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堯相關文章

辣台妹引發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辣台妹引發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媒體頭條新聞「七海文化園區開幕,肯定蔣經國反共立場」一出,狠狠摔「促轉會」一巴掌。圖/2022.1.22總統蔡英文出席「七海文化園區暨蔣經國圖書館」開幕典禮。擷自總統府flickr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依劍橋詞典的解釋是「被劫持者或囚犯對劫持者或關押者產生喜歡或信任的情形」,一般又稱為人質情結,這種心理學現象,也就是指被害者對於加害者產生情感,進而「同情加害者、認同加害者的某些觀點和想法,甚至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一種情結」。 二戰後,中國國民黨以戒嚴法實施極權統治台灣,高舉「反攻大陸、光復河山」,「反共復國」,「三民主義主義統一中國」等政治術語欺騙台灣人民,遂行戒嚴統治台灣近半世紀。國民黨質同「綁架」台灣以維持在台灣蔣朝的生存,這是蔣家「反共保台」的本質,也是蔣家要維持「中國夢」的真相,至今看來彷如「騙局」一場。悽慘的是:台灣人民因而付出慘痛的代價,遭受多少至今連「促轉會」都還理不清的冤曲和慘案,受害者和家屬仍然承受著恐懼與傷痛。 2022年1月22日,媒體頭條新聞「七海文化園區開幕,肯定蔣經國反共立場」一出,不只狠狠摔「促轉會」一巴掌,同時又揭開隱隱作痛的歷史傷疤。 當辣台妹引述蔣言:「中華民國是反共堡壘」,立即招來蔣家子弟兵報復性的咆哮: 蔣家後代高歌:這「表示蔣經國是台灣民眾很感念的總統,是台灣經濟發展和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推手」,一家之言,依舊響亮。 蔣家子弟兵黨營電台主管肯定蔡英文出席「經國七海文化園區」啟用,狠「批促轉會該裁撤」。他認為小蔣「晚年解除報禁、黨禁,解除戒嚴,還開放大陸探親,對台灣的貢獻很大,做人要飲水思源,今天蔡英文總統都親自來講話,促轉會的動作豈不是打蔡英文的耳光嗎」?辣台妹竟有如豬八戒照鏡子一般!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病因,如此大辣辣再度被咧牙咧嘴地重現!不止此也, 白牌市長善於拾人牙慧表態,「蔣經國有其貢獻,......也肯定蔡總統的用心」。 甚至連綠營重臣都擦嘴道:「互相尊重歷史,不應再搞意識形態」。綠營似乎已轉型成「小國民黨」矣?「不要搞意識形態」不正是國民黨常喊的口號嗎? 顯然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病癥也被誘發在「高堂」發作。「七海文化園區」就有如一座照妖鏡,出現在台灣上空。 雖然辣台妹引述「中華民國到今天所以能夠生存,有前途、有希望、有信心,主要是因為中華民國政府在世界上是堅決反共、不與任何共黨妥協的精神堡壘」,作為「維持現狀」的道統邏輯,然而民主進程中的台灣,又回到獨裁專制的「中華民國」時代了嗎?這種疑慮不正如最近藍營所嘰諷台灣是「不自由的民主」和「專制的民主」嗎?人質情結的心理表徵,令人憂心。 228和平紀念日將屆,不知辣台妹將搬出何種說詞面對遭受不公不義凌遲的受難家屬?台灣還要追求公義和平的社會嗎? 2022.1.22總統蔡英文出席「七海文化園區暨蔣經國圖書館」開幕典禮。圖/擷自總統府flickr
林碧堯 2022-01-24
黨國化基督教大學在大度山

黨國化基督教大學在大度山

  蔡榮芳博士在新書中語重心長地提到:「東海大學文藝復興之道,必須以民主法治原則,克服『黨國體制』遺緒之阻撓」。奈何校園中的黨國文化依然潛存,學生要求紀念堂改名的呼喊,仍然得不到重視,只是被敷衍以對。可見校史要轉型正義似也遙遙無期。圖/林碧堯提供   東海大學創校於獨裁戒嚴時代,其籌創史跡不明,即使執行過程也是舉步維艱,鮮少出示於文字記錄中。官方會議紀錄仍嚴處「珍藏室」,對內仍未解嚴。禮失而求諸野,仍待集思廣益。 2015年,東海大學慶祝建校60周年之際,一份刊載〈黨國化的基督教大學〉(曾慶豹教授大作) 的《台灣教會公報》3301期剪報,勾起重新整理東海校史的野心,陸續將一些重讀校史心得,整理發表在網路媒體上,期能拋磚引玉,重建史篇以正視聽。然而,五年以來,卻毫無進展。 2020年,蔡榮芳博士新著的黃彰輝牧師「新傳」《從宗教到政治》問世,才發現過去被嚴重忽略的創校史的拼圖,其中所缺少一些關鍵性圖塊:「為何共創東海大學的台灣教會竟從籌辦到創辦過程中失勢、消失」,現在終於有蛛絲馬跡可尋。 正如《台灣教會公報》第3301期所載:「1953年,基督教大學籌備委員會成立,在籌備過程中,協調由三組人馬組成:外國人士(聯董會代表)、教會人士(主要以長老教會為代表)、官方人士(具有基督徒背景的黨政代表),其中,又以前任教育部部長杭立武為籌備組主任。這樣的安排恐怕與民國以來『收回教育權』的結果有關,畢竟這是一個具有『外國勢力』的教育機構,當然更與當時的政治和外交氛圍有關。」(〈東海大學 黨國基督教主導董事〉,《約瑟和他的兄弟們》-9,2015) 。 長老教會無奈退出董事會 當年「收回教育權」的手段,讓身為共創者的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的代表們毫無招架之力,只有消極性地退出董事會。到後來東海正式「淪陷」時代的「修史」工程,只有慘遭「清洗」之憾。 回溯1951年,美國「聯董會」為延續對亞洲之服務,派遣代表到台訪問。台灣政府由農復會蔣夢麟主委負責出面招待。1952年間,台南神學院黃彰輝院長積極爭取設校並獲支持。「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是東海大學的共創者」,這是1953年5月19日由黃武東牧師從美國帶回來美國「聯董會」的重大使命。同年6月11日「聯董會」派葛蘭翰代表偕同芳威廉執行祕書抵台與杭立武討論建校及籌委會事宜。關鍵性的建校籌備處主任,竟然「順理成章」地由具有美國聯合援華總會副主席及教育部長資歷的杭立武接走,其過程不明。 1953年6月,東海大學籌委會由杭立武、葛蘭翰和蔡一諤(農復會,北大資歷)組成於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27巷2號;黃彰輝院長是在擴編時才納入,台灣長老教會的代表才佔九分之一,這就是「共創者」所佔籌委會的份量。另據《黃武東回憶錄》所述,台灣長老教會尚有二位代表,陳明清和許有才,參與籌委會,但是官史中並無此名單。 尼克森訪台為東海建校破土 1953年10月2日,首次東海董事會議在台中市舉行。董事會由15位成員組成,台灣長老教會代表有黃彰輝、彌迪理、黃武東和陳明清四位。在任務分組的委員會中,黃彰輝分在圖書設備委員、彌迪理進入常務組、黃武東列入財政組,而陳明清被列入校址組。在總席次中,台灣長老教會代表佔廿六分之五(19%),全部教會代表也只佔21%,可見「共創者」的功能份量被稀釋的程度。再根據曾慶豹的分析:「在反共意識型態如火如荼之際,正好形成了兩個陣營:黨國基督徒(無教派背景)vs. 自由派基督徒(具普世教協背景) 」。自由派基督徒董事明顯處於弱勢。東海大學創校「共創者」的理念,在董事會中開始即面臨被壓縮的挑戰。 1953年11月11日,美國副總統尼克森趁視察農復會業務之便,為東海大學建校正式破土;隔二天(1953/11/13) ,董事會才由教育部正式核准立案。建校程序工程之曲折已開始呈現。破土之後,建校再經歷三道難關的洗禮: 一、 校地的移交不順。 原本台中市政府的無償贈予的承諾(1953/6/27) 居然跳票。私有地和國有地的徵收並不順利,省政府甚至因國防部反對而下令暫緩移交(1954/8/12),後來經董事商請宋美齡出面才度過難關。另外一說是「東海大學徵收的校地有一部分歸屬於中華婦女祈禱會」,所以「請到了宋美齡說情才獲准」。校地移交因而延宕至1954年12月16日才完成95%的交接。而且事後,「不但付出巨額補償費及租金,且出鉅資(400餘萬元)購買國有地」(校史)。諷刺的是:尼克森居然是在「尚未合法」的校地上破土,除了政府外,誰有此能耐? 二、首任校長難產。 這也是被標誌為「黨國化」的大事。 芳威廉執行祕書籌畫在台創立新的基督教大學時,他的好友陳錫恩博士,南加州大學教授,曾任福建協和大學校長,辦學理念相近,學養風評都不錯,原被認定為東海首任校長。1954年2月,陳錫恩博士受「聯董會」之託,由美赴台協助籌辦東海大學事宜。1954年5月17日被董事會聘請為校務委員會主席,實際推動校務,「對東海建校的籌備及各項制度的奠立,貢獻頗鉅」。這段校史被列為「校長選定前主要主管的人事狀況」。不過根據陳鍾文惠女士所輯的《陳錫恩傳》,其經歷顯然不同: 1954年5月8日第7次董事會議上,曾議決延請陳錫恩博士擔任代理校長。1954年5月17日陳錫恩博士堅持辭去代理校長職務。直到1954年8月16日第13次董事會議,才正式提議聘請陳博士擔任校長。可是因敎育部長認為陳博士爲美方代表且具雙重國籍,恕難同意(函:教育部不同意陳錫恩為私立東海大學校長,1954/9/29),請另行物色。 「陳博士爲美方代表且具雙重國籍」這應是表面理由。據狄卜賽董事遺留的董事會議紀錄所示,真正原因是「反共不積極」的政治不正確所致。輔仁大學曾慶豹教授認為那是「黨國基督徒」爭取大位的纏鬥,導致首任校長難產。 1954年10月22日,聯董會主席穆爾夫人(Mrs. Elizabeth Luce Moore) 為此人事案難產而訪台,「經曾寶蓀董事安排推薦曾約農後,催生為校長人選」。這段故事幾乎就是「蔣夫人們」遴選校長的過程,「自由派基督教」的董事們只能做「壁上觀」。1955年3月26日,董事會遴聘曾約農為首任校長。 三、大學立案延宕。 東海創校的行政流程實在不比尋常: 董事會聘曾約農為首任校長(1955/3/26) 後,近三個月董事會才通過本校「組織章程」(1955/6/13)。 1955年7月,本校向教育部呈請立案。尚待獲回應時,學校招生已在7月15日開始報名,於8月9日舉行招生考試,9月5日放榜。1955年9月27日,教育部才核准本校立案。一所私立大學享有「未立案即招生」的特權,也算是對曾約農校長的禮遇吧!     至於大學立案申請遭受延宕的原因,在《黃武東回憶錄》第六章第七節中有生動的描述:   「申請的案件遲遲未獲批准,…最後,好不容易才得到若干傳聞,說這事決定權在最高決策者手中,教育部不敢做主。   「其實這事杭立武主席心裡有數,但各位董事都被蒙在鼓裏。據說:因政府某機關人士反對,其理由,是認為東海大學是一所外國人斥資興建的學校,設在某軍事基地(指台中水湳軍事機場)鄰近山上,事關國防機密,不應核准。 「籌備處為此甚覺困擾,進度陷於膠著。最後,記得是瑞典籍的宣教師Rev.Dr. Sovic(魏德光牧師)委員心生妙計,建議設法請蔣夫人協助。由於當時台灣尚未退出聯合國,而且還接受美援,董事會以『該校已經請友邦副元首(指尼克森)破土,且木已成舟,萬一設校不成,無以向盟國政府及聯董會屬下的美國基督教會交待』為由,透過蔣夫人的管道,才倖獲核准」。這又歸功於「蔣夫人」! 現在看這個理由實在不可思議,1961年「逢甲工商學院」就緊鄰水湳軍事機場設立,為何沒有國防機密的疑慮?比較合理的解讀應是「解鈴人還是繫鈴人」的策略吧! 黨國基督徒掌控東海董事會 綜合以上這三道關卡,都要依靠宋美齡才過得了難關,這是執政者「收回教育權」的手段。身為「共創者」的教會代表董事們,似都被點了穴道,全無用武之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黨國基督徒」刈稻仔尾,坐擁天下。後來,陳明清董事率先因以本土為主的教育理念與其他主事者不合,以致退出董事會。(《新使者雜誌》,29期 1995年8月) 那只是個開端。 1967年的董事會結構,長老教會的代表基本上已全面撤退。三年後,吳德耀校長辭職,亦即1970年以後,黨國基督徒已全面掌控了董事會,完成大學的黨國化工程。1978年,梅可望出長東海大學,黃武東在回憶錄(1988)中浩嘆:「黨化教育」終於入侵東海了。誠然,首先每年的萬聖節就在銘賢堂設壇讓學生拜壽、吃壽桃,接著「永懷領袖」的黑人像豎立在教堂旁,不久賣地蓋「廟」,東海從此擁有台灣唯一的第二座「中正紀念堂」,那也是往後每年教師節,請教職員「永懷領袖」的聖殿,遺風延續至今。真的讓「當年為創校費盡心血的許多人士想必都有無恨感慨!」 蔡榮芳博士在新書結論:〈過去與現在的對話〉中,以東海大學為例,語重心長地提到:「東海大學文藝復興之道,必須以民主法治原則,克服「黨國體制」遺緒之阻撓」。奈何校園中的黨國文化依然潛存,學生要求紀念堂改名的呼喊,仍然得不到「大人們」的重視,只是被敷衍以對。可見校史要轉型正義似也遙遙無期。(2020/3/3)
林碧堯 2020-03-03
生態觀掀開台灣政客的真面目

生態觀掀開台灣政客的真面目

  台大醫生出身台北市市長將老虎「移植」到非洲大草原救急,這種「動物奇觀」也是生態災難。圖/北市府(資料照) 最近,一位具有台大醫科背景的政客,在夸夸而談之際,冒出「獅、虎在非洲共存」的「驚世新聞」,這是台灣首位出名政客,囂張挑戰「天理自然」的理科「高材生」。 台灣的養成教育,一向以「人為萬物之靈」及「萬物皆備於我哉」的偉大文化傳統,做為教材的主軸,也是科舉的主科。至於週遭環境的認知,若有似無,只算聊備一格。回顧過往時空,從小學時代的「常識課」,到中學時期的「博物課」(舊時對動、植物、礦物、生理等學科的總稱) ,以及丙組的「生物課」,在科舉聯招的窄門下,都屬不重要的「點綴」課程,理工組考生甚至可以不教。真正認識到生態環境的機遇是到了大度山以後的大學「自修學分」了,因此一般認為不懂生態學應只是「文科政客」的專利,沒想到這個「常識」竟給台大醫科的畢業生給「破局」了。 生態環境的議題是廿世紀才浮出檯面的「社會權」主題。台灣的政客面對生疏的「生態挑戰」,其反應總是荒腔走板而不自知,但也都成了活生生的環保教材。縱觀台灣檯面上著名政客的嘴炮記錄,最聳動的「生態挑戰」大事應屬下列四樁: 官大學問大 政客亂放炮反洩底 第一樁是草菅人命的「鎘米,只要不天天吃,就不會中毒」。1984年,臺灣省政府邱創煥主席面對桃園縣觀音鄉鎘米事件的質詢時,在省議會上就是如此輕浮地答詢,這也成為台灣環保運動中「食安」典型的反面素材。 第二樁是生態白目的「什麼是黑面琵琶」。1997年,台灣省宋楚瑜省長在省議會,面對台南七股開發案,正面迎上台南縣保育團體奮力保護黑面琵鷺的生態保育運動,當時社會上對「護鳥和經濟開發孰重」而熱議不已。沒料到宋省長答詢時竟然輕佻地冒出這句大哉問來,他連黑面琵鷺都會誤溜成「黑面琵琶」,可見他完全沒進入生態保育的領域。 第三樁是生態無知的「紐西蘭還出一種很有名的東西叫鹿茸,鹿耳朵裡面的毛」。2014年,馬英九總統在接見獅子會幹部,說明台紐經濟合作協定時,「正經八百」如上課般地解釋這句最符合他被外媒「尊稱」為Bumbler的名言。可見這位哈佛博士連小學的「常識課」都沒上。 第四樁是生態災難的「獅、虎在非洲共存」。2019年,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初選後的政局,紛紛擾擾的「合縱連橫」連續劇過程中,K黨「敗軍類聯盟」力圖絕處求生之際,台大醫生出身台北市市長,竟使用「柯刻莫」的黑白大法,硬要將老虎「移植」到非洲大草原救急,於是依往常的自信神情娓娓道出「獅子、老虎在非洲大陸都是共存的,只是獵捕不同動物而已。」這種「動物奇觀」也是生態災難,雖令人錯愕,但那不正是柯氏動物版的「一非兩制」嗎?柯氏唸唸不忘「兩岸一家親」的邏輯,不正是浸淫在「一國兩制」中的結果?真是斯人也,有斯疾也。 以上前三位都是「文科高材生」出身的「上一代」的頂尖政客,未涉「自然生態環境」之學,在官大學問大的現實社會中,所產生的「非專業性」誤差,媒體或只是以花邊趣聞等閒視之,畢竟是國內家務事,而且都已成歷史。但是,第四位則是在全球性環保意識高漲中成長的「中生代」,又是理科出身,應是唸過生物學的高材生,卻仍然口無遮攔地高論「反自然」,而且還在進行式,這就真是不可思議! 古云:仁民愛物,詞雖然封建;但那不再是德政,更不是施捨,那是當今掌權者應具有的政治文化內質;今之政治人權已發展到社會權的伸張,其底層文化就是「尊重生命」。遺憾的是,台灣政客從「吃鎘米」到「獅虎同框」,面對「生命尊嚴」的議題,其輕忽的態度並沒改變,難怪劣質的政治文化仍然依循如昔。當下這樣的政客試圖抄短線,藉抄襲一個「民眾黨」,就高唱以組黨「爲扛起改變政治文化責任」,何異盜名欺世!如今 「獅、虎在非洲共存」就已然洩了「違反自然天理」的底,現在面對香港現場的「政治生態」悲劇,如果對台灣尚不足引以為戒,那已夠冷血,何忍再圖將台灣送入虎口? 政客的信口開河和花言巧語似已成時下政客粉絲致命的吸引力。面對2020年大選,何妨從政客的生態觀,檢視其政治文化內質的良窳。「爬樹驅蚊」已夠了然,「獅、虎在非洲共存」暗藏禍端,千萬要謹慎警惕,避免台灣遭受萬劫不復的厄運。 (2019/08/14)
林碧堯 2019-08-14
台灣面臨「通向奴役之路」的危機

台灣面臨「通向奴役之路」的危機

  現在將海耶克在《通向奴役之路》中所提「壞人出頭」的三大因素,套入紅色韓流加以分析,亦足以見證七十年前海耶克的前瞻睿智。圖/高雄市政府(資料照) 2020年台灣的總統大選,不論從外在巨視觀或到內在微視觀的觀察,都將成為醒目的世界大事。巨視觀的政論觀察家已逐漸勾勒出這將是台灣對「中、美代理人」的選擇,甚至更清楚地點明將是台灣人對「白宮或北京」的選邊戰,所以別小看台灣對世局的大影響。 社會的世界觀總是比較遲鈍些,大眾媒體的焦點仍聚集在「候選人」個人身上的是是非非,對微視觀的透析則比較不具新聞性,所以即使危機四伏當前,選民多只沉溺在粉絲的狂熱中,朝向非理性的滾動。難怪媒體描述台灣現局為「當外面的世界月黑風高,險象環生,我們這裡卻全神貫注在爭著演權力角逐的民粹連續劇,連給人民許一個未來,都只能念老掉牙的咒語」,這雖是撐香港罵台灣,但也頗為傳神。香港的「反送中」是「反奴役」運動,台灣似釀紅流正在反其道而行。 為何最壞者登峰掌權? 《通向奴役之路》一書是1944年英國經濟學家海耶克(1974諾貝爾獎)的巨著。其中第十章〈為何最壞者登峰掌權〉(Why the Worst get on Top),它對集體主義本質的分析,即使對台灣當前的選舉政局都可找出相對應的脈絡,足以釋解台灣滾滾紅色韓流的面相。 二戰後,歐洲經濟體系思脫困局,在英國興起「中央計畫經濟」,以為是世局必然的趨勢。海耶克出書力陳「走向計畫經濟之路,那是一條通往奴役之路」;如今,在台灣興起的卻是「中國計畫政治」(一國兩制)的紅色浪潮,似也是一條通往奴役之路。 現在將海耶克在《通向奴役之路》中所提「壞人出頭」的三大因素,套入紅色韓流加以分析,亦足以見證七十年前海耶克的前瞻睿智: 一、「最壞者」在一群低民主素質的社群大眾中,因易認同一個統一的意識型態和價值體系,而能呼風喚雨。 韓流反年改,高唱古月照今塵的特權階級文化,反射前朝餘緒的意識形態高漲。再以「捧水勘災,爬樹驅蚊」秀取媒體傳播「聖君」奇象,頗有東施效顰昔時毛澤東游長江之勢。台灣的民主品質仍蒙塵在「皇恩浩蕩」的潛意識裡。 二、「最壞者」善於灌輸極其簡單又極其粗糙的不需思考的信條,容易得到一切溫順的和易受騙的人的支持。 韓氏使用「江湖」語調,講述平價信條,容易獲粉絲的激情與支持。韓式語言從一碗滷肉飯、一瓶礦泉水、北漂、到「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猶如延安山寨傳出的魔音:「有飯大家吃」一般地穿腦扣住順民的心。 三、「最壞者」,不斷煽動仇恨,都是訓練有素的政治煽動家,他們利用忌妒等大眾心理,強調「我們」與「他們」間的鴻溝,劃分「敵我」,以凝聚自己的團體。 台灣讓「最壞者」攻城掠地 「炮口對準中央政府」就是韓的「敵我」原則,一切都是中央的錯。例如為反駁豪雨神隱的批評,韓國瑜嗆蘇貞昌是「獨眼龍式的施政」。在主辦的「開薪回高雄、預見薪未來」徵才活動場上,韓國瑜猛轟「蔡總統領導能力真的有問題」。「王樂仔仙」的口才最具煽動力,浮誇廉價的民主也最容易買單。 所以書中寫到:「這樣一個人數眾多、有力量而又相當志同道合的集團,似乎在任何社會中都不可能由最好的分子,而只能由最壞的分子來建立」。證諸當今流竄的紅色韓流,只能讚嘆海耶克確有先見之明。 《通向奴役之路》的時代背景是「現在我們必須審視一種信念,它來自許多將極權主義的到來視為不可避免而得到寬慰」的姑息,面對這種姑息主義,海耶克大聲疾呼:「現在,有必要說出這句逆耳的忠言,即我們有重蹈德國覆轍的危險」。當下的台灣社會不也面對來自臣服於中國「中聯辦」的政客,所掀起的紅流巨浪,不只視而不見,更自慰為時代潮流,忍將台灣往「送中」的道路推進。正當香港「反送中」浪潮風起雲湧之際,台灣卻讓「最壞者」攻城掠地,意氣風發地找尋稱霸的「穿雲劍」,這是何等的諷刺!對於以「民主自由」而自豪的台灣,實在是不可思議的時代逆流。 當前台灣總統候選人初選給民間帶來的「亡國感」,加上香港「反送中」運動呼喊「民主自由」的「求生震撼」,交會出烏雲滿天之際,翻開泛黃的「通向奴役之路」,細讀海耶克的經濟政治學,除敬佩大師的智慧外,也更為台灣的前途擔憂。 2020年的台灣,確實面臨了「自由民主」或「奴役極權」的選擇。弱勢的執政團隊,加重了台灣「通往奴役之路」的危機!
林碧堯 2019-07-31
 「爛兄爛弟」的初選模式 醜陋無比

 「爛兄爛弟」的初選模式 醜陋無比

一週以來,小國民黨的初選劇碼和大國民黨的初選劇情,真是「同文同種」的「爛兄爛弟」在軋戲比賽,只有權謀之術,那有君子之爭?「只剩下一口氣」的民進黨還想混水摸魚嗎?
林碧堯 2019-03-25
「掌摑轉型正義」的完美風暴

「掌摑轉型正義」的完美風暴

  文化部長出席關懷演藝人員春節餐會,遭襲賞以耳光事件,根據媒體詳細報導,不難勾勒出台灣社會相當嚴重的族群分裂所形成的「表面化」事件。圖/民報資料照 引言:文化部長出席關懷演藝人員春節餐會,遭襲賞以耳光事件,根據媒體詳細報導,不難勾勒出台灣社會相當嚴重的族群分裂所形成的「表面化」事件。從經緯面的因素加以整理,這樁完美風暴,並非突發的個人衝突,而是系統性的結構性演出。 時間:2019年1月22日 地點:中華電視台 場景:關懷演藝人員春節餐會 劇情:文化部長被藝人「賞巴掌」 只因她支持去蔣化 文化部長22日中午出席華視所舉辦的《關懷演藝人員春節餐會》,逐桌敬酒時,遭遇老藝人「賞巴掌」,部長錯愕不已,現場氣氛一度降到冰點。凶犯事後還嗆「本來想賞她兩巴掌,想了好幾個月」、「只賞她一巴掌,真的太便宜她」。行凶動機是:文化部長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不懂感恩,打她一巴掌剛好而已」,此舉不只震撼政界、演藝界而已。 主角:因掌摑事件遭起底,以前曾是豔星,她說:「人總是有她的過去,就是要面對,我也沒做錯什麼!」不過,另個頭銜:「中華兩岸領袖協會藝文發展委員會」應是可以自豪的身分,難怪在記者會上曾表白:「心連統促黨」的立場。 現在歷經掌摑事件後,事件主凶的身分遭到各界質疑。凶手領有身障卡,又是低收入戶,卻被踢爆住在台北市精華地段,房子要價高達7000萬,造成「低收入戶」的資格被質疑。對此,其委任律師以記者會向外界澄清。 主角自訴:她「從來沒讓朋友知道她過得很辛苦,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低收入戶。對於媒體報導她住在7,000萬豪宅,她說,這是笑話一樁,她住在屋齡30多年約30坪的房子,價值多少她不知道,這都是房東的,她是分租,希望不要沒有證據就隨便亂說」。 郝龍斌反映族群集團共同意識 出師表:部長遭呼巴掌 國民黨副主席臉書發文:官逼民反 「這一耳光,官逼民反」。 部長被打一巴掌很痛;但更多人因為刨根去中國化而錐心之痛、遍體鱗傷。部長參加資深藝人年終餐會,被同樣姓鄭的宗親打了一巴掌,原因是文化部一連串去中國化政策。 有人振振有詞、譴責暴力。但民進黨一連串文化刨根洗腦、去中國化,數典忘祖,不是另一種「不見血的血滴子」?更是思想上的暴力霸凌。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這席意識論述,應屬該族群集團的共同意識,故名以出師表。 民意代表:一位台北市(國民黨)議員「基於協助弱勢才接受陳情」協助召開記者會時,批抗議民眾:「你這樣對一個低收入戶對嗎?」不過,該議員於(23日)即表示任務已完成,媒體卻以「市議員切割:階段性任務告一段落」加以標誌。 後勤單位:媒體追蹤報導「豪宅哪來」?雖然影射「幕後藏鏡人」曝光,不過相關記者會卻有對號入座之負責相挺。? 針對於媒體報導主角住在7,000萬豪宅乙事,新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為其黨員證實:「她確實是台北市社會局認證的低收入戶,長年等待承租國宅,現在住所為「中華兩岸領袖協會」為她安排的住處,且經台北市社會局訪視,大約為5到7坪舊公寓大樓隔間」。 不同的媒體的報導多少有些出入,此其一:住所是其身為協會會員的友人與她合租舊公寓房屋,她因經濟能力困難僅負擔少部分租金,使用其中五至七坪空間。其二:另据網路媒體報導:「資深藝人」於(24日)新黨召開記者會中說明,其住處是由「中華兩岸交流協會」提供。不過,陪同當事人澄清說明的新黨發言人,在記者會後證實,當事人目前的住處由中華兩岸領袖協會的友人安排,每個月負擔少許租金,平常她也會幫協會行政庶務云云。 「中華兩岸領袖協會」也罷,「中華兩岸交流協會」也好,都與「協會行政庶務」有關,也和當事人從事「中華兩岸」的職銜相符。 後勤總參謀新黨主席對媒體加以評論:「大家都來武力革命!最後台灣亂了,急獨也就變急統」,不但呼應了「對岸」的立場,也提供了最主要的精神資源。 狗尾續馬:「我被丟鞋怎麼沒人幫我伸冤」 面對「掌摑事件」,以前總統的身份猛吃「藝人」豆腐,格調之低實不堪評論,斯人不甘寂寞到只想「分杯羹」以示忠誠,著實醜陋。 頒獎:以「中華民國」孤臣孽子為經,加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神儀子民為緯,群體演出的台灣「掌摑轉型正義」事件,實在是一齣「完美風暴」的呈現。中華資深演藝人員的演出成績,該可獲頒「銹馬獎」。
林碧堯 2019-01-28
台大的「彈性國」,乃黨國文化也!

台大的「彈性國」,乃黨國文化也!

  依循「彈性國原則」,台大既已「正面」地挑起所有責任,等於為浸淫台大文化的葉部長,準備了解套的「下台階」,部長就樂得依「大學自治」的原則「發聘」。圖/張家銘 台大校長遴選所演變出來的「政教風波」,已延續半年有餘。 「大學自治」雖然成為攻防的灘頭堡,實際已變成政治事件,台大校長遴選會和教育部雙方都在僵持中。媒體分別在法律與政治上尖鋒相對,卻鮮少在校園文化上著墨,忽略了「追根究柢」的糾結病源。 很難得的是,台大鄭景平學生代表在報端發表一篇精闢的〈台大的「彈性國」原則〉,詳述台大的校園文化,掀開這次「政教風波」的內質。鄭文提及: 以「台大」為名的彈性自助餐,在台大的校園內受到廣大的歡迎。 本次校長遴選案,恐怕也是這種習慣產生的結果。在高傲的台大裡,處處以「彈性國原則」為綱領,是以一直以來場地外借可以有彈性、教授兼職可以有彈性、就連學術倫理也可以有彈性,反正若是出了事,處理方式也會有彈性。 難怪深諳此文化的媒體,根據8月3日葉部長的反應:對於遴選會的行動,「我們正面看待」,而此行動是指台大遴選會「再次確認校長遴選過程依相關法令進行,無明顯重大瑕疵」。依循「彈性國原則」,台大既已「正面」地挑起所有責任,等於為浸淫台大文化的葉部長,準備了解套的「下台階」,部長就樂得依「大學自治」的原則「發聘」。如此揣測,不也順理成章?就連賀德芬教授也在臉書上「浩嘆」不已。所以「管中閔可能八月中就任」的新聞,並非純屬空穴來風。 由此可見學生代表鄭景平,對校園文化的體認非常適切,可跳脫醬缸文化的糾葛,展開獨立性思考。所謂的「彈性國原則」,其實就是治事因人而異的人治文化。這種彈性文化拉出校園外的大環境,就一點都不陌生了。在中國的順口溜:「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彈性文化。 在台灣的戒嚴時期建立的黨國文化:「聽我的,自由;不聽我的,法治」,這是中國國民黨的「民主」彈性文化,戒嚴解除後此文化餘孽,至今依然囂張;校園並非化外之地,「彈性國」就是如此強勢存在著。 證諸李遠哲博士日前受訪時,指出:台大校長遴選剛開始時,在特定媒體操弄下,候選人被分為中研院派和台大派,「管中閔也曾是中研院研究員,卻被歸為台大派」,「管被拉上來(當選),前面幾個人被拉下去,背後有很不好的事」,這種脈絡完全符合黨國文化下的「彈性國原則」。彭文正教授之所以離開台大教職,亦可如是觀。 至今在大學校園內有「大學自治」的掩護,台大尚有「傅鐘」當石敢當,「彈性國」頗有「外人誰也管不著」的霸氣。這次的台大校長遴選事件,連四位退休校長都不忘擺出「四大天王」的護法姿態,徹底把「彈性國」文化演活了;教育部連續被「彈」掉兩位部長,真是「法力」超強。 現在,即使當上了教育部長的台大葉教授,接事後似也「隨俗」地彈性起來,舉國都有被「彈」的疑慮,由此可見「黨國文化」遺禍之深。台大國際名聲江河日下,良有以也! 台灣大學是否走得出「彈性國」的黨國文化?這才是社會關注此「台大校長遴選事件」的實質主題,為何偏偏只有「當局者迷」,怪哉!
林碧堯 2018-08-16
管言管語,媚俗惑眾,自毀形象。

管言管語,媚俗惑眾,自毀形象。

  自從台大校長遴選案,演變成教育部不發聘事件以來,當事人不僅惜言如金,更鮮澄清眾疑。直到七月下旬,赴美參加南加大(USC)的台大校友會時,接受媒體專訪時,終「暢所欲言」,才呈現溢於言表的「肺腑陳述」;正好這也是提供外界檢視的好素材。圖/取自南加州台大校友會官網 自從台大校長遴選案,演變成教育部不發聘事件以來,當事人不僅惜言如金,更鮮澄清眾疑。直到七月下旬,赴美參加南加大(USC)的台大校友會時,接受媒體專訪時,終「暢所欲言」,才呈現溢於言表的「肺腑陳述」;正好這也是提供外界檢視的好素材。 國內媒體,幾成「藍」言盈庭,「吃銅、吃鐵、吃台大」蔚然成為新「管詞」,「藍」言以此喻「民進黨吃相太難看」,自成「一家之言」。只是,爺們幾時也用「台諺」論政?專吹「台風」自況自許。但是爺們班門弄斧地搬弄台風,卻讓人覺得非常違拗「台諺」之原汁原味。 為明究理,只得上網特蒐「洛杉磯獨訪」原貌,再深入追朔這管言「三吃」的出處「典故」,方知「三吃」並非新語,早在三個月前管「臉」已面世,此「臉」眉批,即使用較通俗的類「農諺」:「天無照甲子,人無照天理」為題,泣訴爺們委曲。選用這些「類台諺」和「類農諺」的用心,顯然是針對被認為賦有「台味」的蔡政府和民進黨而發,由此可知管言管語「媚俗」之用心,非常明顯,儘管「諺」味已變。 依照「管言管語」的用語,「吃銅、吃鐵、吃台大」是明指著:「對執政統治集團、對權力者在各種國家名器、職位上貪得無厭的不滿,吃銅吃鐵(台語),如今連台大也要硬吃下來」!藍媒據此引申為「民進黨吃相太難看」,「完全執政、完全貪婪」。 外人讀來有如坐上雲霄飛車一般,離事實何止千里?回朔台諺的「吃銅、吃鐵」,語詞出自「吃銅吃鐵。有毛的,吃到棕蓑;無毛的,吃到稱錘」,棕蓑是老農的棕櫚雨衣,稱錘則是菜市場老婦人的秤稱錘子。原意是嘲諷國民黨據台初期所呈現的「極權貪婪蒐刮民間資源,無所不吃」的社會現象。如今管言,竟將台大比喻作銅作鐵,夠作賤台大而不自知,亦有「為賦新詞強說怨」的調調兒。 再探民間農諺:「天無照甲子,人無照天理」,管言也只是斷章取義,用以鋪陳「台灣崩壞」為題,指出蔡政府「天無照甲子」,這群權力者「人無照天理」,才敢「拔管」。於是導致當事人抬出父母當「墊背」,面對鏡頭都泫然欲泣,盡毀當年國發會主委的「爺們」意氣風發形象。如此撐著一幅「怨天尤人」的委曲,竟也欲「強渡關山」圖長台大,真是人心不古。 其實,民間農諺全文是:「人若無照天理,天就無照甲子」,這是警世名言:人不可逆天,否則會受天譴;兩句前言後語是有因果關係,而不是兩句「形容詞」,用以描述自己的無辜。何況還把蔡政府喻為「天」,這種媚俗的錯用,有如妖言惑眾,非知識份子所應為也。 監委陳師孟近日針對海外專訪的管言管語,為文指出:「批政府貪婪,是顛倒是非、企圖先罵先贏」,應是中肯評論。從文化層次來看,在海外歪用台諺論述,扭曲「天理」,誣指「銅鐵」,自曝其短,尚不自知,卻猶然沾沾自喜,難道這是台大渴求的水準嗎?世風日下,世道崩毀,管爺們雖非始作俑者,然發揚光大之佼佼者乎。
林碧堯 2018-08-01
晚景淒涼和晚景淒慘,公私有別。

晚景淒涼和晚景淒慘,公私有別。

  據林政務委員估算,年資超過30年,目前月退俸可達近10萬元,年改上路後,首年將減為約8萬元,配合10年緩降,仍至少月領6萬7千元。圖/張家銘 公教年金改革7月1日生效前,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在六月中收到退休所得重算處分書後,以「三封信」表述心情,當他看到退休金最後被減3、4成時,很傷心、頗有「晚景淒涼」的感覺,慨嘆「已無法坐郵輪去美國參加同學會」矣。 不過,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針對性指出,根據李家同教授的年資推算,退休金比起很多勞工相對好。據林政務委員估算,年資超過30年,目前月退俸可達近10萬元,年改上路後,首年將減為約8萬元,配合10年緩降,仍至少月領6萬7千元。這就是「晚景淒涼」的客觀數據,至於淒不淒涼則是主觀的「感覺」。 公立大學榮譽教授退休,尚可坐領乾薪6萬7,可羨煞了私立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因為私校教授並無「私教年金」可領。退休金一次撥下,省吃儉用大約可「活」十年,過了七十五歲,晚景不只「淒涼」,而是「淒慘」。不少「裸退」的老教授,只有到處「兼課」賺鐘點費糊口,甚至年逾八十仍然拖著老邁的身子,欲罷不能,彳亍在校園。私校裡,「犬儒型」教授不可得,「乞儒型」的老教授已漸「尋常化」。 比較異常的,則是「霸儒型」的榮譽教授,本著「忠黨愛國」的光環,吃定了「系所」的年輕後進,倚老賣老,倚師賣師,霸佔「營養課」賺取鐘點費。每當新主任接事後,就昂然為排課「拜訪」,「理直氣壯」半命令式地提出「建議」:「我每月需要兩萬塊生活,排課就請看著辦」。(註:每月兩萬塊,確是最起碼的生活費用,那還能奢望「坐郵輪去美國參加同學會」?) 學生後輩當上系主任,誰敢不「尊師重道」呢?當然只有「恭敬不如從令」,這就是「系所大老」的身影。 如此「淒慘」的榮景,終於在他享受「米壽」大禮之後,因體力不支,才告「全退」,這也是他「不能也,非不為也」的遺憾。 一般私校的全職退休教授,大多以「清低」的生活在過晚年,當了一輩子的老師,實在沒面子也沒勇氣,吐出「晚景淒涼」的「淒慘」晚年實際情景,面對李家同教授的悠悠「淒涼」感覺,實在感慨萬千,也慚愧萬分! 林碧堯(東海大學退休教授)  
林碧堯 2018-07-19
風雲險惡中「寄居蟹」的現狀

風雲險惡中「寄居蟹」的現狀

    當寄居蟹找不到新殼時,正是陷入生死關頭的險境。值此歷史性轉機的時刻,與其護殼戴殼貼地爬行,「維持現狀」以待斃,何不換制新衣,昂然起立面世?這是寄居蟹「脫胎換骨」的時機,也是台灣尋走正常大道的時刻。圖/取材自pixabay《民報》影像合成   台灣,現在是藉殼上市的「非正常國家」,猶如寄居蟹搖著「非國家」的名號旗幟,爬行在世界舞台上,「朋友」越來越少,處境越來越險惡。 巴拿馬在小英政府執政週年祭,選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正式邦交,結束百餘年對「中華民國」的「傳統邦誼」。外交部發表譴責聲明,小英政府遷怒於北京,民間多方面指責巴拿馬政府。反正不是罪在北京,就是責怪巴拿馬愛財,台灣好無辜!這就是台灣官方觀點的國際現勢。 其實,中華民國在1971年被驅逐出聯合國後,外交處境就每下愈況,連「鄰居近親」都翻臉了,只靠「遠朋」的「金援道義」在維持,成為沒有主體意識的「亞細亞的孤兒」。到了李登輝時代,以「中華民國在台灣」宣示台灣的主體意識,台灣就變成了世界舞台上的寄居蟹:頂著「中華民國」的空外殼,推行民主,發展工業經濟。然而一道護身用的「戒急用忍」戒律在中國開放改革浪潮衝擊下,逐漸被瓦解。寄居蟹的子民,透過工商業開始「反攻大陸」,開拓「腐食市場」,卻形成資敵養敵後的「大陸的崛起」。中國開始虎視眈眈地展示政治野心,馬政府為了「維持現狀」,「溫良恭簡讓」地獻出對「一中」的忠誠。新時代的子民們,眼見「虎口」逼近眼前,奮而把選票投給努力捍衛中華民國的另個「維持現狀」的政黨。 身為寄居蟹的小英政府不忘競選諾言,一直努力要擦亮背上「中華民國」這塊招牌,以「維持現狀」。於是對內推出「年金改革」、「司法改造」、「黨產歸零」等等政策,但礙於背負空殼的包袱,頗有治絲愈棼之困;對外,小英的善意並不符北京胃囗,以商逼政,對台輸出「白蟻黑螂」策略,讓小英政府的民調搖搖欲墮。小英的閣揆雖祭出「中華民國台灣」的新殼名稱,卻根本無濟於事。 恐龍眼中的小英,看來似「溫良」,卻「不恭不讓」,於是趁「島內民心不穩」,「中國白蟻黑螂」趁勢「能撈就撈、能混就混」全面攻城掠地之際,開始在國際舞台上消滅「中華民國」,擊碎寄居蟹背上的殼,從非洲小國到南美大國,大小通破,外合裡應以達「拖跨這個政府」為目的。 寄居蟹的困境就是出在背上「中華民國」這個殼,對內一切改革都困死在「中華民國」這個體制裡,形成「穿著馬褂修改馬褂、穿著旗袍修改旗袍」的窘態;綠營的支持者,都已開始浮現「爛兄爛妹」的政局疑慮。對外硬撐「中華民國」這塊空殼欺世盜名,隱居爬行在地球遙遠的角落。如今,北京已出重拳碎殼,一舉擒下和「中華民國」建交逾百年的巴拿馬,頗有肅清台灣寄居蟹之勢。寄居蟹夢中的「保持現狀」顯然已被改變,只是當局者仍然著迷苟安而已。 當寄居蟹找不到新殼時,正是陷入生死關頭的險境。值此歷史性轉機的時刻,與其護殼戴殼貼地爬行,「維持現狀」以待斃,何不換制新衣,昂然起立面世?這是寄居蟹「脫胎換骨」的時機,也是台灣尋走正常大道的時刻。 年前飄揚全台灣的「美麗島」旋律,似已遠逸不在;現在何不唱出「台灣翠青」,為台灣重生?
林碧堯 2017-06-19
反核 廢核 核廢

反核 廢核 核廢

上週在大雨之中,民眾仍上街參與廢核遊行活動,表達反核立場。(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 台灣環保運動的切入點是從反核開始的,九○年代的夏潮和新環境基金會是播種者,啟蒙了台灣的環保意識和反核理念。解嚴後,台灣環保聯盟「起而行」,結合民主運動的翻滾,將反核帶入社會運動成為「新潮流」,北從金山、萬里,南到恒春,以及後來居上的貢寮,成功結合核廠附近居民的反核自救會,浩浩蕩蕩成為台北街頭年年上演的「民主擾動」,將「社會權」的意識帶進台灣社會。政黨首次輪替後,帶有民主教育的「核四公投」成為社會運動的新焦點;政黨再次輪替,「核四封存」終達到反核的初步具體效果,但距「非核家園」依舊遙遠。 台灣的核廢問題,首於一九八八年由「新環境」的反核「仙角」結合蘭嶼長老教會的年輕牧師,發起「二二○反核廢驅逐蘭嶼惡靈運動」而呈現「環境正義」的覺醒。當反核成為社會運動浪潮後,參與台北的蘭嶼反核隊伍更成為媒體的焦點,蘭嶼的「雅美」族名也在「自治」的意識下,改為「達悟」(Tao)族。核廢議題,除了「環境正義」的訴求外,台灣的反核運動是希望藉此阻住「核電肛門」,以達廢核的效果。至於核廢的處理,那是執政黨該挑的擔子,反核團體很少「越俎代庖」,非政府組織(NGO) 通常力不及此。 從黨外開始,民進黨的初階段成長一直和反核運動「常相左右」。如今將再度執政,當年環保聯盟的重量級策士即將入閣擔任要職,對於核廢的本質應當非常清楚。而當年用來「鞭策」國民黨的「髒彈」,已經快要落到民進黨的頭上,這是新內閣無法逃避的燙手山芋,因此務必謹慎以對,新政務委員更該謹言慎行。 核廢不只是政治難題,更是目前科技的「金光死角」,小英內閣成員尚未就任就輕易對核廢政策「指三道四」,亦顯現出新執政團隊可能出現的紀律問題。核廢幾乎是挑戰人類文明的辣手問題,台灣已屆核廠除役的階段,核廢也不是簡單由「無人島」吃得下的小問題,所以要談除役,非同時談核廢不可。 目前台電設立的核一乾貯場,並不能解決核一廠的核廢難題,這是新執政團隊要發揮智力解決的挑戰,而且困難度比在野時複雜得多。若粗心大意的話,當年一起走街頭的戰友都可能反目成仇,那就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警惕。﹙作者為東海大學退休教授)
林碧堯 2016-03-19
奉北京為正朔的連戰抗日史觀

奉北京為正朔的連戰抗日史觀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左)31日下午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會見大陸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右),兩人都談及抗戰歷史。資料畫面:中央社   中國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閱兵,其紀念方式和格調與歐洲的VJ70大異其趣,前者耀武揚威,後者榮耀和平。至於台灣幾乎都是針對連戰出席該閱兵所引發的藍調「賣國求榮」哀嚎,似有成為歷史泡沫的危機,但這是微視觀(Microscopic Aspect) 的反應。 如果站在巨視觀(Macroscopic Aspect) 的歷史長河來看,中國藉此閱兵大典是在向世界展示: 習皇登基大典。整肅異己從薄熙來到周永康到令計劃,應是已到江山底定大功告成的局面,習皇以此昭告天下。 中國的改朝換代,由PRC正式接收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果實,亦即正式消滅了ROC的遺絮,現場的ROC官民以行動表達「奉正朔」的肯定,連戰以黨職之尊現身,更是畫龍點睛。 中國向西方世界「秀肌肉」(西方媒體用語),展示要掃除百年積弱之國恥,更有爭霸天下的雄心壯志,即使背書大國只有蘇俄和南韓,「東方龍」再起是不爭事實。英國《衛報》評論直指:「中國此次舉行閱兵,目的並非為了宣揚和平,而是炫耀其軍事實力。」這次閱兵展示的「航母殺手」:東風21D導彈,《金融時報》亦認為:「中國擁有這種導彈,將威脅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平衡。」評述都算中肯,因此版面都很收斂。 不過,台灣的絕大部分媒體仍只針對連戰的言行展開論戰,彷彿「國共內戰」搬到台灣重演。焦點卻是抗日誰主戰的「茶壺風波」,管爺們的「腳倉」論最寫實,正如「管爺不知亡國恨,隔海猶唱滿江紅」的豪氣。 根據報導,連戰在北京的言行,最受爭議的交心語彙有「共用史料、共寫史書」和「一十四年血淚史,贏得醒獅萬世名」,藍綠政客大都「凍賣條」而跳腳。主要是,前者等同承認中共的「中華民國斷代史論」,亦即已消滅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這也是93大閱兵的主軸之一。至於「一十四年血淚史」,對中國共產黨而言,還算折壽吧;1927年「南昌起義」才是起點,但是一句「贏得醒獅萬世名」已足讓習皇喜孜孜矣。 「中華民國」被北京「醒獅」消化到屍骨無存,這也是連家三代的「純種」遺傳表現吧!難怪會被台灣藍綠定位於等同秦檜的歷史位階。即使如此,也只屬自我安慰的情緒而已! 跳開國共的恩怨情仇,回到歷史「課綱」上,站在台灣的觀點上審視國共的「抗日」史,雙方論述都充滿謊言傳奇的「各自表述」。閱兵前夕的習連會,連戰拋出「兩岸共同光復台灣」論就是代表作,國共雙方都在說謊搶功。回溯中共從1921年創黨「叛亂」開始,到1931年的918事變,均屬國共內戰時期,雙方均無心戀戰於「抗日」而坐視「國土」淪陷。直到1936年,在蘇聯「老大哥」的「逼蔣抗日」指導方針下,演出西安事變,才表面上以「八路軍」應局,實際上卻是「以日耗蔣」的黨爭算計。 1941年珍珠港事件,在美誘導下,蔣介石才正式投入二戰戰場,經背腹受敵重大折損之後,慘然嬴得戰勝國的地位,但是國府政權迅速被瓦解而被取代。所以中共崛起到取得中國政權應當感激日本才對,怎知戰後70年還恩將仇報,真是得了便宜又賣乖。這種課綱都不可能成為國共的歷史課本。 最近,台灣的教育部課綱「微調」才讓年輕學子義憤填膺,而掀起一波教改社運,讓大人們自嘆不如。這次連戰以實際行動「巨調」抗日課綱,是標準「吃碗內看碗外」的吃裡扒外行徑,但是「大人們」的反應卻只陷入微視觀的歷史茶壺風波而已。整個社會仍然姑息容忍多位以行動去唱和北京消滅中華民國的政客,卻又厚顏回來台灣坐享中華民國的高薪厚祿,這樣的台灣政局似乎不只道德淪喪、價值錯亂而已。由此亦可見,轉型正義在中國文化的醬缸中是非常高難度的課題。
林碧堯 2015-09-08
草間彌生在台中

草間彌生在台中

    自戀庭園。 首次「遇見」草間彌生是在日本直島,那「麻點南瓜」屹立在碼頭迎客,確實貼心耀眼。 殊不知,草間彌生首站在台灣,早已在年初現身於高雄,偏偏「神隱」在台灣主流媒體之中,直到「口傳」才獲知六月要到台中,這也是亞洲巡迴展的最後一站。機會難得,那當然非把握住機會欣賞不可,因為四月的四國旅遊時,錯過良機專訪,但團中兩位年輕少年人趁候車船的空檔,冒雨前往「麻點南瓜」的本尊朝聖,然後滿臉雨水透露出喜悅和滿足跑回車上,可見這粒南瓜的名氣實在名聞遐邇,魅力無窮。 趁著中小學放暑假之前,走一趟台灣美術館(俗稱國美館),入館大廳的白點紅球要比黑點南瓜更討喜。展覽室的「圓點」圖騰,乍現有如馬蒂斯的樹葉圖騰,讓生活空間繽紛亮麗。走進黑白線條構成的「愛與和平」,那正是草間彌生的心底世界,細膩多元重覆的構圖,正如「女人心,海底針」般的玄奧,平常人都把它深藏,草間耐心地透過筆劃展現出來。這部分和梵谷又有些神似,都透過畫筆解放自己的心靈。最多釆多姿的「鏡射」作品,她把「萬花筒」藝術發輝得淋漓盡致,簡單的「天梯」連物理學家都佩服。如果她有機會接觸到雷射藝術,相信她也會大放異采。 草間彌生比梵谷幸運得多,學院賦給她相當豐富的表達工具,充滿愛的心靈並未受到教條的桎梏,從早年前衛反戰開始,她就走不平凡的步伐,至今她依然故我!被譽為日本國寶級藝術家,絕非浪得虛名。 台灣雖已擁有三件她的作品,但在「菜市場化」的主流媒體生態下,都好像「藏諸名山」般默默地存在著,實在暴殄天物。幸好,這次展出的導覽手冊作了簡短的介紹,歉然告知自己:應該找個機會實地觀賞才對。 生活空間的公共藝術,這是生活品質的另種指標,走在歐洲都會街道,就可體會出來。然而,「草間彌生」在台中並不熱場,南台灣的「草間彌生」更鮮為人知,可見台灣的公共空間藝術尚存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連結資訊 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台灣站
林碧堯 2015-07-07
揚棄奴化教育的「標準課綱」

揚棄奴化教育的「標準課綱」

林碧堯  東海大學退休教授 2015-06-04 11:10 奴化教育是反人性的,也是獨裁和殖民體制的工具,「標準課綱」成了合法的掩護體。 目前的老一代,無不是在「標準課綱」下受教育,在「標準課綱」薰陶下成長老化,即使多少會有內在的掙扎,但畢竟是「順道者昌」的「順民」,明知從「仇匪」到「親匪」的「標準課綱」在變化,亦只能徒呼負負。如今,中學生都已出來反部訂課綱,老一代該有責任把歷史軌跡交代清楚,以供參考。 六十年前,父母高期待地送子女進小學,然而在當時「標準課綱」下的第一課就是:「我是中國人,你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天天都要唸一遍。早上升旗典禮就得大合唱:反共,反共,反攻呼依死*…。課堂裡的音樂課,五音不全地教唱:消滅共匪,炒蕃籤*…。萬惡共匪的塑像,至今歷歷在目。 鄉下廟庭廣場的戲碼,除了南北管大戲和布袋戲外,不時加演「陸光劇團」的時代戲碼,無不以「反攻大陸」和「殺朱拔毛」為主。內容不脫萬惡共匪的描述,和民族救星的偉大,戲尾則在國軍口含血刃,手提匪首的血腥中謝幕。這也是「仇匪恨匪」教材的課外活動。老一代就這樣在「仇恨的教育」中度過童年。 中學課本唯一的就是「部訂標準本」,更是考試的「聖經」,不可踰越,這部分連龍應台都說過了:「我們從小被教育這個小島代表整個中國。我們成長在一個矛盾的環境中,總是在學習我們不曾擁有的東西,卻假裝你周圍的東西並不存在」。她的代表性詮釋正是「部訂標準本」的毒害。這種「反人性的教育」遺毒,並不只局限於國內 七零年代到美國唸書,看到中國人就會聯想到「萬惡的共匪」,避之唯恐不及,更不用談任何的「接觸」,即使聽聽「黃河」和「梁祝」交響曲,都會擔心「隔牆有耳」,因為不知同是台灣留學生中藏有那位「職業學生」。「匪諜就在你身邊」的「基本教材」,如影隨形,即使到海外都擺脫不了。 解除戒嚴後,局勢即使已改變,「兩岸交流」又成新的「標準課綱」,但在學校宴請「學術交流」下的中國學者時,要和「共匪」一起吃飯「交流」,再豐盛的佳餚和「友誼」,都如同雞肋矣!可見教育部的「標準課綱」遺毒,真是既深且久遠。 如今,台灣已是自由民主的年代,早該走出獨裁體制下的奴性教育課綱,邁向民主自由的人性教育。揚棄「反人性的教育」課綱,正是中學生反「標準課綱」的基本訴求,值得肯定。 *註:鄉下小孩唱標準國語:「反攻大陸去」和「殺漢奸」的走音。
林碧堯 2015-06-04
奇美博物館終於迎頭趕上

奇美博物館終於迎頭趕上

 林碧堯 (東海大學退休教授) 2015-05-18 10:00    奇美博物館成立於1992年,2014年遷移至臺南都會博物館園區奇美館,今年正式對外開放,其前景與發展都是眾目所盼! (翻攝自奇美博物館官網)   逛在哥本哈根街頭,總會走進嘉仕伯博物館(Ny Carlsberg Glyptotek),除了欣賞即期特展外,在中庭的庭園咖啡店歇歇腳,甚至中午簡餐,都可以感受到丹麥富商特有的品質,也好幾次都會聯想到台灣的「奇美」,那時的奇美博物館尚未走出仁德廠區。 今年四月上旬初訪日本岡山的倉敷美觀區,走進倉敷館觀光案內所就遇見「西洋美女」(圖二)迎客,看來不像是複製品,但也立刻印証倉敷是日本首先引進西洋近代美術的據點,而最賦盛名的就在大原美術館。 兩尊巨大的意大利銅彫當門神,氣勢已不凡,館內珍藏品以印象派大作當鎮館之寶,那是館主大原孫三郎(倉敷紡織) 託付西洋畫畫家兒島虎次郎親自由世界各地蒐集約100多幅的當代的西洋,及中東美術畫作,首開日本美術西洋風之先河,也初償大原回饋社會的心願。隨著事業版圖的拓展,大原美術館除了本館外,逐漸擴展完成工藝館、東洋館、分館、兒島虎次郎記念館及新溪園和博物館商店,讓倉敷的白壁文化增添了濃濃的藝文氣息。大原美術館就這樣守護著大原孫三郎的故鄉,好浪漫!當然,除了「在地」巨賈的心願和付出之外,地方政府的全力配合,才能造就出當今倉敷的內外皆美。   圖一 新奇美博物館頗具發展空間。 年初即聞奇美博物館遷館完成,並交給台南市政府後,正式對外開放,這是許文龍先生為台灣「在地」走出漂亮的第一步,所以特別趁四月下旬「春季之旅」前往拜訪。座落在遠離市囂的都會公園,奇美新館的確是美侖美奐,尤其是從阿波羅噴泉廣場,連接奧林帕斯橋到繆思廣場的空間,實屬得天獨厚,加上週邊腹地,足夠進一步的完整規劃與發展。 館內人潮洶湧,有點像趕集的潮流,駐足品賞的比例並不高。比起舊館,空間寬敞許多,不過陳列展示的格局,似乎沒太大的改變。例如兩幅夏卡爾(Marc Chagall) 可「獨當一面」的 作品和一件古董傢俱擺在一起,難免失色。比起安藤地中美術館的一壁一畫的展示空間,夏卡爾在奇美就太委曲了。樂器廳該是奇美最足以自豪的特色招牌,但是把名琴擺在「工作室」般的空間裡,未免太委曲了吧?何況奇美尚有交響樂團;如何讓名琴展示也能襯托出音樂的美,這種空間設計可能是比較大的挑戰吧? 圖二 倉敷把西畫帶進日本,這是倉敷遊客中心的西洋美女。 奇美博物館的珍藏內容,份量是夠的。不過,比起大原美術館五個分館的設計,參觀奇美就會顯露出時空的壓迫感。同樣是羅丹廳,嘉仕伯就讓人感受親切多了!博物館的空間設計,確是大學問。 嘉仕伯博物館成立於1888年,大原美術館成立於1930年,奇美博物館雖成立於1992年,而在2015年剛走出公共文化財的第一步,其前景與發展都是眾目所盼!台南是台灣的文化首都,應足以接下這件文化的榮譽棒才對。目前,台灣似乎只有一個「故宮」才算博物館,奇美應有機會出頭天!  圖三 大原美術館分館前的「石敢當」,也是路標。圖四 大原美術館本館前的門神:羅丹的「加萊義民」。
林碧堯 2015-05-18
安藤的聖殿 直島地中美術館

安藤的聖殿 直島地中美術館

林碧堯  東海大學退休教授 2015-04-19 15:52 仿莫內的荷塘。 直島位於四國的瀨戶內海之上,曾是放逐崇德天皇(平安末期) 的日本「火燒島」 ,在明治維新後更是三菱財閥的採銅精鍊場,但好景不常而逐漸沒落。 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福武書店經營者:福武總一郎(岡山縣人) 發跡後注資啟動「直島文化村構想」計畫,邀請包含安藤忠雄在內的重要建築家、藝術家一起實現這項計畫。隨著2005年地中美術館、2010年李禹煥美術館的開館,加上島內新開設各種文創產業,直島搖身一變、成為了世界性的新銳藝術基地,更被英國旅遊雜誌《Traveler》選為「世界上最值得旅遊的七個文化名勝」。這一個人口不足4,000人的小島,已經成為每年瀨戶內海藝術季的重鎮。 讓直島聲名大噪的兩位日本怪傑大師,一是麻點藝術家:草間彌生,代表作是兩粒耀眼的金和黃南瓜;另一是地下建築師:安藤忠雄,代表作就是地中美術館。安藤以高工的學歷能擁進世界級的大師之列,絕非浪得虛名,瀨戶內海地區更是他揮灑的空間。 直島地中美術館,蓋得很像「古墓奇兵」的地下空間般的奇特和詭異,但因它是活人的空間,所以用幾何圖形的天窗採光,也是安藤最拿手的光影藝術的源泉。美術館的展品以光影畫作為主,在日本當然屬於珍藏。呈現「讓欣賞者進入作品中」的理念,地中美術館的展示功能,安藤做到了! 不過,進館欣賞的過程,卻有如聖潔的宗教儀式:脫鞋、禁聲禁語、連牆壁都不能碰、當然更不能攝影,只能配合「參觀」。導覽人員一襲制服,加上有如祭司般的舉止,八人一組輪流「參拜」,這種藝術欣賞太「形而上學」了,神聖到喧賓奪主,心靈反而受到禁錮般地不自在。這樣聖殿式的美術館似乎在「貢奉」著安藤的哲學,不知是否其設計本意? 安藤在島上的另一傑作就是李禹煥(韓裔) 美術館,格局較小,只能算是安藤的「小廟」。不過,其館外的展示空間和作品,豁然開朗多多。島上還有多處文創據點,都是年輕人的最愛,這個島值得列入定點旅遊。 交通船進出宮浦港,細雨中的草間彌生南瓜:千瘡百孔地躺漾在海波的光影中,反而釋放出另一種解放的舒態。 附註:台北市的文創三大爛餅,真是匪夷所思。官耶們,何妨到直島取經。 圖:坑道式出入口。 圖:宮浦港的草間彌生作品。
林碧堯 201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