其中更有廿四%為「非常」有好感;南韓和澳洲則分別有七十五%及七十%對台灣有好感;以色列為六十六%排第四,美國為六十五%排第五。 在阿根廷、巴西、希臘、匈牙利和西班牙,對台灣持正面和負面看法的人數旗鼓相當。至於印度和南非民眾則對台灣持負面看法多於正面。此外,阿根廷和匈牙利都有超過半數民眾未提供對台灣的看法。 印度南非對台較多負面看法 皮優中心表示,一些民眾會將對台灣的看法與對中國的看法連結在一起,尤其在九個高收入國家中,對台灣和中國的看法明顯具有「零和」性,多數受訪者對台灣持有正面看法,對中國則有負面看法,日本、南韓、澳洲、美國、加拿大、瑞典、英國、德國和法國皆是如此。 比較特殊的是,墨西哥約卅六%民眾都是正面看待台灣和中國,至於印度則有卅五%的人對台灣和中國都抱持負面觀感。另外,在受調查的廿四國中,沒有一國有大量民眾偏愛中國而不喜歡台灣,僅非洲的奈及利亞、南非和肯亞有相對較多比例的人熱愛中國勝過台灣。
孫宇青 2023-08-13
洪災放水淹百姓 中國政府的日常

洪災放水淹百姓 中國政府的日常

中國京津冀地區7月底以來連日暴雨成災,隨著當局無預警洩洪的消息傳出,讓不少人認為這場洪災背後是「人禍大於天災」。(美聯社) 涿州、保定洪災 被指是人禍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中國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自7月底以來因連日暴雨,出現60年來最嚴重的洪災,據稱有上百萬人受災,其中以河北保定地區災情最嚴重,官員警告,部份地區洪水恐怕需要長達1個月的時間才能消退,河北省約150萬人被迫撤離家園。隨著近日傳出中國當局無預警洩洪的消息,也讓有不少網友、專家認為,這場洪災背後是「人禍大於天災」。 在連日大雨不斷襲擊下,今年7月31日,河北省啟用了13個指定「蓄滯洪區」其中7個,其中包括河北省保定市的涿州,這也成為這次洪水災情最嚴重的地區。大量的房屋、車輛被淹,許多民眾來不及撤離,面臨斷電、斷糧,短短的時間內水淹到2、3樓,更有網友透露,涿州水位最深達12公尺。 河北省遭洪水重創,據報有上百萬人受災。(路透) 中國設98處國家蓄滯洪區 部份居民向媒體表示,一開始在7月31日上午接到通知,當局並沒有強制要求撤離,多數的民眾都以為只是比較強的降雨,只要等個1-2天水就會退了。直到當天晚上7點多才收到緊急消息,晚間9點將準時洩洪,從通知到洪水來臨前後僅僅不到2個小時。另外更多的居民表示,沒有收到任何的撤離通知,只說近日會有暴雨。 這次強降雨後,官方無預警洩洪,也讓不少網友表明,很多涿州居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住家位在蓄滯洪區,少數居民的權益就這樣被犧牲。1名網友也反問,全中國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生活在這些蓄滯洪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規範,當江河、湖泊水位或流量導致作為第1道防線的水庫超出負荷時,洪水可能會被暫時引導到所謂的蓄滯洪區,這也是中國應對洪災的最後一招。這些蓄滯洪區通常是地勢低窪地、湖泊,其中也包括一些人口稠密的地區。根據官方數據,中國目前一共設置98處國家蓄滯洪區,總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 中國當局無預警洩洪,導致許多民眾來不及撤離。(歐新社) 為保雄安淹涿州 ? 中國地方官媒報導,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倪岳峰在8月1日前往保定市和雄安新區視察救災情況,倪岳峰表示,河北要有序啟用蓄滯洪區,減輕北京防洪壓力,堅決當好首都「護城河」,此話一出立刻引發中國民眾不滿,大批民眾在網路上怒批,北京應該為這次的災情買單。 也有網友指出,河北洩洪不是為了上游的北京,而是要保位於下游的雄安。根據中國官媒報導,2012年,北京、河北發生過導致145人死亡、26人失蹤的嚴重洪災,但洪水幾乎沒有淹到涿州居民的家門口,因為當時洪水流往了同樣位於河北的雄安地區。 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下令、推動雄安新區建設,北京市許多政府機構和國營企業都被要求遷往雄安,以緩解北京市中心的擁擠。而倪岳峰這次勘災也去了雄安,並稱,雄安新區是河北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確保「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萬無一失。 中國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也在爆發洪災後隨即喊出,確保雄安新區、北京大興機場等重點防禦對象絕對安全。因此讓眾多網友認為,中國當局是為了保這項「政績工程」,選擇犧牲了涿州。 2021年7月河南連日暴雨,當局無預警洩洪,鄭州市中心馬路被水淹沒。(歐新社資料照) 2020年三峽大壩放水 宜昌倒楣  事實上,這並非中國第一次無預警洩洪,2020年6月,湖北暴雨各地水患頻傳,宜昌市中心成一片汪洋,水位達半個人的高度,引發不少居民質疑,暴雨是否真的能讓水淹到這種程度。隨後開始出現大批網友指出,三峽大壩和葛洲壩都在宜昌的上游,宜昌市淹水,說明當局一直在開閘放水。 網友們紛紛表示,洩洪是為了減輕大壩的負荷,降低崩潰的風險,隨後點出,興建三峽大壩後,旱季蓄水、雨季洩洪最終的結果是「旱季更旱,雨季更澇」,還讓下游的居民一直處在風險當中。「不洩洪,不但上游被淹,潰壩隨時發生。洩洪,下游被淹」怒批三峽大壩是「史上最愚蠢工程」。在網路掀起熱議後,中國官方才坦承,三峽大壩已開始加大洩洪。 2021年無預警洩洪 鄭州死傷慘重 2021年7月,河南連日暴雨,造成鄭州低窪地區洪患,並傳出多條地鐵隧道被洪水倒灌,500多名乘客被困車廂內,導致多人罹難,中國官方公佈的數據為25人死亡、7人失聯。眾多網友指出,鄭州當局在7月20日上午開始向下游洩洪,但相關通知是在隔天凌晨1點才公佈,政府並未在洩洪前確實發出預警,更讓地鐵持續運作,最終導致人員傷亡。 1名當地居民表示,官方沒有任何預警,包括地鐵照道理應該停運也沒有。並質疑,水勢是在傍晚突然增大,如果是持續的降雨,水位應該是緩慢上升,不可能1個小時內突然暴增。另外也有民眾記錄下20日中午鄭州市中心的情況,當時雨勢雖大但車輛仍能正常行駛,然而在短短半小時內,整條馬路被淹沒,顯示洪水不是因為連日的暴雨所造成,而是突如其來的水勢襲擊。 廣東每逢遇上強降雨,都會洩洪減輕水庫壓力,引發當地居民怒批「年年都是百年一遇的洪災」,事實上全是人為。(法新社資料照) 廣州年年遇 百年一遇洪災 2022年6月,廣東遭暴雨襲擊,省內第2大水庫洩洪,導致當地多個城鎮被洪水圍困,部分道路中斷。網友指出,廣東省第2大水庫6閘全開洩洪,廣州、河源必定淹水,每年都是如此,怒批「年年都是百年一遇的洪災」,事實上全是人為。 今年農曆新年期間,再度傳出因大壩突然放水導致人員傷亡的事件,2023年1月,位於河南省水電站壩區下游附近,在大年初一午後水位突然上漲,導致多名在河灘、淺水區遊玩的遊客不幸被洪水捲走。當時在場的民眾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事發時河水在6分鐘暴漲1.8公尺。 三門峽水利管理局工作人員隨後向媒體承認,當天有按河南省調度中心的指示作「機組調度運行」。在事件發生24小時後,官方公佈共2人死亡、7人失蹤。
自由時報 2023-08-11
美前次卿柯拉克:台灣是美國經濟外交戰略核心

美前次卿柯拉克:台灣是美國經濟外交戰略核心

美國前國務次卿柯拉克(左)昨拜會蔡英文總統時表示,台灣被美國視為經濟外交的戰略核心。(中央社)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蔡英文總統昨接見美國前國務次卿柯拉克,蔡英文期盼台灣和美國持續透過各項對話機制,深化合作交流,盡快簽署「避免雙重課稅協定」(ADTA),為雙方投資往來創造更多利基。柯拉克則表示,由於台灣的自由民主、科技創新等成就,且是美國不可或缺的夥伴,而被視為美國經濟外交的戰略核心。 蔡籲簽「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蔡英文說,三年前,柯拉克擔任美國國務院次卿,代表美國政府訪問台灣,參加李登輝前總統的追思禮拜,展現出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今年六月「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已完成簽署,這是四十多年來台美結構最完整貿易協定。她並重申,面對威權主義擴張,台灣也會持續跟美國攜手合作,為區域和全球的和平繁榮做出貢獻。 柯拉克表示,他這次來台的身分,不僅是駐美大使蕭美琴所稱「台灣的頭號好朋友」,也是全球科技安全委員會及普渡大學「柯拉克科技外交研究院」主席,共同宗旨是「科技必須促進自由」。 柯拉克提到,他前次訪台是以美國國務院次卿的身分,負責美國的經濟外交,制定美國的全球經濟安全戰略,以促進成長、加強國家安全和反制威權侵略。基於三個原因,美國將台灣置於這個戰略的核心。首先,台灣是民主燈塔和自由化身,啟發其他國家;其次,台灣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卓越成就,證明了自由社會的成就;第三,台灣是美國的真朋友,也是促進自由不可或缺的夥伴。 柯拉克指出,台灣並不孤單,因為民主國家除了互相支持,也享有經濟、科技、科學及國家安全等共同利益。他正透過民間部門持續進行外交工作,約一年前創立的普渡大學「柯拉克科技外交研究院」,結合科技專業、矽谷戰略與外交政策工具,讓可信賴技術的創新及採用加速發展。 柯拉克接著說,基於信任原則,他們建立了乾淨網路聯盟,相信守護自由的關鍵,是透過可信賴的技術來確保高科技的安全。這也是美國國會委託柯拉克研究院領導全球科技安全委員會的原因,集結來自美國及其盟友的公私部門領袖,制定明確的全球科技安全戰略,確保科技服務人類,而不是被威權政體拿來做為攻擊我們的武器,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則代表台灣成為委員之一。 柯拉克指出,全球科技安全戰略的一項關鍵任務是強化台灣的繁榮、國際地位與主權,因此,柯拉克研究院正在籌建「台灣創新與繁榮中心」(TCIP)。若沒有強大、有韌性且自由的台灣,世界各地的自由都將受到威權主義的威脅。
蘇永耀 2023-08-11
洪災慘重卻神隱 學者:習近平面臨統治危機

洪災慘重卻神隱 學者:習近平面臨統治危機

中國北部洪災慘重,國家主席習近平卻神隱,被指權力傲慢。圖為重災區河北省涿州市區一片狼藉。(法新社)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杜蘇芮颱風殘餘環流造成中國北部洪患,多處橋梁遇水斷裂,疑似「吃回扣」的「豆腐渣」工程一一浮出檯面,還有洪澇後傳染病四溢風險。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遲不出面,海外異議人士指此「證明他(習近平)已經大權在握了,是權力傲慢的體現,擺拍他都不願意去了。」但也有學者指出,習近平正面臨統治危機,穩坐中南海其實反映出他對自身安危的擔憂。 水患造成的斷橋災情,包括完工啟用僅13年的黑龍江省哈牡高速公路路面,因豪雨而坍塌,行經車輛硬生生栽進坑裡;吉林省長春市鐵北二路西橋涵洞突然塌陷,一輛白色私家車遭斷橋碎片重壓。還有北京市豐台區小清河橋局部坍塌,導致橋上5輛車墜河;當局卻第一時間忙著在對橋架設藍色封板,以免民眾遠觀斷橋,網友嘲諷「皇帝的新衣。以為別人就看不到你垮掉了衣服,真的很搞笑」,「這就是偉大領袖習主席治國理政方法!」 河北省涿州受害災民怒不可抑,直斥中共河北省委書記倪岳峰和涿州市委書記蔡煒華等官員視察災情是「做騷擺拍」、「水大的時候、沒電的時候為甚麼不來呀?弄完了你們來了。」此外,中國官方連日發布各地「如何保持健康衛生習慣」、「災後防止『病從口入』」等訊息。眼見中國首都因140年來最大降雨量導致33死、18人失蹤,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夏林茂9日坦承,該市災民正面臨飲水、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威脅,以及腸道、蟲媒傳染病等疾病流行風險,正努力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 中國北部和東北部災情慘重,加上山東發生規模5.5地震,總計中國在7月間因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驟增至411億800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839億元),超過今年1月至6月的經損總額。澳洲廣播公司(ABC)引述澳洲摩納希大學(Monash University)商學院教授史鶴凌報導,近期的自然災害對中國經濟造成沈重打擊,這次洪澇造成的災情如此嚴重,關鍵在於地方官員不知如何因應。 但中國官方媒體將災情歸咎於降雨、而非高層決策不力,甚至讚揚習近平7月即對防汛救災工作未雨綢繆。但總是強調「親自部署、親自指揮」的習近平,災後僅「委派」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前往河北災區視察,網友紛紛發布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朱鎔基等人在位時親自指揮救災「慣例」照做對比。 流亡荷蘭的中國異議人士林生亮指出,習近平「做為最高國家領導人都沒去現場,或者都沒有對這個事情重視,那麼下面的人怎麼會重視?即使他們重視了,也是做個樣子給上面的人看。」但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政治系教授夏明向「自由亞洲電台」(RFA)分析道,習近平正面臨統治危機,穩坐中南海其實反映出他對自身安危的擔憂,「中國現在老百姓的積怨是非常大的,如果他目前要和老百姓面對面,維穩的代價會很高。肯定要安排群眾演員,反而達不到效果還會露了餡。」 中國北京因140年來最大降雨量導致33死、18人失蹤。圖為門頭溝區的慘況。(美聯社)
周虹汶 2023-08-10
麻生太郎要日本不惜為台一戰 鈴木馨祐:符合官方立場

麻生太郎要日本不惜為台一戰 鈴木馨祐:符合官方立場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出席「『凱達格蘭論壇-2023印太安全對話』開幕式」並發表專題演說。(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前首相暨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率團訪問台灣,他表示台灣是日本極其重要、不可或缺的共享價值夥伴,他表示日本作為台灣的近鄰,是致力於維護穩定、和平與國際秩序的國家,應該首先表態向中國傳達護台決心,日本眾議院眾議員鈴木馨祐在日本節目中表示,麻生言論符合日本官方的立場。 綜合媒體報導,麻生太郎在訪台期間呼籲,理念相同的國家如美、日、台必須清醒,充分發揮嚇阻力量,甚至要做好不惜一戰的覺悟,陪同麻生太郎一同訪台的眾議員鈴木馨祐在9日《BS富士》節目中透露,麻生太郎已與日本政府官員討論過這一問題,其觀點符合官方立場。 鈴木馨祐表示:「這一評論並非麻生太郎議員的個人言論,而是與政府內部人士協調的結果。」他強調:「我認為日本政府顯然將此視為官方路線。」
自由時報 2023-08-10
日前首相麻生 週一訪台 參加論壇 將會蔡、賴

日前首相麻生 週一訪台 參加論壇 將會蔡、賴

日本自民黨副總裁、前首相麻生太郎預定7日訪台3天,行將與蔡英文總統舉行會談,並計畫與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副總統單獨會談。(美聯社資料照)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四日報導〕日本自民黨副總裁、前首相麻生太郎預定七日訪台三天,除將出席第七屆「凱達格蘭論壇—2023印太安全對話」論壇外,此行將與蔡英文總統舉行會談,並計畫與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副總統單獨會談。日媒報導,麻生是自一九七二年台日斷交後,訪問台灣的最高層級現職自民黨幹部。 自民黨副總裁 政壇影響力極大 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前年底提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警訊後,日本對於台日不可分割安全關係有一定的共識,但礙於雙方無邦交,自民黨藉由政黨外交的模式,逐步架構台日高層對話。 這次麻生受邀參加台灣外交部與遠景基金會舉辦的論壇訪台,預定與蔡總統就安全保障等議題進行協議,並將前往前總統李登輝墓園弔唁、拜會台北市長蔣萬安、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並計畫與賴清德單獨會談。同行者有麻生派眾議員鈴木馨祐和中西健治。 相當挺台 強調日美須保衛台灣 麻生相當挺台,二○○三年曾以自民黨政調會長身分訪台拜會陳水扁總統,卸任首相後於二○一○年訪台,拜會馬英九總統,這次是他相隔十多年再度訪台。在中國加強對台灣軍事施壓之際,麻生也曾在各個場合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他曾表示,如果台灣出了大問題,毫無疑問就會關係到日本的「存亡危機」,日美必須一起保衛台灣,也曾強調,日本必須考慮如何防止(台海)戰爭發生。 麻生在日本政壇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也是指標型人物,有意角逐明年台灣總統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及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訪日時,都爭取安排與麻生見面。
林翠儀 2023-08-05
訪台一週年 裴洛西:美國與台灣站在一起

訪台一週年 裴洛西:美國與台灣站在一起

美國聯邦眾議院榮譽議長裴洛西去年八月二日訪台,受到世界矚目。圖為當時晉見蔡英文總統時合影。(法新社檔案照)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榮譽議長裴洛西去年八月二日訪台,受到世界矚目,也是台美關係重要里程碑。裴洛西特別在訪問滿週年當天發表一份聲明,強調在台灣捍衛自身及其自由之際,「美國與台灣站在一起」。外交部昨對裴洛西的長期支持表達誠摯感謝。 外交部:續與國際夥伴捍衛民主 外交部表示,近年來美國各界及民主陣營各國友人持續以具體作為展現對台灣的支持與友誼,顯示捍衛台灣民主自由、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已是國際間的共同關切與共識。台灣做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承諾持續與國際夥伴合作,捍衛民主、自由與人權等普世價值,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確保台海及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現狀。 裴洛西於美東時間八月二日發表聲明,也透過推特轉發。她說,一年前,她率領國會代表團抵達台灣,向全世界發出明確訊息︰「在台灣捍衛自身及其自由之際,美國與台灣站在一起。」 聲明指出,這次重要的訪問,不代表美國一中政策的改變,而是確實履行美國對台灣的堅定承諾︰「基於共同安全、共享價值觀及經濟成功。」 裴洛西:北京持續擾台是懦弱行為 裴洛西表示,世界各地對這次訪問的反應積極,在此後一年之中,各界與台灣展開更多往來,包括參眾兩院議員的訪問,進一步加深了雙邊關係。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蔡總統歷史性的訪美,「她在雷根圖書館受到眾議院議長和兩黨國會代表團的適當接見。」 裴洛西強調,與台灣人民站在一起一如既往重要,因為我們的世界面臨在民主和獨裁之間的嚴峻選擇。北京對台灣的持續進犯是懦弱的,不能以沉默處之。「不要搞錯了,美國對自由和人權的承諾,在台灣和全球範圍內,依然強大。」 裴洛西去年八月二日抵台訪問,是繼一九九七年時任美國眾院議長金瑞契訪台二十五年後,層級最高的美國政要來台。
呂伊萱 2023-08-04
歐盟、挪威、冰島撤銷日本食品進口限制 即日生效

歐盟、挪威、冰島撤銷日本食品進口限制 即日生效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7月13日與日相岸田文雄舉行首腦磋商後,宣佈撤銷日本食品進口限制。(歐新社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歐盟和挪威、冰島3日撤銷了對日本產食品的進口限制,自2011年福島核事故後首度鬆綁,歐盟執委會的相關命令即日生效。 據《共同社》報導,福島縣等10縣的部分食品不須再提供「放射性物質檢測證明」,將大幅減輕生產者和出口商的負擔。歐盟和挪威、冰島的限制撤銷後,仍實施進口限制的僅剩中國、南韓、台灣等9個國家。 10縣分為福島、岩手、宮城、山形、茨城、群馬、新潟、山梨、長野、靜岡。受限品項此前也已逐步減少,只剩下福島縣的部分水產和野生菇類、宮城縣的部分野菜等。 歐盟執委會認為,基於監測等科學知識將限制鬆綁是妥當的,遂與歐洲議會及成員國進行了協商。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7月13日在布魯塞爾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首腦磋商後,宣佈將限制撤銷。 歐盟執委會在14日的官方公報中刊載了撤銷限制的相關規則,並稱將在20天後生效。 福島核事故後,因對放射性物質污染的疑慮,世界各國紛紛對日本產的農林水產品及食品實施進口限制,最多時共有55國。此後美國於2021年、英國於2022年相繼撤銷限制,數量逐漸減少,瑞士預計在本月15日撤銷。
自由時報 2023-08-03
美台貿易倡議法案送白宮 麥卡錫:支持台灣第一步

美台貿易倡議法案送白宮 麥卡錫:支持台灣第一步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美聯社)   〔中央社〕美國國會日前通過「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實施法案」,法案經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簽署後,已經正式送交白宮,待美國總統拜登簽署後即能生效。麥卡錫表示,這將成為眾議院共和黨人持續支持台灣人民的第一步。 「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實施法案」(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 First Agreement Implementation Act)於6月21日及7月18日分別在眾議院與參議院以口頭表決與一致同意通過。 麥卡錫(Kevin McCarthy)簽署法案後,這項法案於7月27日正式送交拜登(Joe Biden)簽署。 眾院歲計委員會(Bipartisan Ways and Means Committee)指出,這項法案確認美國國會支持美國與台灣談判達成的初步貿易協定,法案規定該協定及未來與台灣的協定,若未經國會批准將不得生效,並要求拜登政府需與國會協商未來與台灣的任何協定。 麥卡錫透過新聞稿指出,美台關係建立於對和平與民主的共同承諾,美台經濟夥伴關係對於在全世界追求自由至關重要。他感謝歲計委員會主席史密斯(Jason Smith)理解這一重要友誼並提出立法,「這將成為眾議院共和黨人持續努力支持台灣人民許多努力的第一步」。 史密斯表示,國會的焦點是確保貿易協定符合美國勞工、家庭、農民與小企業最大利益。隨著中國持續威脅美國利益,台灣與美國維持密切貿易關係,這項立法加強與台灣這個重要盟友的關係,並確保美國人民透過民意代表在未來的貿易談判中擁有強而有力的聲音。他呼籲拜登應立即簽署這項法案,正式立法。 根據法案規定,協定生效前,美國總統須先向國會報告,說明協定如何促進美台貿易關係及推動美國勞工、消費者、企業與農民的利益,並於30日內提出認證,證明台灣已經採取任何履行協定所需措施。 經過一年協商談判,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6月1日在美國在台協會(AIT)華府總部簽署,由駐美代表蕭美琴與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代表簽署,行政院政委鄧振中、美國副貿易代表畢昂奇(Sarah Bianchi)及AIT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在場見證。 首批協定包括關務行政及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等5項議題。鄧振中當時表示,第2階段可能會鎖定勞工、環保與農業3大議題,但還需再跟美方協商。 白宮在收到法案後,將送交拜登正式簽署;若是總統不作為,法案也將在10天後自動生效。由於這項法案在參眾兩院皆順利通過,預期拜登不會動用否決權否決。
中央社 2023-08-03
美力促日韓防衛合作 震懾中朝

美力促日韓防衛合作 震懾中朝

美國總統拜登十八日將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南韓總統尹錫悅舉行三邊峰會,藉此強化日、韓兩個亞洲盟邦之間的安全聯繫,提高在印太地區的嚇阻力。圖為拜登(左)、岸田(中)和尹錫悅(右)今年五月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廣島峰會上會面。(美聯社檔案照)   八月峰會 說服兩國強化安全聯繫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十八日將在大衛營做東,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南韓總統尹錫悅舉行三邊峰會。英國「金融時報」一日報導,面對中國、北韓威脅日增,白宮將在這場會談上強化日、韓兩個亞洲盟邦之間的安全聯繫,藉此提高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嚇阻力。 美國分別與日、韓締結雙邊聯盟關係,但日韓兩國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因素,關係向來波折起伏。尹錫悅上台後,與日本關係大幅改善,白宮希望趁機力促這兩個盟邦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強化嚇阻中國和北韓。 設置領袖層級三方熱線 報導引述四名消息人士說法,美方希望在大衛營峰會上推動日、韓兩國同意,兩國在發生攻擊事件時,都有責任與彼此諮商,以及兩國面臨北韓、中國共同威脅,藉此促進兩國防衛合作。三國官員正在磋商峰會共同聲明的文字,也在討論設置領袖層級的三方熱線,預期峰會還將公布強化三國聯合軍演、網路安全、飛彈防禦和經濟安全等措施。 前五角大廈日本事務專家、現任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日本專案主任強斯東(Christopher Johnstone)說,達成深化這兩個亞洲鄰國安全聯繫的共同聲明,將是具里程碑意義的成果,「東京和首爾發表聲明,確認彼此安全息息相關,將是歷史性的,兩國未來領袖將難以推翻」,「這會傳遞(兩國)共同利益和目標的訊息,當然平壤會聽到,但或許會更響亮地傳進北京的耳裡。」 轉為三邊夥伴關係戰略 白宮拒絕評論此事,南韓政府尚未回應,東京也不評論,但官員強調,美日安保協議並不允許三邊集體防禦,「面對北韓和中國的威脅,我們將探究強化安全合作的新方式,但會一步步來。」美國駐日大使易曼紐指出,華府和盟邦已在採取顯著措施,「三邊夥伴關係是一個有利於我們共同願景的重要戰略轉變」。 這是拜登政府強化印太地區聯盟關係的戰略之一,其他環節還包括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以及「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中國專家葛來儀說,「拜登政府打造的這些聯盟中,美日韓這個軸線是最令中國擔心的」,「美日韓近期已加強飛彈防禦聯合演習和情資分享,三國持續強化防衛合作,將造成中國的安全環境顯著惡化。」 大衛營三邊峰會共同聲明雖非正式集體安全協議,卻會是日韓和解的一大步。前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現任智庫「亞洲協會」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PI)國際安全及外交部門副主席羅素說,「東京和首爾愈加釋出訊號顯示,該區域任何地方發生的軍事侵略,都會對兩國造成影響」,「他們已經放棄『那不是我的問題』的態度。」
管淑平 2023-08-02
翁山蘇姬獲特赦 難逃軟禁

翁山蘇姬獲特赦 難逃軟禁

  為轉移8月底舉行大選承諾跳票,緬甸軍政府1日宣布「特赦」被拘留2年多的前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但19項罪名只赦免其中5項,減刑6年,仍有27年刑期,翁山蘇姬恐難逃被軟禁的命運。圖為翁山蘇姬支持者2021年2月在仰光中央銀行前抗議軍事政變。(法新社檔案照) 緬甸軍政府「特赦」 轉移大選跳票焦點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緬甸軍方二○二一年發動政變至今,雖然承諾將在今年八月底舉辦大選,七月卅一日卻突然宣布延長國內緊急狀態六個月,延後選舉。不過,軍政府一日宣布「特赦」被拘留兩年多的前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但十九項罪名只赦免其中五項,減刑六年,翁山蘇姬恐難逃被軟禁的命運。 軍政府聲明,為慶祝佛教守夏節,將特赦七千多名囚犯,包括翁山蘇姬與被罷免的前總統溫敏。路透報導,翁山蘇姬上週從監獄移至首都奈比多一棟政府大樓軟禁。軍政府發言人紹敏通表示,翁山蘇姬被特赦部分僅為十九項起訴罪名中的五項,等於特赦六年刑期,翁山蘇姬還有廿七年的刑期。知情人士透露,翁山蘇姬與溫敏都將繼續被拘留,不會被解除軟禁。 19罪只赦免5罪 減刑6年 翁山蘇姬與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LD)的主要成員,在二○二○年十一月勝選(國會四七六席贏得三九六席)後,翌年二月一日就職前遭到政變拘禁,軍政府除逮捕一百多位政府要員,更指控翁山蘇姬煽動叛亂、貪污收賄、非法進口對講機、違反防疫規定、違反政府機密法與選舉詐欺等多項罪名,最後被判處十九項罪名成立,共計卅三年有期徒刑。七十八歲的翁山蘇姬始終否認所有指控,已提出上訴。世界各國和人權組織紛紛譴責緬甸軍政府,不斷要求釋放她。
陳成良 2023-08-02
眾院跟進參院提案 美對台軍售不再限防禦性武器

眾院跟進參院提案 美對台軍售不再限防禦性武器

美國跨黨派眾議員近日提出法案,要求美方優先處理對台軍售案,並且不再制售台武器須為防禦性質。圖為戰斧巡航飛彈。 (路透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為鬆綁「台灣關係法」對台灣採購武器的限制,加速美國對台軍售,美國跨黨派聯邦眾議員也接踵參議院,提出「透過實力促進台灣和平法案」,要求美方優先處理對台軍售案,並將修改台灣關係法相關條文,授權美國行政部門提供「有助於台灣嚇阻中國人民解放軍侵略的武器」,為台灣未來取得攻擊性武器奠定法律基礎。 促台和平法案 盼助台抗中國侵略 民主黨籍眾議員巴帕斯與共和黨籍眾議員班克斯七月廿八日聯合提出眾院版「透過實力促進台灣和平法案」(Taiwan Peace Through Strength Act)。巴帕斯透過新聞稿指出,由於台灣持續面臨對其安全和主權的威脅,美國必須重申對台灣的支持,並與台灣長期合作;這項法案將優先考慮台灣在面對潛在衝突時的韌性,加快提供急需的資源,以確保台灣有能力有效自衛。 要求修台灣關係法 加速對台軍售 法案提出一系列加快對台軍售的措施,包括要求美國國防部長每年檢視美方防衛台灣計畫,據此擬定一份事先批准、優先售台的軍事平台、科技與裝備名單,並要求承包商優先製造售台軍事項目。 此外,法案要求美台進行常態性聯合演習、訓練與專業交流,並指示美國財政部成立「台灣重要彈藥添購基金」,每年挹注至多廿億美元(約台幣六三三億元),確保美國盟友在協防台灣前,擁有足夠彈藥庫存。 共和黨籍參議員魯比歐六月間提出的「透過實力促進台灣和平法案」,內容也與眾院版類似,希望透過修訂台灣關係法,對台提供有助於嚇阻中國侵略的武器。
自由時報 2023-08-01
提供台灣即戰力 白宮宣布軍援108億

提供台灣即戰力 白宮宣布軍援108億

美國白宮廿八日宣布,將向台灣提供三.四五億美元(約一○八億台幣)的軍事援助。白宮國家安全會議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表示,美方非常、非常認真承擔對台灣的責任,也非常認真提升台灣自我防衛的能力。(美聯社檔案照)   拜登首度對台行使「總統撥款權」 〔編譯孫宇青、記者吳書緯、蘇永耀/綜合報導〕美國白宮廿八日宣布,將向台灣提供三.四五億美元(約一○八億台幣)的軍事援助,為拜登政府首度動用國會賦予的「總統撥款權」(PDA),利用自身庫存為台灣提供國防設備、服務和培訓,以在中國擴大武力恫嚇台灣之際,迅速協助台灣增強防禦實力。 府:持續深化安全夥伴關係 我國防部與外交部昨均表示,感謝美方對台灣堅定的安全承諾,「總統撥款權」是對台軍售外,另一支持台灣自我防衛的重要工具。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也說,台美雙方將持續深化緊密的安全夥伴關係,共同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促進台海及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現狀。 美方未提供清單或抵台時間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表示,美方非常、非常認真承擔對台灣的責任,也非常認真提升台灣自我防衛的能力,這項立場不變,美方也會持續尋找實現此一目標的方式。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廿九日訪問澳洲時也表示,美方致力於幫助台灣獲得自衛所需的能力。國防部發言人梅納斯中校則說,軍援台灣的計畫包含「關鍵的防衛儲備物資、多領域意識、反裝甲和防空能力」等,但未提供武器清單或抵台時間。他另強調,軍援不代表台灣遭遇任何新興威脅,而且與軍援烏克蘭不同,毋須宣布緊急狀態。 兩名美國官員則透露,美方將供台可攜式防空系統(MANPADS)、情報和監視能力、槍砲和飛彈等。 白宮是透過「總統撥款權」將現有的武器和支援設備交予台灣,這是國會在二○二三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中賦予總統的權力,每年可供台的防衛物資或服務總值以十億美元為限。白宮藉由直接軍援台灣,避開漫長的合約簽署和武器產製過程,台灣可以不必等待即取得武器。美方近年批准售台近一九○億美元F-16戰機及其他主要武器系統,皆因疫情和烏俄戰爭造成的供應鏈問題而延宕,引起美國國會不滿。 國會促拜登繼續提供軍備 聯邦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的民主黨首席議員克利什納穆希表示,拜登政府的決定對致力於加強印太地區穩定與安全的人是好消息。眾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等共和黨人也對此表示歡迎,但批評拜登動作不夠快、不夠堅實有力,美方必須繼續提供台灣必要的防禦設備,使台灣保持嚇阻和自衛能力。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則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國與台灣的軍事關係,以及對台灣出售武器,呼籲美方停止製造可能導致台海緊張的新因素。
孫宇青 2023-07-30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 促全面培訓台軍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 促全面培訓台軍

美國聯邦參議院通過二○二四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內容涵蓋多項台灣相關條款,包括為台灣軍隊提供全面培訓。圖為漢光軍演假想敵部隊海軍陸戰隊六六旅步三營。(記者塗建榮攝)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美國聯邦參議院廿七日以壓倒性比數通過參院版二○二四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這項總計美金八八六○億元(約新台幣廿八兆元)的法案獲得民主、共和兩黨參議員高度認同,內容涵蓋多項台灣相關條款,包括為台灣軍隊提供全面培訓、諮詢和機構能力建設等,但女性及跨性別軍人相關條款,與聯邦眾議院版本存在諸多差異,接下來的兩院協商恐怕衝突難免。 要求助台推動後備軍力改革 參院在審議九百多項修正案,並通過其中一二一項後,最終以八十六票贊成、十一票反對,通過明年度NDAA。根據參院軍事委員會先前通過的法案草案,法案要求美國國防部為台灣軍隊制定全面的培訓、諮詢和機構能力建設計畫,使台軍能掌握不對稱作戰戰略等分層防衛,並加強美台軍隊的互相可操作性與訊息交流,同時協助台灣推動後備軍力改革。 籲美台進行軍事網路安全合作 法案還呼籲美台進行軍事網路安全合作,由五角大廈協調美國網路司令部、印太司令部和台灣對等官員接觸,以保護雙方軍事網路、基礎設施與系統,對抗惡意網路活動,並利用美國商業與軍事網路安全技術和服務進行強化、防禦,同時展開網路安全聯合培訓活動與演練。此外,美國國防部長和國務卿應遞交關於台軍吸收能力的評估報告,例如台軍的操作、維護、部署等初始作戰能力。 促分析中國對台軍事封鎖風險 法案另要求防長、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和國家情報首長等軍事三巨頭遞交報告,全面分析中國持續對台灣進行軍事封鎖的風險與影響,評估中國可能的行動、鎖台效果和時間表,以及其他潛在的脅迫行動。報告中需解釋這些行動對台美的威脅,以及美軍應該進行的調整、美國夥伴和盟友的作用等。參院版NDAA完整內容預計數日內公布。 雖然參院軍委會對接下來與眾院的協商懷抱希望,相信兩院會討論出能夠提升美國嚇阻能力的法案,但共和黨控制的眾院所通過的法案中,涵蓋取消女性軍人墮胎補助、削減跨性別軍人醫療服務資金等多項保守強硬政策,預料協商過程將與民主黨控制的參院起衝突。一旦兩院未能推出雙方認可的版本,將創下美國逾六十年來先例。即使兩院妥協版本出爐,總統拜登也可能予以否決。
孫宇青 202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