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憲相關文章

和平與正義之間

和平與正義之間

和平與正義之間 2024年3月9日教宗方濟各關於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引發了廣泛討論,他稱讚那些「有勇氣舉起白旗的人」為「最強大的人」,此言論立即遭遇了強大的爭論。一些評論認為這是一種天真的和平主義表態,而另一些則視其為深思熟慮的戰略。 《戰爭論》的作者克勞塞維茨說:戰爭的邏輯就是「走向極端」,只有透過政治重新引發衝突,才能防止交戰雙方被消滅。武器正在不斷發展,隨著核子戰爭使用的可能,今天政治的反應很可能為時已晚,因此電影《魔鬼終結者》中指出:「世界末日已經開始」。教宗方濟各之前的演講懇求普丁重返談判桌時,提到「核升級的風險」,並譴責了導致衝突加劇的「暴力螺旋」 。 早期神學家如聖奧古斯丁曾捍衛使用武力的合法性,認為在某些條件下,戰爭是為了恢復和平而必要的。教宗方濟各似乎對這種「正義戰爭」的概念提出了質疑,他在其通諭明確表示「不能再將戰爭視為解決方案」。 這種和平主義的立場在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背景下是否切實可行,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隨著武器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核武器的存在,戰爭的規模和後果可能已經超出了傳統政治解決方案的範疇。 就台灣而言,所謂對那些「有勇氣舉起白旗的人」的讚揚,雖然有不少人投票給藍白政黨,但大多數的台灣人應該不能接受這個觀點,這種看似高尚的和平主義立場在台灣顯示出其深刻的問題和限制。 台灣面臨的不僅是一場潛在的軍事衝突,而是涉及主權、民主價值和國際秩序的根本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單純提倡「舉起白旗」可能會被解讀為對侵略行為的默許,甚至是一種投降的態度。這不僅背離了捍衛民主和自由的基本原則,也可能鼓勵侵略者進一步的侵犯行為。 從更深層次來看,教宗方濟各的立場忽視了一個關鍵問題:當和平主義成為一種「被動的容忍,而非積極的抵抗」時,它可能會變成對不公正的默許。在台灣的情境下,這種立場顯得尤其危險,因為它可能削弱國際社會對台灣民主體制和自由生活方式的支持。 更嚴厲地說,這種和平論的盲點在於它忽略了歷史的教訓:面對侵略和壓迫,沉默和退讓往往不會帶來和平,反而可能鼓勵更多的侵犯行為。對於台灣而言,這不僅是一場關於領土的爭議,更是一場關於價值、身份和未來方向的鬥爭。 如果害怕死亡或互相毀滅就放棄抵抗,這樣也不會有基督教的誕生,「犧牲捍衛價值不就是基督教核心的精神」,消極的和平主義在歷史上已經有太多血的教訓。在歷史上,和平談判的破裂和被背叛的案例為數眾多,這些事件往往以悲劇收場,給人類留下了深刻的教訓。例如,慕尼黑協定就是一次著名的和平談判失敗的案例,當時英、法等國為了避免與納粹德國的戰爭,同意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然而,這一讓步並未帶來和平,反而使希特勒更加肆無忌憚,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基督犧牲和天主教的精神在於其對愛、和解與犧牲的高度重視。耶穌基督的教義和最終的犧牲象徵著對人類罪惡的赦免和對和平與愛的極致追求。然而,這種追求並不意味著對不義的容忍或無條件的屈服。我們應當認識到,真正的和平不僅僅是沒有戰爭,更是建立在正義、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之上的積極狀態。和平需要勇氣和智慧去爭取和維護,有時甚至需要犧牲,正如基督為了人類的救贖所做的那樣。 因此,在面對侵犯和不義時,天主教徒被呼召不僅要追求和平,更要堅持正義。這種立場鼓勵我們在面對衝突和不公時,既要有寬容和諒解的心,也要有捍衛真理和正義的勇氣。在這個意義上,和平與正義之間應當是相輔相成的,而非相互排斥。
李忠憲 2024-03-14
預測的藝術:批判性思考與自我反思

預測的藝術:批判性思考與自我反思

預測的藝術:批判性思考與自我反思 我曾經預測並做對幾件事情,因此常常有些人會誇張謬讚我是先知,預測是我們一生避免不了的工作。念甚麼科系? 找什麼工作?與誰結婚?要不要有小孩?買台積電會賺錢嗎?幾塊的時候買?要買房子嗎?買在哪裡? 因為父親幾次錯誤的預測與行動,家裡負債累累,投射的結果,我們家小孩理財投資都十分保守,覺得浪費時間得不償失,工作多年來只會買綠角推薦的ETF 和 006208。投射不一定會掩蓋物體的本質,甚至可以有助於理解它,從錯誤和失敗的經驗也能得到獨特的看法。 很多人鼓勵別人思考,其實令人膽戰心驚。邀請人們為自己思考,除非他們做得很好,否則他們最終可能會「相信更多的謊言」,而不是「察覺真相」。更可怕的是他們會更加相信他們自己,因為這些想法將是他們的,他們會擁有它們,而「自己的想法」往往比「真實的想法」更有吸引力。 熟練和不熟練的批判性思考的區別,並不是他們使用的原則不同,而是對它們的理解更深入,應用更仔細。批判性思維工具沒有錯,問題出在使用者身上,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麼?他們是傻瓜嗎?很多人都很聰明,這就是他們可以為顯然看來很愚蠢的事情,創造聰明的愚蠢合理化。 聰明地行動需要的不僅僅是「智慧」,還需要「完整」,很多問題確實存在於邏輯思考推論的細節上。固執妄想者很少有惡意,他們可能擁有所有必要的批判性思維技能,但缺乏思考的關鍵美德,尤其是「誠實」和「精確」。我們必須真誠地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並且我們必須要求事實和推論的精準度,至關重要的是絕對不能讓慾望和偏見成為阻礙。 對自己的理論產生情感依戀,這使他們對明顯的缺陷視而不見。他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他們的信仰給了他們一種使命感,他們的邊緣性被提升為特殊性。自我思考比質疑他人的主張更難,尤其現在的網路世界中,往往許多人在三言兩語之下就得到結論,這樣的情形更加嚴重。思考是嚴肅而危險,隨便得到所謂「自己的想法」會讓自己陷入絕境。與財團一樣富有的邪教和「兒童福利團體」,跟詐騙集團的手法一樣,專門吸引喜歡「自己的想法」的人。所有的感知都是投射,相關的危險從根本上是知識固有的架構:“偏執是知識的影子。” 區分正確與錯誤、健康與病態投射的標準是什麼?自我反思的能力是其中的核心。那些更了解自己並學會接受這些知識的人不太願意盲目地將自己的衝動向外投射,然後將它們視為陌生的東西來對抗。自我反思伴隨著對理解主題,持有不同方式的開放態度。雖然自己的投影不能輕易地與物體進行比較,但自己的投影可以根據他人的投影來校正。每一個感知、每一個判斷,都必須先對物件進行分類,沒有任何判斷本身是完全不帶有偏執的,每一個真理都必須從中得救。當我們超越個人判斷時,固體就會變得液化。瘋狂的人不是那些讓事物繼續前進的人,而是那些無法推動事物的人:“真正的瘋狂在於不動。” 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警惕對自己理論的情感依戀,避免忽視明顯的缺陷。這種自我確認的偏差,使得個人的信念變得更加根深蒂固,難以質疑。在當今網路世界,輕易得出結論的現象尤為嚴重,使得獨立思考變得更加困難和危險。面對這樣的挑戰,知識的追求不應該被偏見和慾望所蒙蔽,而應該建立在自我反思和對事物本質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透過培養對自我和周圍世界的深刻理解,我們才能夠分辨健康和病態的投射,並最終達到真正的智慧。如此,我們將能夠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做出更明智、更負責任的選擇。
李忠憲 2024-03-13
留學美國或歐洲

留學美國或歐洲

留學美國或歐洲 最近在Line群組面有些對話: A的小孩在美國發展; B說:在台灣的機會多,生活舒適。但在美國可以培養的眼界,是台灣完完全全不能比的。 A: 眼界、眼界、眼界、很重要!! 我加上一句:建議如果年輕時可以去歐洲住一段時間,人生觀會改變很多! C補充說: Americans innovate; Europeans regulate; B加上:Chinese imitate; C再加上:Taiwanese reinvent. 短短的對話展現台灣人對這個世界認識的哲學觀。 去歐洲對我的一生影響很大,本來我並不是像我現在這樣的人。 美國就是一直新創衝衝衝,像愛蘭德的「阿特拉斯聳聳肩」,極端的資本主義;而歐洲完全不一樣,社會主義左派的發源地。 資本主義社會強調才華出眾的人因其能力而享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認可,所謂精英主義的核心觀點。 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有一個神話,講述所有公民均為大地之子,但神給他們的靈魂摻入了不同的金屬,造成了貴賤之分。這種劃分通常通過家族遺傳,成為了構建共和國的三個社會階層的基礎。雖然理論上階級之間的流動是可能的,但是例外而非常態。 今天我們不再相信靈魂中有不同的金屬,古老的神話被一個更現代、更微妙的神話所替代——才能的神話,基於生物學中的DNA,在現代民主國家中,堅持精英主義並據此分配資源,「誰有才能,誰沒有」成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關於社會金錢和資源分配的概念,我一直搞不清楚,像我爸這樣的工人,每天工作10到12個小時,幾乎全年無休,收入遠遠比不上我,我還吃飽太閒去跑馬拉松,想來想去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一句表面正義、但似乎悲觀的口號:「只要夠努力,就能獲得任何東西。」但什麼是衡量努力和表現的最佳方法?輪胎師傅、建築工人或重症護士的努力未必比教授、醫生或億萬富翁少。 我們的才能發展應該帶來幸福,我們不應該因為某人特別擅長某事或對我們的「自然」極限感到絕望,像最近幾天我都一直在擔心下個禮拜的萬金石馬拉松會被關門,這大概是我「自然」的極限,有些事情是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太大的進展。 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問自己:在什麼工作找到快樂、挑戰、和自我滿足。我們應該建立一個社會,讓盡可能多的人能夠實現這一目標。 精英主義的核心觀點,即基於個人才能和努力來分配資源和認可。儘管這種分配方式看起來公平,但實際上忽略了出身和社會背景的重要性,導致了不公平和絕望。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發展自己的才能。 愛蘭德(Ayn Rand)宣揚理性自我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極端形式,社會的精英(創造者、發明者和企業家)因為受到過度稅收和政府干預的壓迫而選擇「退縮」,讓社會體驗沒有他們的存在。愛蘭德的哲學強調個人成就和自由市場原則,認為人應該根據他們的才能和貢獻獲得相應的報酬,而不考慮平等或社會福祉,這是美國資本主義社會最核心的哲學思想。 台灣去歐洲唸書的人比不上去美國多,而且以文组居多。我總覺得台灣應該要多一些念理工科的人跑去歐洲唸書,這對於台灣的未來會有很大的影響。 關於個人與社會、公正與效率、自由與責任之間,美國與歐洲有不同的價值觀。 Americans innovate; Europeans regulate; Chinese imitate; Taiwanese reinvent. 真的非常貼切!
李忠憲 2024-03-10
台灣發大財

台灣發大財

台灣發大財 股市上20,000點,我沒有台積電的股票,也沒有聯發科技的股票,當年因為也沒有任何一張聯發科技的的股票,被罵說憑什麼出來反對紫光買聯發科技,要買的人說好,要賣的人也說好,政府也說可以,你們在反對什麼? 我是台灣人,當台灣股市賺錢的時候,周圍的相關產業都會受益,還有稅收會增加,薪水也會提高,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櫥窗。 有財經媒體要採訪我,我不好意思答應,因為我只買一隻006208,我做什麼事情都很笨,放了很久很久,大概都是50以下的時候買的,現在90了! 什麼是台灣發大財? 這就是台灣發大財!
李忠憲 2024-03-09
東京馬上的黑色旗幟

東京馬上的黑色旗幟

東京馬上的黑色旗幟 東京馬拉松時沿路看到好幾次「時代革命、光復香港」的黑色旗幟,我在德國時認識好幾個因為擔心九七回歸而全家移民德國的香港人。後來香港的經濟因中國的崛起,突然變得很好,一些香港人又跑回去,但有個香港朋友不為所動,他說那是短暫的,我想他了解中國人是什麼樣子。 以前常常聽他講,英國人統治下的香港沒有民主,但有法治和自由,如果中國人統治的話就什麼通通都沒有,果然因為一時經濟繁榮而回去香港的人,現在就面臨最後被中國統治,失去自由繁榮的日子。 獨裁的時候效率很高,但因為很不可靠,一旦反轉墜落也很快。獨裁政權因為權力集中不透明,缺乏修正和制衡的機制,尤其接班人的問題更是致命傷,沒有一個專制的體制例外,中國當然一樣啊! 當時香港200萬人上街頭抗議,成千上萬勇敢的年輕人在這個「時代革命」,為什麼他們要承擔這樣的責任,為那塊土地的自由犧牲奉獻? 最近三月太陽花和野百合都在聚會,雖然收到邀請,因為地點都在台北市我都沒有辦法參加。年輕時到野百合運動的中正廟去靜坐,順利離開沒有衝突,沒有看到任何鎮暴警察的影子。太陽花的時候,情況相當的緊張,連上去看自己兩個在立法院旁邊的道路上待了多天的碩士班研究生,在美國的同學還擔心的提醒我:千萬要小心,這場運動最後也和平收場。 數位時代的進步對台灣的未來有很大的影響,當舒適、便利和依賴變成我們的生活方式,如果不知道反抗,數位獨裁將決定我們所有人的命運。 每一場革命都是在街頭發生,自由、民主、人權都是用鮮血換來。從鄧小平開始對香港設計的一國兩制,一直都是中國希望台灣成為下一個。現在香港的模式,也是中國希望台灣成為下一個的樣子,而台灣也真的走在這條路上。 不知道將來有一天會不會在東京馬拉松賽道的旁邊出現「時代革命、光復台灣」,當年香港可是有二百萬人走上街頭,他們並不是束手待斃,但絲毫沒有影響到任何結果,台灣人有比香港人勇敢,比香港人聰明嗎? 整個賽道42公里的路上,我看到了三次黑色的旗幟,每次都覺得驚心膽跳,這會不會是台灣人未來的命運?
李忠憲 2024-03-09
虛榮

虛榮

虛榮 兩個禮拜前跟一個大學同學吃飯,他是我們這一屆聯考錄取前幾名的同學,我錄取的分數比最低錄取分數多了20幾分,他的分數比我還多20幾分。 他是我很好的朋友,幾乎每次去台北都會找他吃飯,他也有在看我的臉書,他說高中開始也是過我那種類似的生活,每天九點睡覺,然後早上很早就起來。不過他說他國中都在玩,因為考高中很容易,不像我從國中一年級就開始。 我一直自認為自己不聰明,除了智力測驗分數沒有很高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高中聯考,南部的很多省中都是大學聯考的集中營,從一進去開始編班就按照高中聯考的分數,你的座號就知道你高中聯考是第幾名,然後二年級的編班,按照一年級的成績,三年級的編班按照二年級的成績。 我國中認真成這樣,可能是全台灣自我控制、最規律生活的幾個人之一,高中聯考也只考了全校三十幾名。那一天跟好幾個我們這一屆高中畢業聯考前幾名的同學一起吃飯,聽他們講這些往事,我才又回想起來。 這個聯考集中營很有趣,每個月的月考基本上都會讓全校前幾名的同學上司令台去領獎狀,在這個集中營我過得倒還蠻舒服的,每個月都會上台去看下面那幾千人,感覺非常好,好像自己是什麼非常重要的人物。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得到虛榮的感覺,強化的程度是無與倫比,有的人就因為這樣驕傲迷失了一輩子,我想我在唸完博士回來,我的許多同學可能也是因為這樣在30歲的時候就對真實人生不知所措了,才會開始尋求宗教的寄托。 我好像以前寫過好幾篇文章,說聯考沒有勝利者,每個人都深受其害,能夠解脫的人並不多,甚至一輩子在那種聯考集中營的幻想當中,不了解世界真實的情況。 我記得之前有機會跟學長們一起吃飯,有寫過成功的獸醫師遇到考上台大醫學系的高中同學,展現出那種自卑的態度,而考上台大醫學系高中同學那種虛榮和驕傲的感覺,我和他們一起吃飯感受非常厭惡,覺得學長們那樣的人生觀,既幼稚又可笑。 當場我很想跟學長講:你們到底在驕傲什麼?不過我想這也不是他們的問題,這是連烤雞中營的問題,也就閉嘴不要破壞吃飯的氣氛。 人要得到自信和社會的認同,通常才比較容易幸福,但這種東西如果在聯考集中營中得到的呢?那是一種扭曲的世界觀,跟真實的世界有遙遠的距離,再加上儒家塑造的那一種莫名其妙的哲學,會讓自己的一輩子過得很虛無。 虛榮是一件無聊騙人的東西,得到其實沒有什麼收穫,失去其實也沒有什麼損失! ~莎士比亞
李忠憲 2024-03-08
理性並沒有那麼簡單

理性並沒有那麼簡單

理性並沒有那麼簡單 不少我的讀者喜歡早上起來看我的文章,許多可能是那種認為自己的信念是有根據的人,而不僅僅是基於道聽途說、偏見或公認的智慧。 我們的信念受到非理性力量影響,邪教的受害者很多都是高學歷。沒有人會認為自己可以完全不受非理性力量的影響。 我國小很多時間都是在我們傳統家庭的神壇度過,過年過節看他們求神問卜,生重病是什麼原因?婚姻不順利是什麼原因?生意做不好、不能發財、小孩不乖、不會讀書是什麼原因?我的叔公是乩童,二叔是桌頭,學歷不高、沒有讀書,也沒有什麼知識的人,可以提供一般人的解答,因為假借神明的名義。 我叔公對我影響就是我曾經聽他說過:「晚上如果刮鬍子的話會影響父母的壽命」,我在台大唸大一的那個寒假回來聽到這句話,這句話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晚上我都不敢刮鬍子,反正這也不是很難的事情,一直到德國唸了幾篇康德的文章,「要有勇氣善用自己的理性」,有次特地晚上刮鬍子,好像是大冒險一樣,要打破自己腦海中被人施展的魔咒,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現在說起來很可笑,但這可是我真實的經驗。 有人對於TVBS民調反對要讓中國人六年才能拿到台灣的公民權改成四年,有很多藍白的選民也跑上去支持,感到驚訝!難道他們不知道自己支持的是什麼嗎?然後林本堅在美國媒體的投書是胡說八道,相信權威的人也不會產生質疑。 當然無腦支持民進黨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反對資通訊安全科技中心和數位身分證,還有對數位發展部的部長和政策的批評時,我都遭受到猛烈的攻擊聲浪。 真的好幾次,我都想到當初我是怎麼樣鼓起勇氣在晚上用刮鬍刀把自己的鬍子刮掉,這的確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並不是所有的非理性力量都能被輕易壓制,有些完全是潛意識的,而且來自從小的訓練和生長的環境。 政治信仰與道德判斷有關,但道德判斷跟實際的現實世界資訊落差上面,會有許多不同的行動指南。不同的信念不容易被經驗證據證實或證偽,政治信仰的另一個預測因素也是如此。性格、出生和成長的環境不同對這些認知也會有相當大的不同,對各自關鍵指標的重視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性格強烈地影響著政治信仰,我遇到太多那種認為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不對勁都是別人的錯。 理性並不是司機,但坐在副駕駛座上。
李忠憲 2024-03-07
有,但不多!

有,但不多!

我最近的口頭禪:「假訊息這個名詞不合理,訊息就是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不知道的事情如何判斷真假?」 不管去上節目接受訪問,或朋友之間的聊天常常講到這句話,大概是我寫的那一篇「台灣沒有 2028」之後,很多人都覺得因為訊息戰爭 TikTok 影響了年輕時代的選票,塑造許多天然統的台灣下一代。有人跟我講他們一堆深綠支持者的朋友,小孩因為 TikTok 文化影響的原因,現在連講話的口音都是中國腔,好像這樣子才迎合流行的文化走在時代的潮流,這些都是台灣天然統世代外顯的特徵。 詐騙不是今天才有,不管是宗教、賣藥、股票名牌、樂透號碼、感情詐欺、販賣假商品等等,都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詐騙基本上是機率的問題,而不設防的網路,幾乎不需要太多的成本,更放大了成功的可能性。 有人真的要給我一些資源來傳遞對抗虛假訊息,但我覺得如果接受以後,自己也是一個騙子。承諾做不到的事情有時是判斷能力不足,但如果是理性思考、了解自己的人會明白「這是詐騙」。只有官方的管道才能夠負責任的傳遞真實的訊息,其他都是可能假訊息的來源。當然也有人可能連官方的管道都懷疑,不過這就成為懷疑論後陰謀論的人生觀,那就沒有任何解決的辦法。 訊息影響人的觀點、決策過程,甚至政治和社會結構。假訊息指的是提供錯誤的資訊,可能是無心之過,也可能是故意為了詐騙,當然也可能是中國想要用民主選舉的方式來顛覆台灣,後面有國家的力量,這就是訊息戰爭。 在數位時代,假訊息的傳播速度和範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使得識別真假變得更加困難。對於個人來說,面對未知的資訊,如何判斷其真實性是一項挑戰。 首先,假訊息之所以難以辨識,部分原因在於它通常包含了一些真實的元素。這些真實的片段被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誤導人的敘述。此外,假訊息往往被設計來激發強烈的情緒反應,如憤怒或恐懼,使得人們在情緒的驅動下更可能不加思考地分享這些資訊。尤其在人工智慧、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的情況之下,甚至可以簡單提供以假亂真的相片或影片,要判斷這些訊息的難度是越來越困難。 為了有效辨識假訊息,首先要保持懷疑態度是至關重要的。當遇到新的、未知的資訊時,不要立即接受為真,特別是當這些資訊激發強烈情緒時。接下來,檢查資訊來源的可靠性。可信的新聞機構、學術機構和官方機構通常會更加謹慎地處理資訊。 進一步的,參考多個來源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如果多個可靠的來源都報導了相同的資訊,這增加了該資訊真實性的可能性。 科學方法和批判性思考在辨識假訊息中也扮演重要角色。科學方法鼓勵懷疑和證據搜集,而批判性思考則要求我們評估論據的邏輯和一致性。這意味著不僅要關注資訊本身,還要關注它是如何被呈現的,以及是否有可能的偏見或動機。 教育和意識提升在預防假訊息傳播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教育機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都在努力提高公眾對假訊息的認識,並提供工具和資源來幫助人們辨識和對抗虛假資訊。這包括媒體素養教育,它教導人們如何批判性地評估媒體內容和資訊源。提升個人在這方面的能力,能夠增強社會對抗假訊息的整體韌性。 在技術層面,人工智慧和的發展也在幫助識別和過濾假訊息,在訊息戰爭攻防的武器都是一樣的,質和量的問題,如何散播更多的訊息、更簡單讓人家了解的訊息。 許多社交媒體平台和新聞組織都在利用這些技術來檢測和限制虛假內容的傳播。然而,這同時也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遊戲,因為製造假訊息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這要求不斷地更新和改進檢測演算法。 我一直在講中國有很多超級電腦,以前在法蘭克福超級電腦年會的時候親眼目睹,中國現在超級電腦都用人工智慧來想辦法影響台灣的民主選舉,而台灣負責人工智慧的相關部門卻還在賣麵線,這場戰爭的成敗早就可以預料。 管理、政策和法律框架也在對抗假訊息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制定法律來打擊假訊息的傳播,特別對公共健康、安全或民主過程造成重大威脅的情況。然而,這也引發了有關言論自由和政府監控的討論。 這些的確並不容易,尤其台灣的教育體制偏重在填鴨和知識性的記憶傳遞,缺乏獨立思考和思辯能力的培養,標準答案權威似的教育系統,不鼓勵質疑和驗證,盲目接受應付考試提供的標準答案。 質疑、獨立思考、思辯能力、多元管道等等都是訊息戰爭個人的防禦武器,但台灣的教育非常缺乏,單兵所擁有的設備幾乎是不堪一擊。 那一天在 Coco 姐的節目,最後她問我:這個問題還有沒有解決的辦法?因為只有幾秒的時間,我回答一個字:有! 假訊息的問題並非不可克服,但它確實要求一種集體意識和行動。通過教育、批判性思考、技術創新和政策支持,看能不能挽回局勢。 因為這個「有」,寫了一篇文章,套一句我小女兒最近常常跟我講的話:有,但不多! 圖片來源:抖音新世界Facebook
李忠憲 2024-03-07
數位身分證是安全和便利的拉扯

數位身分證是安全和便利的拉扯

昨天林宗男說2.8億我要負責,但我說我們兩個應該要共同承擔,如果我們兩個一起負責的話,一個人要負責 1.4 億。 我一直覺得台灣沒有2028,當初如果沒有擋下這個,沒有2028,然後又建好了數位獨裁的基礎,大概2030年就會完全統一了。 美國要幫助我們,這是他們國家利益的所在,但如果台灣要自尋死路,他們也沒有辦法。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個人要自尋死路,誰都救不了他,國家也是一樣啊! 只是當初我覺得數位身分證是一把槍,走向專制獨裁沒有回頭路。民主的機制是會政黨輪替,有自我修正的可能。 但在一時的情況之下,自我了結以後就再也沒有回頭的可能。 跟這些後果比起來,2.8億只是小錢。 數位身分證是安全和便利的拉扯,這個議題永遠不會有結束的一天! ———————— 數位身分證暫緩推動換發,廠商求償後調解金額約新台幣2.8億元。資安學者李忠憲今(5)日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時,他表示,藍綠都曾推行數位身分證一事,但他認為「效率跟安全」本來就衝突,他也提到,當時政府試圖在新竹市試辦,不過也被他攔下,李說,「國家進步」,對執政者來說,是非常有壓力的一件事,很多人都以為科技進步就是好的,但很少人會去過濾背後隱藏的資安風險。 數位身分證吵不停,李忠憲表示,不論是藍綠執政,數位身分證一直都在推行,當時國民黨時代推該項政策,被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擋下,「那時候賠的錢比現在損失更多倍」。 隨著世代進步,很多人對科技進步都有迷思,數位身分證設立德國也是其中之一,不過,真的啟動關鍵技術很少、效益不長。李說,「效率跟安全」是衝突的,所謂安全本來就很弔詭,「國家進步」一直以來都是對執政來說是壓力的一件事,以為科技進步就是好的,很多人還是希望社會方便,不過,背後的資安風險很少人會注意到,這也很難衡量怎樣是對。 李忠憲說,自己已反對數位身份證很多年,他透露,蔡總統選第二任總統時,有政府官員跑到成大來找他,向李表示希望該項議題能暫緩,當時在新竹市試辦時,他跟台大電機教授林宗男找到時任市長林智堅,「如果試辦那就沒有回頭路了」,他開心的說,幸好當時有做這件事。 他解釋數位身分證的用意,希望國民能從出生到死亡都不用踏入政府,李忠憲舉例,如果有人想綁架根本是輕而易舉,盜用身份也顯得簡單,「這就是一把萬能鑰匙、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問題」。至於風險大為何政府還想推行?李忠憲說,背後隱藏的利益太大,持續推動該政策的人,基本上也都是國民黨人。  
李忠憲 2024-03-06
偉大的傳說

偉大的傳說

偉大的傳說 「生命是荒謬的,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會死 」,死亡帶走了一切,個人所有的成就、作為、記憶、依戀和慾望,怎麼不叫人失望?怎麼能不讓生命變得荒唐? 我們在一生中,賦予自己旅程的意義,隨著自己意識消失陷入虛無,好像我們從未存在過一樣。 宗教是對這種對終結焦慮的最佳回應,宗教承諾死亡之後,生命繼續存在的可能。雖然死亡剝奪生命的意義,但信仰使人走向超越時間的境界,將存在的不穩定神聖化,令個人可以生存在無限歷史的永恆中。 這種轉移注意力的策略,可能令人更浪費生命,花太多時間、金錢和力氣去追求理性思考之後無法證明存在的永生。 如果是為了某種超越、昇華,賦予生命意義,可能會是一場騙局。死亡是確定發生的結果,人生的短暫性和有限性注定塵世的存在最終是虛無。 要賦予人的生命意義,必須完全承擔死亡,死亡是最純真的可能。只有這樣,真正的選擇才能成為嚴肅的決定。在假設自己時間有限性情況下,本身和現在即是未來的全部和可能,其他再也沒有了。 如果了解時間的有限性,生命的意義就不是幸福的問題,因為幸福只是短暫,每個人首要任務是追有意義的人生。而在追尋意義的過程中,面對死亡的態度至關重要。 人類不斷地在目前所有的可能性中做出選擇,我們都必須選擇什麼將成為自己存在的紀念碑,無論是好、是壞。正是這個「選擇之後的曾經存在」將在有限的人生當中,從死亡中解脫出來。 痛苦地檢驗對死亡的焦慮,賦予存在最大的意義,面對死亡仍然能在自己身上發現非凡的可能性,使人遠遠超越對幸福的迷戀。 即使死亡是痛苦,也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夠賦予存在更深層的意義。就像弗羅多在魔戒的最後說的那樣:偉大的傳說永遠不會結束,它們藉由我們的生命、記憶和故事,繼續在世間流傳。
李忠憲 2024-03-03
選擇的重量與價值

選擇的重量與價值

選擇的重量與價值 黃國昌真的很像柯文哲,拿他們以前的話來對照他們現在的行為,矛盾又可笑,而這兩個人卻是台灣近十年來政治與社會運動被推上高峰的人,這個現象完全充分顯現了存在主義「荒謬」的概念。 愛默生「自力更生」中有一句話:你注定會成為唯一的人:就是你決定要成為的人。它強調了個人選擇和決策的重要性,而不是由命運或環境等其他因素。換句話說,你可以透過自己的行動和選擇塑造自己的未來,而不是受到外界的限制或束縛。 我除了出生在負債累累的家庭以外,人生的運氣非常好,做什麼事情都非常順利,我幾年前生日時寫了一篇文章,到一定的年紀以後,許多決定都是替換,跟年輕的時候不一樣,你不會再有新的東西,某人想要積極追求的可能是另外一人正在努力拋棄的。 遇到決定選擇分岔路的一個方向,並不表示另外一個方向就突然消失,這些沒有選擇、放棄的可能選項,轉化在自己的容貌和氣質當中。 抗拒誘惑的確困難,但如果有用心了解自己和世界的道理,知道人終將一死,時時提醒自己的脆弱性和短暫性,有助於自己決定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 一般台灣人對於決定的看法,和這個交換的概念完全不一樣,真的太過貪心,並沒有放棄的想法,每次都認為自己可以承載更多。羨慕像王永慶那樣有很多房太太、有很多錢、掌握很多權勢的人。因為人的侷促性和有限性,因為得到的某些東西,你不得不跟某些美好告別。 年輕的時候做決定比較容易,因為沒有人生的體驗,以為每次你都得到了什麼,而沒有發現其實失去了什麼。等到年紀越來越大,你會發現任何的決定都是告別的成分比較多,決定是失去而不是獲得,是告別而不是再見,往往是痛苦而不是快樂,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為了求生存無法保持自己原本的尊嚴,在時間或人格上壓迫自己原有的本色,沒有人會太過苛責。但是把「活下去」無限擴張,以為不能當立委或部長就不能做大事,甚至不能取得大位就無法生存,這就是馬基維利主義式卑鄙無恥的機會主義者。 往上爬不是壞事,但沒有核心價值只求往上爬就是一件可怕的事,當自己都可以出賣的時候,還有什麼東西不能出賣? 個人的選擇在塑造命運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但這些選擇同時也是由更廣泛的社會文化背景所影響的。在這個過程中,認識到選擇的重量和價值,以及這些選擇如何在個人和社會層面上如何產生影響,是實現真正的自我和社會進步的關鍵。 一直強調往上爬的選擇,尤其是像柯文哲、黃國昌這種讀書人,數位考試的機器,不過是所謂的「儒家思想」作祟。 德國留下偉大思想的讀書人幾乎沒有人作大官,除了歌德以外,不過這一點之前也被指正,他只是擔任威瑪地區一個小小的官員。他們更多關心在理性、存在、意識、自由和個體主義等概念的思考與討論上。 當官如果有能力,當然可以短暫解決一些既有的問題,但留下思想才是長遠的事情,有人記得康德時代的國王是誰嗎?即使是中國求官第一名的儒家創辦人孔子,也沒有人記得他向誰求官!  
李忠憲 2024-03-02
啟蒙的電影

啟蒙的電影

啟蒙的電影 我大學時看了「春風化雨」dead poet society 這部片,現在迪士尼Plus有這部片,這部片我不知道重複看過多少次。第一次看的時候,記得自己兩個小時的時間幾乎都淚流滿面。 尤其看到全班都站到桌子上的那一幕,我在電影院裡面不由自主地也想要站到椅子上。這部片對我後來決定要到德國去唸書,其實有關鍵性的影響,雖然我一句德文都不會,但我要去德國唸書。 現代人很可憐,像駭客任務裡面一樣,每個人都連接到母體,每天餵養你很多各種不同的訊息,幾乎讓所有的人注意力都變得像垃圾一樣。 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而引導時間如何運用,基本上就是我們的注意力。 每天在網路上面可以看到太多勵志的故事,太多溫暖的故事,太多冒險的故事,太多別人的故事。每天這樣的生活往往讓自己忘記要寫下自己的故事,因為注意力都被剝奪了,沒有時間去寫下自己的故事。 尼采說:所有偉大的事業都需要時間,所有偉大的事業第一個階段是反抗,第二個階段是戰鬥,第三個階段是勝利。 如果時間都花在垃圾的事情上面,注定也會有一個充滿後悔和遺憾的人生。 春風化雨裡面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把握當下 Carpe Diem,獨立思考、不盲目符合社會期待的重要性,傾聽自己的聲音。不要浪費生命按照別人的規則生活,或等待一個可能永遠不會到來的未來。 另外,還有所謂「激情的力量」,追求一個人的激情的重要性,無論任何形式的自我表達,遵循真正的感動,才能走向更充實的人生。 這部電影為觀眾傳達強大的訊息:忠於自己,活出短暫充實的人生旅程,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不忘初衷,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知識的追求。  
李忠憲 2024-03-01
在資訊時代的巨浪中尋找自我

在資訊時代的巨浪中尋找自我

在資訊時代的巨浪中尋找自我 昨天在戴忠仁的節目「RFA 亞洲很想聊」談抖音的問題,其中講到年輕人的反叛,有個朋友回饋說:說反叛真的是 我以前一個同事長得、說話口音,裝扮風格,寫的東西意識形態,看起來超像外省女孩。結果她爸是一個大台派。。。。 一開始對TikTok認為是資安問題,要求政府及國營企業都不能使用,會有資料外洩和侵犯隱私的問題,結果最後發現這個問題最嚴重的是「訊息戰爭」。年輕人並不覺得他有什麼資料,能夠生存之後、有錢的人才會有資料,才重視隱私。 政府跟所謂的專家學者強調不要用TikTok ,說這東西有種種的傷害, 但年輕人反而覺得應該要去用,結果就在這個平台上,受到中國長期文化侵略的問題。 講到有一個年輕人覺得他抵抗力很好,三票民進黨卻是小紅書和抖音的重度使用者。我說我年輕的時候也是都看這些統派的媒體跟報紙,然後從這些報導之中去尋求可能的真相是什麼。 幾乎每個年輕人都會反叛,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思考,而會不會思考對民主來講雖然重要,理論上會思考的應該是少數,但是每個人都有相同的一票。 有人貼出大谷翔平的日常生活作息,一天24小時大概睡了12個小時,其實只練習六個多小時。這跟我以前在隱性反骨書裡面寫的成功的關鍵是要學會睡覺其實是類似的概念,我第一志願大部分的同學其實也是過這樣無聊的生活。 既使現在年輕人很可憐、訊息這麼多干擾這麼大,到底要從什麼地方去找到?可以餵養自己心靈成長的資訊和知識。 突然想起來,我很喜歡卡夫卡「審判」的這部小說,一開始就非常讓我想要一直讀下去:「一定有人誹謗約瑟夫」,然後繼續說:「因為他沒有做任何壞事,有一天早上就被逮捕了」。 這種單純的想法,應該是沒有受到短影片污染的年輕人,才會覺得想要看下去,如果一直受到短影片的刺激,也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吸引力。 昨天問我說台灣應不應該禁止TikTok,我覺得已經來不及了,而且這種科技進步的趨勢人類是無法阻擋,連美國恐怕都很難做到。 年輕人的反叛的渴望是可理解的,但他們可能無意中成為了訊息戰爭中的一枚棋子。這不僅是對個人隱私的威脅,更是對一個台灣文化自主性的侵蝕。我們的價值觀、文化認同和思維方式深深植根於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中,當這些被不斷地塑造和改變時,我們的自我認同也會隨之搖擺。我們或許無法完全逃避技術帶來的影響,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讓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現在年輕人其實很可憐,即使像我年輕時一樣逃到德國去,也沒有辦法得到平靜不受干擾的生活。 看似擁有,其實是負擔,人世間的事情很多都是這樣,就看自己要如何有智慧的化解。  
李忠憲 2024-03-01
Landsick

Landsick

Landsick 二月因為不斷地旅行,再加上月初發生一件嚴重干擾生活的事情,這個月的健康狀況很不理想,不斷發胖,各種生理指數不平衡,靜止心跳也比以往高出很多,完賽的程度很低,因此放棄了渣打馬拉松。 我很容易暈船,真不知道當年從澎湖移防到東港集訓的船上是如何度過。在澳洲黃金海岸坐個賞鯨船,也可以痛苦好幾個小時,好像身處於搖晃的地獄當中。 不能腳踏實地,腳下失去土地的感覺令我感到相當的不舒服,我不喜歡驚喜,更不喜歡意外,對於事情總是希望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更不用說自己有限的人生。 當令人震驚的訊息突然襲來時,我們會失去踏實的感覺,不管是好事或是壞事,那種失去平衡的狀態,會讓人失去踏實平凡的生活。 不要有喜怒哀樂,維持平靜的生活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追求這樣的生活並不是脫離世俗的干擾,而是在塵俗當中尋求自己內心的平靜。 我30歲出頭從德國回到台灣工作,我大學研究所的同學大概已經工作了四到五年,像 Werner 這樣不用當兵的已經工作六、七年。在他婚禮時,我很驚訝,我大學的同學們很多人都在吃素、修行,約打禪七,到寺廟靜思,談論什麼中陰身之類我不能了解的名詞。 進入社會和職場短短五年,為什麼這一群台灣聯考第一志願的勝利者會有這種虛無的感覺?不再像當年那樣意氣風發,已經開始在為死亡做準備?這個問題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為什麼會這樣? 當我們離​​開堅實的地面時,例如進入軍艦或賞鯨船時,我們身體會感受到環境的變化。很有經驗的水手或海軍都說:吐久了在船上一段時間,自然就會習慣。 有趣的是,水手也會說:當你在水上待了一段時間後回到地面時,世界似乎在搖晃。 水手們稱之為「Landsick」,和「Seasick」 是一樣的症狀。在一個相同的環境久了之後就會習以為常,這跟人的特質有關,環境只是附加的條件。 真正的安穩不在於周圍環境的穩定,而在於我們內心的平靜!
李忠憲 2024-02-29
228

228

228 歷史上發生什麼事情親自見證的人久了就會不見,發生了什麼事情其實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語言描述下來並且加以詮釋。 Goodreads 票選美麗新世界最受歡迎的名言: 「如果你使用得當的話,語言就像X光射線一樣,他們會穿透任何東西。你讀了之後就會被刺穿。」 我最喜歡的一則排行第三名: 「與對痛苦的過度補償相比,真正的幸福總是顯得相當骯髒。 當然,穩定並不像不穩定那麼引人注目。 知足常樂既沒有與不幸鬥爭的魅力,沒有與誘惑鬥爭的美麗如畫,也沒有被激情或懷疑致命推翻的魅力。 幸福從來都不是偉大的!」 所有極權主義都是在消滅真正發生過的事情,當消除這些記憶,經過詮釋之後人們很快就非常容易再被統治。 反烏托邦三部曲:我們、1984和美麗新世界,是我唸大學時就非常喜歡看的書。 看到以前很多同學幸福的生活,有錢、比較子女、奢華旅行、名牌美食等等,我慶幸自己沒有走上這些道路。 我總覺得自己的人生充滿激情,那是一種強烈的感受到某種東西的驅動。如果一個人與眾不同,他一定會孤獨,但人生只有一次,我寧願做我自己,我自己也非常討厭自己。 很多八年前反紫光時的事情,我真的也是淡忘了。我想我如果不再重複去思考這些真正發生在我身上的過程,有一天人家告訴我,當年沒有發生這些事情,我想我會對此產生懷疑,自己曾經有過的選擇和行動、激情和對抗,也會完全忘記。 忘記了就是等待別人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事情,對於現在或未來,我們通常比較有抵抗力,那是真正還存在的餘生,至於過去的事情,甚至別人的過去,到底影響自己什麼? 我要去慶祝二二八假期了,大家不是都這樣嗎? 虛無的活著、毫無意義,每天都一樣的日子重複過了兩、三萬天!
李忠憲 2024-02-28
忘記歴史

忘記歴史

忘記歴史 凌晨跑完10公里,到飯店吃早餐,在台北市的飯店一個白人的服務生過來跟我講日文,其他幾個服務生過來也都是跟我講日文,真是太神奇,是我二月差不多半個月都在日本的原因嗎?不過周圍五、六桌幾乎都是日本人。 昨天雖然沒有去跑渣打馬拉松,但行程很緊湊,早上去看「夢想集中營」,中午和大學同學吃飯,下午和奇遊團成員喝咖啡,晚上和高中同學聚餐,下午茶時間還突然收到許美華的訊息,和林宗男一起接受三立新聞的訪問,行程滿滿。 反紫光八年前發生很多的事情,我的記憶已經開始模糊,昨天講的我感到最激動的是這句話:還有一個台灣的企業跟中國負責併吞IC設計的大公司老闆說:你開名單給我,我一起先幫你買一買,然後再全部打包賣給你! 我的這句話並沒有被剪在新聞裡面! 那些散播台積電熊本去日本設廠只為了要繁榮九州的論述,都是要削弱台灣的尊嚴和自信心。我想問問反紫光的時候,這些人在哪裡?這些人真的懂半導體產業嗎? 消除人類真正的記憶,控制過去就能夠改變現在,影響未來。連尹啟銘都出書了,試圖扭曲台灣晶片發展攻防過程真正的內容,吹捧中國,攻擊美國, 我有時想想,參與反紫光這場台灣的晶片戰爭,應該是我一生中做過最大的事情,注定要承擔的挑戰。 許美華趕快出書吧!連我這種親自參與、撰寫文章、遊說立委和社會有力人士、負責連署工作的人,很多細節都已經快要忘記,昨天問林宗男,他說他也一樣。 如果台灣要生存下去,抵抗中國的侵略,這件事情一定要好好記錄在台灣的歷史上。 「你開名單給我,我一起先幫你買一買,然後再全部打包賣給你」,講這句話的也是台灣人! https://youtu.be/-lUcR4HhG24?si=-uUeduYmtq6CN4R4 YOUTUBE.COM "擋中資"秘辛! 學者: 民進黨提小幅開放.幸最終擋下 民進黨抵抗紫光關鍵人物 多數網友猜"是小英"│記者 沈宛儀 李汶諭│【LIVE大現場】20240225│三立新聞台 "擋中資"秘辛! 學者: 民進黨提小幅開放.幸最終擋下 民進黨抵抗紫光關鍵人物 多數網友猜"是小英"│記者 沈宛儀 李汶諭│【LIVE大現場】20240225│三立新聞台
李忠憲 2024-02-26
黑船再臨

黑船再臨

黑船再臨 昨天我在離熊本坐車一個小時多的博多,臉書上看到大家都在講台積電在熊本設廠的盛況,有點想去但又沒收到邀請。在博多吃拉麵,順便幫在台南的女兒熊貓外送博多拉麵,真是超好笑。 日本有媒體用「黑船再臨」形容台積電到熊本設廠的事情,台灣也很多人提到這個報導。 我覺得是有點誇張,當初美國人的黑船是要去強迫日本人開放門戶,日本的幕府時代結束與黑船事件有著密切的關係。黑船事件指的是1853年和1854年,美國海軍指揮官馬修·佩里率領的黑色船隊強行開放日本門戶的一系列事件。這一事件迫使日本結束了超過200年的鎖國政策,開始與外國進行貿易和外交往來。 黑船事件直接導致了幕府權威的衰落,因為它暴露出幕府無法保護國家免受外國勢力的侵略,從而激起了對幕府的不滿和改革的呼聲。 這種不滿和改革的壓力最終導致了1868年的明治維新,這是一系列旨在現代化和西方化日本以避免被西方殖民的改革。明治維新結束了幕府時代,並建立了以天皇為中心的近代國家。 很多德國人喜歡日本,幾年前我的德國朋友 Herr Dr. Afred Bittel 過逝,他曾經在我德國柏林的家住過一個晚上,在德國的公司工作一輩子的機械博士,充滿人文素養和關懷,當時我還一個禮拜不寫臉書表示對他的哀悼。他喪禮的邀請卡封面就是日本文學家井原西鶴的「生命有限,但愛永不止息!」。 最近看到了好幾次關於中國只有幾十萬人的滿族,憑什麼能在短短時間統治幾億漢人幾百年? 主要就是靠一群飽讀詩書、忠君愛國的明朝讀書人,一改朝換代在很短的時間裡面就幫忙滿人建立了統治中國的基礎。 突然想到中國國民黨以前反共,現在一心舔共想被併吞統一,真的跟歷史上的情況很像。柯文哲和黃國昌這樣變來變去,不愧是有讀書的中國人! 黑船事件和明治維新有很大的關聯,明治維新期間,日本從多個西方國家學習了許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術,其中從德國學到法律制度、醫學教育、和軍事組織等等。 透過這些改革,日本迅速從一個封建社會轉變為一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國家,這為日本後來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我常常到日本,我並不特別喜歡日本,雖然唸了一年的日文,通通忘記了,語文不通,當初到日本唸博士也是我的選擇之一,但日文的漢字總是讓我覺得很困擾。日本是從德國等歐洲明治維新來的,想想去日本,倒不如去德國,那才是源頭。 為什麼常常往返日本?因為這是離台灣最近的西方國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台灣的明治維新? Begrenzt ist das Leben, doch unerschöpflich die Liebe. ~Ibara Saikaku  
李忠憲 2024-02-25
政壇中的苦行

政壇中的苦行

政壇中的苦行 看立法院這個樣子,韓國瑜很可憐,當立法院長跟當高雄市長或總統不一樣,立法院長常常要主持院會,負責朝野協商,跟一般行政首長很不同。 市長下面有副市長、局處首長,很多事情容易找人來代理,大家都知道市長很忙,市長可能手頭有100件事情,但他總是在忙那一件不存在的行政事務,任何功勞直接可以掛在市長頭上,過錯可以推給屬下,通常只要出席記者會或是剪彩的活動,沒有什麼固定打卡上班的時間,看起來很辛苦,但有些人做起來就非常輕鬆,國民黨很多縣市首長不都是這樣嗎?像最近基隆、新北搞出這麼大的事情來,只要安頓好原來黨國共犯結構的媒體,一般民眾也不會有太多的感覺。 立法院長不一樣,看藍白動物園種種表現,立法院長總是要表現出一副大的格局,超越黨派的那種姿態,又不能一直找副院長來代理,真的非常辛苦。 當初我就說在目前的政治格局之下,讓韓國瑜當立法院長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不知道為什麼有一些人覺得要把立法院長讓給黃珊珊才行。韓國瑜當立法院長就好像小學的時候老師選最皮的人去當風紀股長一樣,看中華民國這個動物園有沒有什麼轉機? 每次看到韓國瑜這麼正經,然後又顯得疲憊的樣子,都能夠帶給我一種歡樂的感覺。 中國人很愛講「德不配位」,大選時韓國瑜說像賴清德這樣礦工的小孩不能當總統,那韓國瑜這樣的人當立法院院長,自己覺得可以嗎? 每個人能夠處理的事情或控制的金錢是有一定,我想這就是「德不配位」要警惕的道理,有些人中大樂透突然來了一大筆的金錢,因為不會處理和管理,反而帶來很大的困擾,甚至殺身之禍。 立法院的任期有四年,我如果是韓國瑜,我現在應該很後悔去當立法院長的那個位子,突然要處理這麼多奇怪立法委員的問題,常常不能宿醉,要保持頭腦清醒,第一線在鎂光燈面前展現自己的面貌,這樣的工作到底有什麼好玩的? 一位政治人物被置於一個他不適合的位置,這種「德不配位」揭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政治或職場生涯中,人們往往被迫承擔超出他們能力範圍的職責,從這件事情我們應該也要自我反省,「不斷追求上位,是一件好的事情嗎?」 韓院長您真的辛苦了!
李忠憲 2024-02-24
運氣中的幸福

運氣中的幸福

運氣中的幸福 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我們時常被一個錯誤的信念所籠罩,那就是認為所有的成就與幸福都是經過精心設計與努力爭取的結果。 我前輩得癌症的時候,有次研討會晚宴,一個學長問我他的情況,我簡單說明了他的近況。結果學長接下來講的話令我難以置信,他說會得癌症就是因為基因不好,我們大家不都是過這種同樣的壓力生活嗎? 這個學長人非常好,很有能力、樂於助人,像我們這些晚輩都得到他不少的幫助。他講這句話應該一點惡意都沒有,純粹因為從小到大優秀的表現,自然而然得到這種「天選」的概念,完全忽略身為人的脆弱性和短暫性。 這件事情一直在我的腦海裡面,尤其幾年之後這個學長也得了癌症。從此之後,更加深了我對所謂「幸福是偶然」的看法。 高中的時候覺得自己很特別,上大學後看到同學都這麼傑出,開始不覺得自己特別。但當完兵後,同時考上公費留學和高考一級,突然又有「高人一等」天選之類的想法。 我到德國唸書時,徹底了解根本沒有這回事,自己內心的循環,從自卑到驕傲,再從驕傲到自卑,最後恢復到中間的想法,我們都是一般人。 在德國時,曾經在某超市外面,被一個流浪漢罵:外國人滾回去。就這樣難過了一整天,心中非常不平衡,那時候想說德文再好,有這個流浪漢好嗎?一切不都只是環境和命運的造化嗎? 從我的生命歷程走來,一切都是白忙一場,傑出和優秀都是相對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些不應該是主要追求的目標。 完美主義者有它的風險,只要有人想成為最好的,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往往都會鼓勵這樣的行為。 其實這些人很笨,為什麼有人要羨慕他們?完美主義只有在能夠接受不完美時才是真正完美,允許自己和他人犯錯,完美主義才能為大家帶來好處。 這個社會上有許多下流無恥、嘻皮笑臉的人,他不尷尬,就是你尷尬;但也有一些人覺得只有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得到他人的認同和接納。 完美主義者通常不太能夠委派他人任務,不相信別人做事的能力,別人做的通通不能令自己滿意,他們更喜歡自己去做所有的事情。 傑出超越當然很好,但有一種思考的空虛和孤獨,精神上沒有陪伴,從長遠來看,存在倦怠或抑鬱的風險,它不僅給受影響的人帶來負擔,也給他們的家人或伴侶帶來壓力。 「多元價值的思考是傑出超越的安全閥」,追求各項目標的頂峰,不管是學術桂冠的諾貝爾獎或奧運的金牌,都有極大的風險。覺得必須完美才能讓別人喜歡我,可能太在意別人的感覺,忽略自己的存在。 我們應該接受生命的不確定性,學會珍惜那些看似偶然的幸福時刻。幸福並非總是透過直接追求而獲得的,有時它是在最不經意的轉角,作為命運的禮物,悄悄來到我們的身邊。 幸福是偶然,人只要一追求幸福就得不到幸福!
李忠憲 2024-02-22
幸福:偶然遇見,選擇留下

幸福:偶然遇見,選擇留下

幸福:偶然遇見,選擇留下 我從小數學就很好,唸書的方式都是看完定義、定理之後,就自己開始動手去證明或解決問題,這樣唸書跟英文單字寫50遍一樣,很笨、很慢!需要大量的時間! 看以馬寶寶那樣滿滿行程的生活,但怎麼執行?用什麼方法來唸書?其實有很大的影響,同樣是 drill,用的方法不同,結果也相差很多。我高中有很多同學每天睡覺也不滿六個小時,智力測驗的分數比我高很多,但填鴨效果不好,我印象最深的那個同學,大學重考了三次,才勉強考上了一個醫學系。 我算是填鴨的專家,對於各種科目,我通常都選擇最笨的那種方法。韋伯說政治是在硬石版上面鑽洞,我覺得讀書也一樣,找最硬的石頭來鑽,然後很有耐心的一點一滴的把它打個洞,這樣學到的東西會永遠留著腦海裡面。而且當能夠有這種耐心去完成一件事情,會成為自己很重要的一種能力,耐心比聰明還要重要很多! 唸了很多奇怪的書之後,會覺得數學真的很簡單。人生很複雜,用數學來解釋它就像用水桶去量大海一樣不現實。有些人用宗教來指導生活,設定了一些高遠的目標,但我們都知道,人有時會很自私,只想到自己的好處,忘了眾人的利益和做事的理智。 生活中的一切,像是自由和束縛,成功和失敗,高興和難過,愛情的深淺,都不是用數字可以衡量的。人跟石頭、植物、動物一樣,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該對人的本性過於苛責或讚美。 石頭會滾,植物會長,動物會找食物,這些都是自然的力量在作用。活著,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但生命畢竟是有限的,我們最終都會面臨選擇的盡頭。 當外界的事物影響到我們,我們可能會感到快樂或痛苦。這種感覺影響到我們的思想和身體,它們是一體的兩面。當好事發生,提升了我們做事的能力,我們會感到高興;相反,我們就會感到不愉快。快樂和痛苦都是一時的,不會永遠持續。 快樂是我們追求的,因為它讓我們感覺良好,提升了我們的能力。但要知道什麼對我們有好處,我們需要先了解自己,了解什麼事物能讓我們變得更強。自我認識和了解這個世界可以讓我們更加渴望美好的事物,當我們發現新鮮事物時,我們會感到快樂。認識自我、了解世界和提高生活品質是相輔相成的。 發現幸福是偶然,但選擇幸福則是決定。幸福就像人生路上偶然拿到一塊金子,是否帶走、怎麼使用,都是我們的選擇。 在偶然和選擇之間,我們通過不斷了解自己和這個世界,來導航自己的人生航程,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說的「性格命運」,我們的選擇塑造了我們的命運。在偶然與必然之間,是我們對世界的認識與自我認知的不斷深化,引導我們在浩瀚人生中尋找並把握屬於自己的幸福。 獲得幸福是偶然,如何停留是選擇!
李忠憲 2024-02-22